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纵隔瘘2例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纵隔瘘2例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

2022-04-17 10:47: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胸内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达8.3%~56.3%[1],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心悸、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胸部影像学可见液气胸,胸穿或胸引管内可见脓性液体或黄绿色胃液,伴臭味,口服美蓝后胸液蓝染,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可见造影剂自吻合口外溢。吻合口纵隔瘘因其临床症状轻、胸部影像学检查不典型、不易被早期发现,易延误治疗时机,导致吻合口经久不愈,严重的可危及患者生命。吉林省肿瘤医院针对2例吻合口纵隔瘘患者,行甲硝唑保守治疗使吻合口早期愈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1岁、60岁,其中胸下段食管癌1例,合并肝硬化、原发性高血压,贲门癌1例,术后病理分别为:胸下段食管高分化鳞癌,侵及全层,断端净,淋巴结2/9癌转移,贲门中低分化腺癌,浸润全层,断端净,淋巴结:0/5,术后分期PT3N1M0 III期、PT3N0M0 IIa期,两例均行食管胃弓下吻合术,中期瘘1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第8日),晚期瘘1例(贲门癌患者,术后第15日),2例瘘口均位于吻合口右前部,瘘口直径分别为1.5 cm及0.5 cm,造影剂经瘘口流入纵隔,瘘腔局限未与胸腔相通,瘘腔大小约为6.0 cm×1.5 cm×2.0 cm及3.0 cm×0.5 cm×1.0 cm,食管癌患者术后第2日出现血小板下降(55×109/L)、低蛋白血症、黄疸、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 120~150次/min),贲门癌患者术后第1日开始出现房颤及左肺内感染、左肺不张,行支气管镜吸痰及抗心律失常治疗1周后缓解,2例患者中1例出现高热,体温最高为39.3℃,另一例患者体温正常,发现吻合口瘘当日血常规WBC、NE%分别为WBC 6.0×109/L,NE% 73% 、WBC 11.6×109/L,NE% 82%,2例患者均无胸闷、呼吸困难,床头胸部正位片呈正常术后改变,2例患者行积极保守治疗后,分别于25 d内及15 d内治愈。

1.2 方法 2例吻合口瘘一经诊断后,立即调整抗生素及静脉高营养,积极调整血糖、纠正肝肾功离子异常;继续给予十二指肠营养管进清流食及口服甲硝唑,具体方法为:根据瘘口大小,先坐位口服甲硝唑30~50 ml后,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进清流食,然后再次口服甲硝唑30~50 ml,20 min后取左侧卧位20 min,每日进清流食逐渐增加,但要控制在2000 ml以内,间断输红细胞及血浆,每5日复查上消化道造影1次,观察瘘口及瘘腔大小变化,上消化道造影证实吻合口完全愈合后,拔除营养管,经口进全流食,继续按上述方法口服甲硝唑1周后停用,逐渐过渡为进普食。

2 结果

经过上述方法治疗后,2例患者复查上消化道造影显示瘘口及瘘腔逐渐缩小,分别于治疗第25日及第15日行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显示造影剂完全经吻合口流入胸胃,无外溢,达到治愈,2例均未出现明显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出现吻合口狭窄2例,吻合口直径分别为0.5 cm及0.6 cm,行吻合口扩张后,吻合口直径均达道1.0 cm以上,真菌感染2例,抗真菌治疗后治愈,2例均出现食管炎,其中一例为糜烂性食管炎,吻合口愈合口食管炎逐渐好转,无死亡病例,住院时间分别为41 d及51 d,随访:1例现为术后34个月,1例现于本科序贯行化疗,现为术后6个月。这两例患者KPS评分均达到90分以上。

3 讨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因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重,易出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及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其处理较颈部吻合口瘘复杂,胸内吻合口瘘死亡率可高达50%[2],预后极差,患者的精神、身体及经济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仍有2%~33%的发生率[3]。治疗胸内吻合口瘘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4],保守治疗一般包括:充分引流(冲洗),胃肠减压,胃造瘘术、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包括空肠造瘘术及静脉高营养),治疗合并症,食管带膜支架,吻合口瘘窦道封堵,中药粘堵法(白芨)等等;手术治疗一般包括:开胸重新吻合术,吻合口瘘修补术,结肠移植术及上段食管外置术。现国内胸内吻合口瘘的治疗方式不尽相同,效果均不甚理想。

根据外科治疗的多年经验,首次将胸内吻合口瘘分为吻合口胸膜腔瘘和吻合口纵隔瘘。漏出物经漏口外溢至胸膜腔为吻合口胸膜腔瘘,漏出物经漏口流入纵隔内,不与胸膜腔相通为吻合口纵隔瘘。作者认为吻合口瘘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区分是吻合口纵隔瘘还是吻合口胸膜腔瘘,如果盲目采取手术治疗,易再次出现吻合口瘘及新的术后并发症,一味的保守治疗亦易延误治疗时机,使病程延长,最终失去治愈机会。吻合口纵隔瘘首选保守治疗,上述2例吻合口纵隔瘘患者的特点为:①早期发现;②瘘口较小;③瘘腔局限,不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冲洗)及胃肠减压;④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轻;⑤瘘口均位于吻合口右前部,立位口服造影剂后,仰卧位和左侧卧位造影剂可从瘘腔流入胃腔;⑥保留了十二指肠营养管,出现吻合口瘘后可经营养管进食,保证了患者的基本生理需要;⑦未行胃肠减压,避免了消化液丢失;⑧未合并其它严重术后并发症。

本组食管癌患者患有肝硬化,蛋白合成能力下降,组织愈合能力差是食管癌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贲门癌患者出现左肺内感染、左肺不张,感染是贲门癌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的主要原因。2例患者吻合口瘘治愈后均出现真菌感染、吻合口狭窄及食管炎,原因为:①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出现真菌感染;②两例患者吻合口瘘愈合后,局部形成瘢痕,瘢痕挛缩导致吻合口狭窄;③吻合口瘘出现后,局部炎症感染重,导致食管局部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

本方法原理为坐位口服甲硝唑后,药物流经吻合口,可以减轻吻合口局部感染,部分进入瘘腔,可稀释瘘腔内容物的浓度,经营养管进食后,取左侧卧位,瘘腔内容物流入胸胃,达到瘘腔彻底冲洗、减轻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的目的,结合全身应用抗生素使瘘腔感染及局部水肿减轻,结合营养管进食及静脉高营养、间断输红细胞、血浆,增强组织愈合能力,使瘘腔由基底部逐渐粘连封闭,最终使吻合口完全愈合,此方法简便、安全、经济、有效,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纵隔瘘的首选,值得进一步研究、改进。

参 考 文 献

[1] 邵令方,王其璋.新编食管外科学.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69670.

[2] 黄孝迈,秦文瀚,孙玉鹗,等.现代胸外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568.

[3] 高宗人,赫捷.食管癌.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74.

[4] 戴光强,徐荣楠.临床医学(外科学分册).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1.


推荐访问:纵隔 食管癌 诊治 术后 吻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