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5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5篇)

2023-05-02 17:25: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篇一: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艺术品定价研究

  摘要:艺术品一般指造型艺术作品。艺术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品,它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物品。艺术品的价值不通过它的功能体现出来,人们往往通过收藏和展示它来体现其价值以及其价值增值。艺术品投资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艺术品投资是以艺术品买卖来使资本得到增值的一种投资行为。艺术品价格由市场机制决定,并由价格杠杆调节。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艺术品投资与房地产投资和金融证券投资是世界上公认的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资项目。

  关键词:艺术金融;艺术品定价

  一、艺术金融简介

  艺术品在人们心中一直以高雅,美学,欣赏等词汇描述,似乎与金融相距甚远。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手中空余资金不断累积,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加强,艺术与金融的结合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艺术品天生就是一种投资品,这由它的本质所决定,它除了拥有文化属性以外,还具有经济属性、金融属性。艺术金融应运而生,大量资金选择投奔艺术品市场,相对于股市和房地产行业,艺术品投资相对风险较小,随着中国财富的增长,艺术品经济在中国已经形成。

  二、艺术品金融化

  艺术品金融化,指的是研究如何将艺术品“作为金融资产纳入个人和机构的理财范围”,以及使艺术品转化为“金融工具”,将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等。是当代资本市场和金融界对艺术品市场的介入,试图将艺术品市场资本化规范操作的尝试。

  艺术品金融化在西方金融界有悠久的历史,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和投资业务最大的几家银行,包括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荷兰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涉猎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银行服务系统,下设有专门的艺术银行部。银行的艺术银行服务项目里包括鉴定、估价、收藏、保存、艺术信托、艺术基金等专业的金融手段。藏家将艺术品藏品保单交由银行保管,以艺术品为担保从银行领取资金,作为其他类型投资的杠杆,同时,藏家还可将藏品“租借”给银行举办展览等,获取额外收入,艺术银行通过提供服务获取利益,是一种典型的双赢。

  三、艺术品定价研究现状

  在艺术品金融化研究中艺术品定价是一个重要内容。国外学者对此进行广泛的研究。ClareMcAndrew和RexThompson(2007)发表文章“Thecollateralvalueoffineart”,通过研究法国印象派作品从1985-2001的拍卖数据,构建内部分布来控制纠正潜在的偏差,指出专家估计的拍卖风险偏差取决于买入价。

  KathleenM.O’Neil(2008)发表文章“Bringingarttomarket:Thediversityofpricingstylesinalocalartmarket”,通过研究知名艺术家作品的拍卖情况,分析作品尺寸、成本、作者名气、市场因素对艺术品价格的影响。运用回归分析和量化比较分析价格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1.艺术品不同来源决定不同价格;2.价格由艺术家决定与市场无关

  NicolettaMarinellia,b,GiulioPalombaa(2011)发表文章“AmodelforpricingItalianContemporaryArtpaintingsatauction”构建绘画拍卖价格模型。在以往基础上做出创新:1.用于回归的解释变量比以往文献中更为广泛;2.从未出售艺术品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意大利1990-2006年间当代艺术绘画拍卖交易数据,得出拍卖价格取决于艺术家身份、物理、绘画艺术性和销售特点等因素。

  中国学者在艺术品定价方面也做了很多研究。刘晓丹(2007)提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会对艺术品“固有价值”判断有误,以艺术品“固有价值”定价存在缺陷。“主观价值”是以人为本的价格机制,能够解释艺术品价格高于价值的问题。作者认为购藏者真正决定艺术品定价。

  汪皞阳(2008)提出艺术品定价五大参数:文化,地域性,学术性,历史性,市场性,真伪性;五大因素不均衡发展会产生套利空间,其发展不平衡度可用于推测艺术品是出于何种价值与价格背离状态。

  丁娟娟(2012)发表文章“基于Hedonic模型的中国油画艺术品定价分析”。作者基于Hedonic模型,利用油画作品拍卖数据,结合中国油画作品自身的特征属性,构建了中国油画作品的五种Hedonic参数模型,通过对五种参数模型比较,得出双对数模型是最适合中国油画作品定价的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双对数模型结果进行检验和分析,发现画家的名声、作品的尺寸和画家的生死状态是影响油画作品价格的最重要因素。并且随着年代的变化,人们对油画作品特征的偏好会不断发生变化,进而油画作品价格也不断发生变化。

  严峻(2013)在其文章“艺术品市场的定价机制—关于美学价值与艺术声誉的理论讨论”中提出影响艺术品定价的逆向选择与无效率交易问题,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

  周思达,杨胜刚(2014)指出国外流行的艺术品定价方法要素分析法,重复销售法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作者提出未知测度模型得出综合等级评价公式。虽然未知测度模型也是建立在专家主观意愿之上,但这个模型将定性问题转为定量问题,降低专家主观偏好情感因素影响,将艺术品历史成交价格作为参考得出价格区间更为客观。

  四、艺术品的价格构成因素

  (一)艺术品“固有价值”论

  商品价值,本质解释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力或抽象的劳动力,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就将商品的价值与劳动时间挂钩。但由于艺术品创作具有自主性、个体性、随意性、创造性和不可重复性等特点,在创作过程和创作时间上,艺术品的价值形成具有事先不完全可确定性,所以仅仅依靠劳动时间判断艺术品价值是十分片面的。

  艺术品“固有价值论”,是指衡量艺术品价格的核心是其自身内在固有的价值。这种理论忽略了外在因素对艺术品价格的影响,不符合艺术品市场化的趋势,在定价过程中会遇到一定困难和偏差。

  (二)艺术品“主观价值”论

  “主观价值”理论把社会经济生活归结为人的无限欲望和有限资源之间的关系,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艺术品收藏投资首先是从个人喜好方面出发,具有很大程度的个体差异性,由于个人对某件艺术品认识的差异,可能造成对其价值判断较大的分歧。因此,在当今思想自由,个性化差异较大的背景下,“主观价值”理论对艺术品定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因素

  (一)艺术品内在因素

  艺术品是艺术家水平的集中体现,创作者的知名度和艺术地位是影响其价格主要因素,比如师承关系、学术地位等;此外作品的题材样式、本身材料及制作手段、质量品相及赏心悦目程度、历史渊源、存世量等因素都会一定程度影响其价格。不同门类的艺术品,上述价格影响因素也会有所侧重,相关因素还可能会2彼此消长。

  (二)艺术品外部因素

  艺术品又受到一定时代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审美心理、价值取向、经济状况、国家有关政策以及市场需求量等外部因素所制约。另外,艺术品的买卖过程也会对其产生影响,比如艺术品参展情况,获奖情况,收藏记录,市场行情,也都会影响人们对其价值的判断。

  (三)艺术品时间价值因素

  艺术品具有原始创作不可重复的特点,从而表现出稀缺性。我们不难看到,有些艺术品刚刚问世时交易价格很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价格却一落千丈,再也难以激起人们的投资鉴藏欲望,而有些却截然相反。再加上某些市场“炒作”、价位哄抬和盲目追崇等不良心态影响,艺术品市场成交价中的非理性因素较多,“质价不符”的市场交易现象屡有出现。

  六、艺术品定价方法概论

  (一)市场比较法

  主要操作方式是将某个作品与市场中与其相类似的作品进行比较(如创做年代,尺寸,风格等),参考已有作品的市场成交价格,再由专家估算出该作品的市场价格。

  由于艺术品自身的“异质化”特点,其价格会因不同的交易时间,地点,拍卖行等客观因素影响而不同,只单单依靠参考评估很难科学的对艺术品进行合理定价。

  (二)算数平均价格法

  该方法引入简单数理计算,首先计算出某一位艺术家每个时期(每月、每年)的作品成交价格的单位均价(如每平方尺的价格),再将这些均价连接起来做出价格曲线,通过走势大致推算艺术品价格。艺术品价格受各种因素影响,算数平均价格法将艺术品的尺寸作为衡量价格的关键因素,是比较片面的。

  (三)价格影响因素分析法

  一部分学者认为,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种,应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对艺术品价格的影响,从而提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法。

  从艺术家的角度讲,艺术家名气,生存状况对作品会有影响;从作品本身的角度讲,作品尺寸、年代、真伪、题材内容、是否签名、价格史、出版史等都会对作品价格产生影响。另外,作品拍卖时间、拍卖行、流行趋势等也会对作品价格产生影响。因此,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才能比较客观的对艺术品定价。

  七、Hedonic方法概述

  艺术品定价方法多种多样,国际上常用的方法包括算数平均法、重复销售法、特征指数法。但是,算数平均法算法过于简单,分析框架不够严谨;重复销售法需要大量拍卖数据,较为繁琐。所以,基于Hedonic模型的定价方法,近年来为各界所推崇。

  (一)Hedonic模型法简介

  Hedonic模型法,又称价格法和效用估价法,认为艺术品由众多不同的特征组成,而艺术品价格是由所有特征带给人们的效用决定的。由于各特征的数量及组合方式不同,使得艺术品的价格产生差异。因此,如能将艺术品的价格影响因素分解,求出各影响因素所隐含的价格,在控制艺术品的特征(或品质)数量固定不变时,就能将艺术品价格变动的品质因素拆离,以反映纯粹价格的变化。

  (二)艺术品定价的Hedonic模型构建

  运用Hedonic模型定价首先需要明确特征变量。主要有三类属性:

  1、艺术家属性

  (1)艺术家名声。艺术品有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作品的作者名声越高,其作品的内在价值就越大。

  (2)艺术家生存状态。艺术品具有不可复制性,当其作者死亡后,其价值会更高。

  2、作品自身物理属性

  (1)尺寸,尺寸并不是越大越好,大小适中价格更高,太大不利于摆放。

  (2)材料,作品材料越利于保存,价格越高。

  3、作品销售属性

  (1)拍卖公司。同一件拍卖作品在不同的场所拍卖,由于受到拍卖行名声,拍卖环境,拍卖师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价格会不同。

  (2)拍卖季节。不同的季节拍卖作品的价格会有不同。我国秋拍比春拍更为活跃,作品价格相对较高。

  (三)Hedonic模型运用

  现行的特征价格回归模型有不同形式,如线性形式P=β0+β1F+β2A+β3D+ε对数形式:InP=β0+β1InF+β2InA+β3lnD+ε+β1’F’+β2’A’+β3’D’+ε和半对数形式:lnP=β0+β1F+β2A+β3D+ε。其中β0为常数项,P、F、A、D为不同属性,ε为误差项。对数线性模型中,作品价格、连续变量取对数,F’、A’、D’代表无法取对数属性,一般为虚拟变量。

  通过将各个特征属性量化为模型中的某个数值,使不可估量的属性转化为可以计量的数值,从而使得艺术品定价更为严谨。

  (四)Hedonic模型研究成果

  研究表明,画家名声与作品价格呈正相关,即画家名声越高,作品价格越高;画家生死状态对作品价格也有一定影响,作者死亡作品价格更高。此外,作品的年代越久远,作品价格越高;作品尺寸越大,相对来说作品价格会越高。

  总而言之,艺术品价格的确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片面的只考虑个别因素对其进行定价,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才能更加科学系统的对艺术品进行定价。

  八、结论

  艺术品金融化已经成为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趋势,艺术品投资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所以艺术品是否能够公正,准确的定价对于艺术品市场能否良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艺术品定价需要全面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切忌片面考虑单个因素。艺术品定价研究已经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仍然需要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Court.A.T.,HedonicPriceIndexeswithAutomotiveExamples[M].NewYork:GeneralMotorsCorporation,1939:99-117.[2]GriIiches,Zvi,HedonicPriceIndexesforAutomobiles:AnEconometricAnalysisofQualityChange[M].PriceStatisticsoftheFederalGovernment,1961:173-196.[3]倪进.论书画艺术品的价格定位[J].东南大学学报,2007,6.[4]范正红.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价值因素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6:84-86.4

篇二: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特别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系统化研究的投入与能力、需求的发掘,以及定量研究的效应认识、建制能力及实践研究不足等,制约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发展与深化,同时,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还是深入探讨中国艺术品市场内在发展规律及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手段与路径,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及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支撑与保障,具体而言,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强调以统计分析探究艺术品市场现象,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表示,进而分析、考验、解释、确定艺术品市场某一方面量的规定性或者规律,以便建立相应的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内在原理与原则,进一步解释、预测和控制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摘要]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现实需求,是艺术金融及艺术品市场规范化的内在需求。现阶段,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定量研究还刚刚起步,基本概念、内在规律的认知,基本规范与方法的建构等,还需要一个深入研究的过程。特别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系统化研究的投入与能力、需求的发掘,以及定量研究的效应认识、建制能力及实践研究不足等,制约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发展与深化。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内涵、态势,及数据采集与管理服务、数据平台建构、基本方法以及产品的规划原则与设计等重要问题,亟需架构新的研究体系与框架,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发展提供理论、方法、路径及实践的基础与支撑。

  [关键词]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艺术金融;数据管理;计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F72478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6)02006211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兴起,是快速发展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个重要理论与实践前沿,更准确地说,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是随着艺术品市场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拓展、市场结构不断复杂、市场业态不断多样化、市场行为不断优化,以及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而带来的市场认知、监管与政策创新及决策的难度提升而不断深入展开的,在快速发展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化过程中,在需求的带动下,不断成为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还是深入探讨中国艺术品市场内在发展规律及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手段与路径,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及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一、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内涵及内容

  .

  (一)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基本内涵

  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是指采用市场调查、实验研究、市场结构观察等方法对中国艺术品市场进行的实证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应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具体而言,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强调以统计分析探究艺术品市场现象,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表示,进而分析、考验、解释、确定艺术品市场某一方面量的规定性或者规律,以便建立相应的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内在原理与原则,进一步解释、预测和控制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由此可见,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定量研究,是中国艺术品市场领域的一种基本研究范式,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之一。一般而言,定量研究主要建立在实证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定量研究强调以逻辑的实验经验论(empricism)或实证论(positivism)为基础,通过逻辑原理和推理获得科学知识。定量研究讲究系统、严密、客观,认为事实是客观的,可以进行仔细地测量。即在一定的条件下,所有艺术品市场行为都是客观的,有目的、可测量的,而这种测量,又必须选用不同的、正确的测量工具去测量不同行为。在这些测量过程中,个人的价值观、感受或观点不能影响对市场行为的客观测量。[1]所以,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主要特点有五个方面:

  第一,研究对象的可统计性。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是借助于数学的研究方法,因此艺术品市场的研究对象必须先转化为可以测度与运算的数据,以便于进一步分析研究。

  第二,定量操作程序的规范化、固定化。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每一种具体方法,都有它固定的、规范的、具体的操作程序。如数学建模法,要求在对艺术品市场的统计和测量的基础上,建立主要因素变化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数学模型的运算把艺术品市场的现实变化反映出来。

  第三,定量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强调从经验事实出发,对艺术品市场研究对象进行变量分析,并通过变量分析获得对艺术品市场的客观认识,依靠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事实来证实相应的研究结果。

  第四,定量研究结果必须可验证。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是建立在可重复性基础上的,研究成果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必然性,可以经过艺术品市场的现实进程来验证。

  第五,定量研究结果的可调适性。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结果的可调适性是指,当艺术品市场研究的条件与变量发生变化时,研究的结果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具有对变化的预测性。这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评价及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理论基础。

  .

  可以将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基本问题,概括为五大类,即:描述性问题,指现况不明的问题;关联性问题,指关联不清的问题;因果性问题,指因果不解的问题;系统性问题,指复杂而又系统的问题;大数据关联性问题,指海量、复杂、多维度的关联问题。事实上,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以上五个基本问题,既是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进化发展的一个序列,也反映出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方法的一个背景性的结构状态。

  (二)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基本内容

  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范围广、应用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理论与系统研究;方法研究(计量模型、算法与标准等);数据与管理研究;产品与标准化研究;规模研究(统计与分析);结构研究(业态发展及比较分析);趋势研究;政策研究(量化、仿真与评估);评估研究(诊断、预警与调适);效应与传播研究等十个方面。

  (三)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基本框架

  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基本框架,可以用图1来具体体现。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中国艺术品市场量化研究理论,而这一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系统理论研究与计量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更为基础的支撑,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实证研究与统计经济学理论及产业经济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理论体系,包括理论、技术与方法;同时,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的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础上,生发出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与产品体系。当然,无论是理论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还是产品体系,都是有效需求的导向与拉动的结果,而需求的产生,又是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环境、艺术品市场发展态势与数据环境等众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强调,要系统地看待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才能全面、系统地理解其重要作用与意义。

  .

篇三: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珠宝行业的SWOT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中国珠宝行业的现状,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中国珠宝行业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珠宝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珠宝行业;SWOT分析;发展趋势

  1引

  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珠宝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总量快速扩张到结构明显升级,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市场。珠宝市场规模比改革初期扩大了几倍乃至几十倍,其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珠宝首饰正在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中国老百姓的第三大消费热点。目前,逐步形成了以上海老庙黄金、东华美钻、亚一金店、老凤祥为代表的全国一线品牌上海品牌,以周大福、谢瑞麟、周生生、六福为代表的全国驰名品牌的香港板块,以艾尚、爱迪尔、百泰、帝爵、翠绿等为代表的中小品牌的深圳板块。随着中国珠宝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珠宝市场在短短的几年已经由前几年的仅占全球1%跃居世界前列,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然而在珠宝市场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凸显不少问题,譬如面临着技术、人才以及工艺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对中国珠宝行业进行SWOT分析,探讨我国珠宝市场以后的走势,对于我国珠宝市场以后向更高层次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我国珠宝行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哈佛商学院的K.J.安德鲁斯于1971年在其《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这种方法具有定性和定量、内外因素有效地结合、简便、易掌握、便于推广的特点,因此在战略选择中得到广泛应用。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SW代表内部因素,着眼于研究对象的自身实力及其竞争对手的比较;OT代表外部因素,强调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对研究对象产生的可能影响。这里我们从行业层面对中国珠宝行业进行SWOT分析。

  (1)优势分析。首先,国家法律政策的不断健全和改善为当前珠宝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中国众多宝玉石协会及众多珠宝检测机构的不断努力下,中国政府为鼓励和发展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先后出台了不少有利的政策措施,如关税总水平不断降低,上海钻石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先后运行;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及其制品市场全面开放;税收政策不断调整。其次,不断加强行业自律,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珠宝行业一直在努力培育和规范珠宝玉石首饰市场。最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和规定,为规范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加强行业自律,中宝协制定了《珠宝玉石首饰行业自律公约》,并多次召开行业自律工作会议,不断探索新时期行业自律工作的经验,希望通过自我约束,中国珠宝行业实现良性的发展。

  (2)劣势分析。首先,自主设计水平不高,抄袭行为较为突出。珠宝首饰设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要设计和挖掘出我们本民族的东西,生产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产品、艺术品、高档珠宝消费品。珠宝首饰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知名度不高、产品附加值不大、企业之间缺少差异性。对于迫切希望获取更高产业附加值的广东珠宝业来说,与珠宝设计紧密联系的知识产权问题更为严峻。由于自身的设计能力有限,导致珠宝抄袭行为比较突出。

  其次,面临设计人才不足的瓶颈制约。珠宝设计要不断追随时尚,要有源源不断的创意,所以需要不断吸纳新的设计人才,以保持企业竞争力。但由于内地时尚潮流资讯不如欧美和中国香港发达,从而设计水平也远远落后;同时,因自身实力较弱,无法雇用高级设计人员。设计人才不足,导致内地的珠宝设计缺乏创意和时尚。还有,工艺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工艺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珠宝首饰的价值,这一方面,广东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如意大利的优势在于产品的手工艺、先进的仪器科技以及较高的成本,而我国大陆更关注产量。二者之间至少有10年的差距。另外,市场竞争还处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制约了行业的整体发展。乱打折、乱降价、个别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珠宝首饰行业形象,行业自律任重而道远。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亦大力发展珠宝加工产业,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广东乃至全国的珠宝加工产业形成很大的竞争压力。因此,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迫在眉睫。

  最后,珠宝企业从加工中获得的利润很有限。黄金每克的加工费不过1~2元,只占黄金首饰整体售价的千分之几,而镶嵌珠宝则是按件计酬,一般是30~50元一件,只有高档珠宝的镶嵌费稍高。纯加工的利润非常低。有些产业大而不强。中国珍珠年产量达15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但是产值仅占世界总产值的10%。要使我国不仅成为珠宝大国,更要成为珠宝强国,我们的企业家在民族品牌推广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获得丰厚的利润才是我们当前中国珠宝发展的一个出路。

  (3)机会分析。纵观全球经济,我们中国经济仍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阶段,我们还有相当长的一段发展良好时期。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经济之所以增长缓慢,是因为很多技术领域发展创新变得越来越不容易,而我们中国由于与发达国家存在技术差距,相对较容易的由技术学习而带来的经济增长必然十分迅速。同时由于我们中国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很大,以及我们中国地域广阔而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使中国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不会达到发展的天花板。这种可以预见的长期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会极大的带动中国珠宝首饰消费者的购买力提升,从而最终成就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珠宝消费大国。一个世界级的珠宝首饰消费大国必将会产生一批世界级的珠宝首饰企业,十多亿的珠宝首饰消费者会让大多数的珠宝首饰企业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4)挑战分析。通货膨胀的压力。有人说黄金首饰是奢侈品,非大众人群消费,通货膨胀不会影响到这些人的购买热情,相反黄金首饰的保值特点会加大他们的消费力度,而真实情况呢?黄金珠宝首饰目前在国内的消费绝对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奢侈品消费,尤其是黄金首饰基本上可以说是大众消费。以上海的连锁店为例,黄金首饰利润基本占总体首饰利润的60%~70%,黄金首饰的消费者大部分是

  从农村到城市来消费的农民,这就基本可以证明黄金首饰和珠宝首饰基本是大众消费品,当然其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奢侈消费人群,但应不会是主流。既然是大众消费品,金价的不断上涨绝对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因为通货膨胀带动起来的物价上涨严重的打击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信心。不仅如此,随着美元的持续性贬值,金价的不断上升和中国通胀的短期内无法消除,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珠宝首饰行业的经营者生存和发展的压力绝对不会减少,整个行业日趋微利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还有一个就是中国整个珠宝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比较低。中国当前有几千个珠宝品牌,仍缺乏有全国影响力和领导性的品牌,正是由于中国珠宝业品牌核心影响力不强,导致其议价能力弱。占据全国珠宝市场前五名的企业,其业务不到全国整体市场的10%。包括港资珠宝企业在内,与全球知名珠宝品牌仍有一段距离,这主要体现在其品牌的积淀和影响力,除了给国际品牌企业加工外,中国珠宝企业要想以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市场,让欧美消费者认可,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3中国珠宝行业的走势分析

  未来的前景固然美好,现实的生存和发展更为重要。无论从其他行业发展的轨迹来看,还是纵观世界珠宝首饰产业全局,在中国珠宝行业刚刚步入行业整合期这个“乱世”之际,谁把握住行业发展机遇,谁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行业强者。而从长期来看,内地人力资源价格会不断上升,因而单纯依靠成本优势的珠宝企业在未来是不可行的。在未来珠宝产业中拥有竞争力的企业,产品必然是要求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而要进入高端市场,企业必须拥有强势品牌、较高的珠宝设计水平等,需要提高软件实力和科研力度。只有形成了完整的珠宝产业链,包括设计、加工制造与贸易、销售各个环节,这样的珠宝企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结合上面分析,我们认为,中国珠宝行业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下:

  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我国应该形成了一些珠宝首饰特色产业基地,集群化优势开始显现。这种优势的产生是因为许多相关企业在地域上处于同一地区,在原材料和半成品、配件、设备制造与维修、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相互配合,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整体效率。未来,中国珠宝产业的集群化趋势将会更加发展,产业集群化的优势也将会更加明显。

  以品牌建设为中心的品牌化发展之路。以名牌带动行业的发展,用名牌叩响世界的大门,是中国名牌战略的基点。积极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和广大企业的切实行动。中国珠宝行业的有识之士更是意识到品牌的意义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当前,已有一批优秀的企业以自己超前的意识和不断的努力,率先获取“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他们也已从中获得了相当的市场回报。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注重并加强品牌建设,创造出更多的珠宝行业的中国名牌甚至世界名牌。

  从简单的买卖珠宝向传播珠宝玉石文化方向发展。文化也可以创造财富。珠宝的物质属性和功能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今天,拥有、佩戴珠宝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态度。珠宝以其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

  的满足着人们的精神需要。

  珠宝玉石首饰产业的国际化。中国珠宝玉石首饰业的发展,必须也必将融入国际化的进程,这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要成为珠宝强国的需要。

  参考文献:

  谢艳,苏文.中国珠宝市场发育现状及前景展望[J].中国市场,2010(3).

篇四: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艺术博士论文例文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艺术博士论文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艺术博士论文例文篇1中国艺术品市场浅析

  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据中国美术史料记载,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于魏晋、形成于唐而盛于宋。传统的艺术品市场以名家书画、能够表明中国历代王朝文化的陶瓷和红木家具为主。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精神文明追求的日益增强,艺术品市场得到了飞跃式发展。全国各地区的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纷纷不惜花重金吸纳珍品,各类民间收藏团体、民间收藏馆、展览馆如雨后春笋般大批涌现,艺术品投资已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据商务部和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推出的《2010年中国拍卖行业经营状况分析及2011年展望(蓝皮书)》公布,中国拍卖业2010年拍卖成交总额达6565.63亿元,较2009年增长41.55%。

  精品和资金的共同追逐成为2010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的重要推手,全年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达到314.35亿元,较2009年增长37.81%。同时,根据对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杭州西冷等8家中国内陆较大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两季大拍的统计,这8家公司全年共成交242.54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2.8倍。而全年具有市场指标意义的单件成交超百万的拍品,也由之前的1245件增长到3466件,超亿元的拍品达到了11件。

  拍卖业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画廊业、艺术博览会的蓬勃壮大。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迅猛发展的骄人业绩。

  二、我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错位现象突出

  参照国际艺术市场,画廊业在艺术品市场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是艺术品投资市场的主力,是衡量艺术品市场的发达、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准。而目前国内的真实情况是一级市场的画廊业发展缓慢,二级市场的拍卖行十分火爆,在我国占绝对多数的资金,直接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国画廊业发展缺乏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生存空间狭小,且在运营机制上与西方画廊有相当大的差异性。西方画廊普遍采用的是代理制,国内画廊主要采用的是经纪人模式,代销艺术家的部分作品。因此,国内画廊很难真正与艺术家建立起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画廊经营“守株待兔”、“随行就市”,艺术资源稀缺,艺术品价格大幅度波动。此外,国内的艺术家受传统市场观念和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实际情况的影响,似乎更愿意直接出售自己的作品,这样可以免除艺术中介机构的费用和上交国家的税收。这些不规范的交易形式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游戏规则,阻碍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监管不到位,市场运作无序混乱

  由于艺术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部门职责不分明,管理不到位,行业自律缺失,以致艺术市场的经营交易无序运作,交易混乱。很多拍卖机构、参加拍卖的艺术家和收藏者对于拍卖的知识、规则和技巧知之甚少,仓促上阵,急功近利,拼命炒作,使得近几年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势头劲猛,有盲目冒进的趋势。艺术品拍卖行过多、过滥,影响市场有序的发展,也给已有的拍卖行带来很大压力。

  (三)鉴定体系缺失,“三假”问题严重

  艺术品含有创作者个人更多的审美趣味和工艺技艺,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学识修养和市场经验才能对其真假优劣、价值高低做出准确判定。在当前艺术教育没有充分普及的情形下,要求买卖双方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是不太可能的事。这使得艺术品市场信息难以以对称和充分的形式存在。

  (四)收藏意识薄弱,市场投机行为居多

  艺术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消费者。艺术消费观念的形成,取决

  于国民经济发展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而日前国内的经济情况与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还不高,艺术品收藏意识的薄弱,决定了目前市场的初级性。

  但由于艺术品投资的高回报率,其他投资领域长期低迷,从而吸引了大量投机资本的介入。而不少投资者对艺术市场了解不深,并且缺乏对艺术市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投资品、投资渠道的选择从众性强。

  三、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建议

  (一)完善艺术品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

  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政府为了规范市场,加强监管,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艺术品市场的管理条例和法律法规,如《拍卖法》《文物拍卖管理暂行规定》《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等,但从法规本身或配套执行情况来说,还远远不够,还需进一步完善。

  同时,中国的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必须考虑到国情,若制定的相关法律可操作性不强,就有可能形同虚设。我国的《拍卖法》的制定基本上遵循了国际惯例。我国《拍卖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物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已引来了众多质疑,这样的条款为拍卖行为逃脱责任留下了漏洞。

  (二)加强对艺术品市场的行政监管

  一是提高艺术品市场的准入门槛,严格审批,同时,对艺术品企业实行年检制度。二是对艺术品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实行资质考核和认证制度,提高经营者的素质。三是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公示企业诚信情况,对违规企业进行停业整顿或禁止其从事艺术品经营活动。

  (三)建立艺术经纪人制度

  如果把艺术作为一种产业,那么产、供、销的程序都要艺术家一个人去完成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需要一个中间环节去完成宣传、包装、打造和推销,这个环节就是经纪人。艺术品市场的交易行为要通过法人才合法,才能对买家和卖家负责,市场才能规范。

  (四)构建艺术品鉴定评估体系

  针对艺术品鉴定难度大而有法难依这一问题,建立令各方信服的权威鉴定机构就显得格外重要。建立全国艺术品鉴定评估体系,即设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为国内艺术品最权威的鉴定评估机构,各地的文博部门也设立相应的鉴定评估机构。一般艺术品在各地方鉴定,出现争议时,送交上级鉴定机构鉴定,重大艺术品出现争议,可以提交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或者组织专家小组进行鉴定。同时,对艺术品鉴定评估机构的专家成员资格及工作开展做出细则规定,促使其公开、公平、公正开展工作,构建公众心目中的权威形象。买卖双方出现争议时,能以权威机构的鉴定结论作为法律惩处的主要依据。

  (五)加大艺术市场的培育力度

  一是普及艺术教育,加强人才的培养,为艺术市场的发展储备有生力量。二是通过免费向大众开放各种层次和功能的美术场馆,举办各类艺术品鉴赏、收藏与投资方面知识的进修班、论坛与讲座等形式,提高国民文化艺术素质和审美水平。三是提高收藏者的风险意识,倡导理性投资。

  艺术博士论文例文篇2论艺术设计学

  内容摘要:艺术设计乃是一个技术和艺术融通的边缘学科,其内涵虽然也渗透到实用的造型计划中,但主要是指实用的美的造型计划。本文对艺术设计学的形成和发展、性质和特点、内容以及艺术设计训练的终极目标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指出艺术设计学必将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和多学科的协作,更好地满足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对于艺术设计的需求,为人类提供适合现代的、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艺术设计学

  设计

  技术

  艺术

  一、艺术设计学的形成和发展

  设计是计划,是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它既不限于事先构想,更不排斥实践,是人类智慧和技能表现得最为充分的领域;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例如造物,从原始到现在,造物的种类和数量不计其数,而在造物活动中,使物蒙受艺术光彩的因素就是“

  形”。作为一种创造行为,设计就是将某种观念转化为实体(给予特定的形)的过程;也是利用某些物质材料,在特定空间中“创造物体形象”的计划。考察物的造型过程,即可发现:

  1.设计(即计划)是造物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源于需求,规约制作,决定使用。由此可见,自原始时代人类开始制造工具以来,设计就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

  2.产业革命迅速改变了手工艺者个人从事设计与制作的情况,出现了设计师这个新职业。造型计划也随之从混沌的生产关系中独立出来,这才产生了设计学及其后的发展。设计学是研究产品造型及其环境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设计活动的经验,以指导设计创作,创造某种体形环境。它的内容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有人反对用这样的观点来谈问题,但学科细分化却是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分化与综合是有机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分子的分化,哪来量子力学的发生和发展?)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设计的关心逐步加深,设计对象不断扩大。于是,造型计划又有了更细的分化。

  其一,造型计划的性质有所不同。若将其按功能性、使用性或相反的无用性、无观赏性的要求进行整理。

  通常我们所看到的造型,多是对材料和物体进行组织或加工、综合。这是专门研究“物与物”关系的机能造型和以“物与人”关系为目标的造型。前者的计划主要在工学方面(基于工学的知识和技术)进行,例如齿轮、发动机、人造卫星等。而后者,则还必须考虑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即便是后者,又有把使用者的生理条件作为设计重点的,即把人作为活动的物体来处理,例如驾驶座的设计。以上,一般被称为“工程设计”①。也有重视使用和接触制造物之人的生理与心理条件的(即寻求心理的、生理的、物理的条件的均衡),例如衣服、家具、住宅的设计等。这种计划常常不能用复杂的计算去解决,而更强调艺术感觉。此外,还有使用物体和物质来表现形象和色彩,以吸引注意,并打动受众的心,传

  达某种意义。此种情况是把造型作为作者与观众精神联系的媒介,通过物来建立“人与人”的交流关系,例如宣传画、广告等。以上,都被称为“艺术设计”,余者则属于“纯美术”②。

  由此可见,艺术设计乃是一个技术和艺术融通的边缘学科,而并非理工科或者纯艺术的分支门类。再加上其又以实用性为基础,这就是为什么要叫“艺术设计”而不叫“设计艺术”的原因。艺术设计不是“艺术和设计”(写作“艺术•设计”),而是对design的意译(在国外,“设计”和“design”也是分别使用的),其内涵虽然也渗透到实用的造型计划中,但主要是指实用的、美的造型计划。在这个领域中,复杂的公式和高等数学的计算方法无济于事,本质的东西在于以简化的公式为基础的方向性的估测,被称为“以直观为基础的力学意识和为探索方向而迅速、大致的估算”(属于直观感觉的技术经验领域),从而才有了艺术设计师自由驰骋并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在实用的造型领域中,绝对不变的物理法则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艺术设计师只能密切配合工程师的工作,做二度创造(人性化设计)。而在纯粹美的造型领域里,则是美术家纯感性的专业范围(尽管有所谓“美术的工艺化”,那只是特种工艺,而不是艺术设计的主体),但艺术设计却可以帮助纯美术将“只可意会”变为“可以言传”的科学③,破除玄学。

  其二,机械以机能价值为目的,却是为了人类而存在,所以必须适合人类并有秩序。遗憾的是,近代的科学技术排除了难于定量化的人类要素和社会道德等方面,只遵从容易对象化的自然法则,这样才在物的方面完成了急速的发展。不过,“无时求有,有时求好”。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和普及的时代,机械的形态也应该是美的,应该是反映一定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社会艺术思潮的艺术品。因为美与真、善一起是人类最根本的愿望,具有最重要的价值。而且近代的产业组织又要求一切方面的专业化,于是,艺术设计学作为新

  的职业而诞生,并有了日益扩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点,完全可以由工业设计④的诞生得到证实。

  传统的设计领域只有图案设计、工艺美术和建筑学。到20世纪初期,作为现代主义运动的一部分,视觉传达设计、工业产品造型、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才逐渐发展成为设计领域的独立分支,并统一为“艺术设计”。这是一种崭新的视觉文化,它将新的视觉现象(大众社会、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与艺术、广告以及新媒介结合为一体。

  二、艺术设计学的性质和特点

  艺术设计的产品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集中表现。从原始社会以来,造物活动始终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历来以“衣、食、住、行”来表达人类生活的基本要求。艺术设计学产生于人类的造物活动,又服务、指导着人类的造物活动,从而创造出新的生活方式。所以,如何应用造型技术和艺术来创造合适的环境以满足各种社会需求,是研究艺术设计学的根本任务,也是艺术设计学最基本的社会性质。

  艺术设计学服务的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要求。因此,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的变化,都密切地影响着设计的技术和艺术。此外,艺术设计学的美学意识自然受到社会思想潮流的影响。这一切说明艺术设计学发展的原因、过程和规律的研究绝不能离开社会条件,不能不涉及社会科学的许多问题。

  艺术设计学是融技术⑤与艺术为一体的应用学科,它不是“艺术与技术”的相加,也不是“艺术与技术”的相乘,而是融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任何一件从美学观点上公认的杰作在技术上都是一件优秀的作品。这足以证实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关系,其具体表现为:

  1.艺术设计追求机械和人的关系有机化。所谓有机化,就是把近代科学、技术纲目很难抄取的美、善、社会正义等对人类社会来说最

  珍视的要素,挽回到狭义的技术中,使物-人-社会的关系变得更和谐。也就是说,艺术设计师是在工程技术所提供的可行性条件下进行艺术创作的,所以艺术设计不能超越当时技术上的可能性和技术经济的合理性。而作为技术要求的约束总是保持为一个自由度的界限(只作为单一的下限或上限)。这个自由度将允许任何一个艺术设计师的创造性,即使在严格的技术约束下,也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艺术品。反之,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又会促进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2.艺术设计师是凭经验和感觉去解决问题的,但这种经验和感觉与艺术家不同,是把计算与直观综合起来,把一个技术上正确的工程变成一项真正的艺术品。所以,千万不要让学生认为艺术设计学的学位就等于一个艺术家的毕业证书。艺术设计师是一个营造师,他以人类所知道的最难于表现的语言,也就是功能的、力学的、施工技术的语言来解决具体问题,并使它具有美的形式。不过,艺术设计师也不同于工程师:艺术设计师必须以简化的公式或方向性的估测来理解和掌握力学——施工的领域,为的是能够创造新型结构的造型方案,并大致定下尺寸。而对工程师来说,则应该有足够的数学理论知识,才能够对已确定结构的各个部分予以分析,并定出精确的尺寸。简言之,工程师能给人以规矩,不能与人巧;艺术设计师则于规矩之外,更与人巧。盖非精熟规矩,不足语于巧。

  3.在纯美术的创作中,美术家可以不受社会、经济、文化、生产等条件的制约,可以异想天开、随心所欲地去创造。而在艺术设计的范围内,由于受生产、技术、使用和消费等条件的制约,创作必须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必须创造出一种适应人们普遍心理、视觉经验和审美趣味的形式和内容。必须在充分考虑社会、文化、经济以及生产技术的前提下,在一定的设计意念引导下进行创造。确切地讲,艺术设计是在各种因素(机能的、直感的,生理的、心理的,共性的、个性的……)的限制中所进行的一种综合性创造。

  三、艺术设计学的内容

  艺术设计是艺术设计学的核心,这是因为指导艺术设计创作实践是艺术设计学的最终目的。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技艺,需要通过设

  计实践来学习。有关艺术设计的学科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总结各专业艺术设计(如视觉传达、产品造形、环境艺术等)的设计经验,按照各种艺术设计的内容、特性、使用功能等,通过范例阐述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类是探讨艺术设计的一般规律,称为艺术设计原理。其中,作为艺术设计基础的形态构成和立体设计是研究形态各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包括静态构造和动态构造)的学科。必须强调说明的是:设计技术不一定都是手头的工作,也不仅是仰仗手的灵巧,有不少是靠思考进行理智处理的成分。当然,大多数还是由手和眼这些人体器官的灵活动作所承担的。因此,特别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并加强设计感觉及判断力方面的练习上。感觉的练习,一是靠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二是要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觉它),三是依照“计算-视觉化-对临-背临”的步骤,将计算转为直观化。

  艺术设计史研究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演变的规律,总结教训,以利其发展。研究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代表性的艺术设计实例,从中了解前人的有益经验,一边为艺术设计汲取营养,一边又成为掌握潜在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之关键。

  艺术设计理论因为“年轻”尚未达到十分科学的程度,留待研究的领域还很多。例如探讨艺术设计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探讨艺术设计实践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艺术设计的技术和艺术的基本规律。艺术设计理论与艺术设计史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故而艺术设计理论必须是设计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图自由驾驭的。也就是说,要有可操作性,否则只能束之高阁。

  四、艺术设计训练的终极目标

  艺术设计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造型及其组合,控制欣赏者的观赏运动,以达到宜人之目的。印刷设计是控制人的视点运动;工业设计是控制人的视点和绕观运动;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城镇设计则是控制人的视点和亲历运动,并通过此举调动人的思维活动,从而

  影响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另一方面,在大千世界中,运动的形态又是最引人注目的形态。由此可知,创造运动变化的形态是多么重要。

  所谓运动变化的形态,并不一定是真实运动的形态。在造型活动中,最普通的是创造有运动感觉的空间形态。换句话说,就是创造“不动之动”。即:客观形态是不动的,给欣赏者的感觉却是运动变化的。这是因为,欣赏者的视点在动,欣赏者的人身在动(绕观或亲历),并由此带动了欣赏者的思维运动,从而产生了“超乎象外”的“惊人”效果。这就是所谓“形态的生命活力”。

  中国传统造型理论早就把生物生长运动的形态与人的品格和精神联系起来,并且论述了运动变化的形态所给予人们的影响。这种不动之动(亦称“空间张力”)共有七种:

  ⑴主要导向——水平的(暗示低能量、平静的)与垂直的(暗示高能量、兴奋的)方向。

  ⑵框围的磁力——画面的框围、银幕的四边,对靠近它们的物体施展强而有力的拉力,尤其是四个角(两个主要导向——高度与宽度聚合的地方)大力地牵引着附近的物体。

  ⑶块体的牵引——大的块体比小的块体更具独立性、更稳定,块体越大,其牵引力越大。

  ⑷画面(银幕)的不对称——我们倾向于把焦点放在画面(银幕)右边的物体上。这种左右不对称同时也决定我们把倾斜知觉为上坡或下坡。

  ⑸图形和背景——人们把图形(经验或群化)当作物体知觉;而背景只是“无遮蔽”的画面范围的一部分。图形位于背景之前,是被包围的领域;背景是包围的领域,好像在图形后面延续。分隔图形与背景的线条属于图形,而不属于背景。图形比背景不稳定,与背景相比,图形看起来像要移动似的。

  ⑹心理描绘——采用最少的线索去充实心理上不存在的资讯,而达成一种易于处理的图样。具体内容有“整平化与尖锐化”⑥、“力象”⑦等。低鲜明度的影

  像强迫我们变成积极的参与者,只有在促进而非阻碍心理描绘时,才见美学价值。

  ⑺诱导力——把我们的眼睛从一点领到另一点上去的力。如果仔细查验视觉诱导力所运作的不同途径,很容易发现诱导力的三种类型:

  轨迹诱导力:由可领导我们眼睛到某特殊方向的静态因素创造出来(透视消失线、位移和梯度)。

  动势诱导力:由某些东西确切地指着一个特殊方向而创造出来(注意方向、动势和箭头)。

  位移诱导力:由实际上移动的物体或看起来在画面上移动的物体创造出来。

  总之,运动感是激发感官并因此对机体产生效应的物质能量(刺激)。发出运动或“不动之动”的刺激的形体是刺激物。运动变化的表情因素有:节奏、速度的快慢,动作幅度的大小,形状的曲直,张力的大小,方向的确定与含混,内在支配力的主动、被动等。所有这些,都是艺术设计师应该掌握的能力。

  五、展望

  经济愈发达,生活水平愈高,艺术设计愈显得重要。这种趋势促使艺术设计学同其它许多学科相互渗透。社会学、环境工程学、设计心理学、系统工程学、市场学等正在并将继续对艺术设计学产生影响。这就大大扩展了艺术设计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艺术设计学必将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和多学科的协作,更好地满足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对于艺术设计的需求,为人类提供适合于现代的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注释:

  ①“工程设计”遵从自然法则,应用科学、工学原理,按照其目的形成部件和部材,并被组合成有机的结合体。也就是说,通过工学的广阔的知识和经验,在机能概念和实体之间寻求最适解的行为是工程设计。

  ②纯美术的创作,常常限定为独立的系统(只研究一种形式、一种

  形态)方能构成风格与流派。这种表现常常以符合个人的意愿、性格为原则,而创新又常常成为对艺术价值进行评价的惟一标准。

  ③科学是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它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表现为知识形态,属于人类的精神财富。它是没有眼前和近期效益的。科学的成果属于全人类,因此科学没有国界。

  ④ICSID(国际工业设计学会理事会InternationalCouncilofSocietiesofIndustrialDesign)为工业设计所下的定义是:“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构造、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这就叫工业设计。”⑤技术是劳动手段、工艺装备和加工技艺的总和,它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表现为物质形态,属于创造物质财富的实践领域。技术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它是保密的。

  ⑥在心理学中,为了使暧昧的图形意义清楚而把某部分省略以便理解,叫做使平直,即整平化;若做强调理解,则称为尖锐化。

  ⑦指内力运动变化的形态,是一种不凭感官只凭经验记忆和理解,而在想象中出现的形象。

篇五: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竹木工艺品市场调查报告

  第一篇:中国竹木工艺品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竹木工艺品市场调查报告

  竹木工艺品指的是竹雕品、木雕品以及材料是由竹子或木材制作的装饰摆件。竹木工艺品不仅仅是装饰品在具备观赏性的同时也有着实用性,如竹窗帘、木屏风、竹垫等。竹木工艺品设计独特、工艺精湛、色泽高雅,具有不变形、不虫蛀、手感爽滑等特点。我国竹木工艺品以外销为主,在国内的销售主要是瞄准旅游品和礼品市场。因此,在产品方面,企业应该进一步拓展竹地板国际市场,重点开发竹木复合地板、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强化地板、重组竹地板、防水防火地板等新型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地板产品和早竹重组竹,竹材重组强化型材。重点向环保型、集装饰和功能型的胶合板,节约资源和综合利用等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解决环保型竹编胶合建筑模板胶粘剂;利用我国现有竹木加工产业的集聚优势,延伸竹木加工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际及国内广东等地的先进竹木家具工艺技术,做大做强家具等特色优势产品;大力发展装饰木线条、工艺木门和钢琴架,竹凉席、竹编竹雕工艺品,出口木制品、玩具等产品,提高竹木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

  竹木产业中的部分产品还没有出台国家统一标准,有些小企业不达标产品流入了市场,加上同行业之间的无序及不正当竞争现象较为突出,影响了优势企业和优质产品的发展和销售。未来,竹木业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管理力度将加大,对资源浪费严重、造成环境污染、产品质量低劣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

  中国艺术品市场迅猛发展,不仅累积了不少新旧问题,同时,随着其规模的扩大与业态的不断完善与丰富,需要认识与把握市场规律的呼声与需求也日益强烈。因为不少人已经意识到,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不少乱象,是由认识上的混乱造成的。不少将若干乱象当成本质的所谓“专家”还在夸夸其谈、大行其道。所以我们讲,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到了非要加强理论建设不可的时候了。否则,只会跟

  着实践跑的理论,一定会成为实践的累赘。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还鲜有人触及,遑论一些前瞻性的课题有人关注了。这种现状并不是说,我们没有相应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方面的研究及相应的理论,而是说这些研究及相应的理论还处于一个相对幼小与肤浅的阶段,很多时候,理论本身更多的是为理论而理论,对现实市场的关注、研究及提升做得很不够,也有人说是理论与实践形成了两张皮,理论不关注市场实践的直接后果就是实践过程中很难听到理论的声音,甚至是实践对理论研究的一种漠视与对立。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不仅贻害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理论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从大局上阻碍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全面地发展。

  依据中国目前艺术品市场的现状,我们本来是有机会和能力通过联合攻关来建立相对科学、权威的市场分析体系的,但是,我们却没有做到。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更应当清楚的是,理论建设不能躲进书斋为理论而理论,必须面向火热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现实,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提升规律,系统地总结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应的学科研究系统与学科建设,从而不断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理论建设。

  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还特别需要分清理论建设的取向及理想与现实市场发展间的关系。既不可无所作为,更不能操之过急、超越现实去冒险。当下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形形色色的市场分析与模型建构,这种探索与移植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分析定量化、科学化发展是一种推动。如果我们目前开展的相关工作是进行一些非针对市场服务的实验性与测试性的工作,那么我认为,这是值得鼓励的一项研究工作与方向;但是如果这项工作是面向实用市场为市场投资服务的,那么,我认为尚存在很大的理论及实践方面的问题。

  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系统结构及内在规律尚在研究与分析的过程中,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制度与交易体系、定价机制及体系、支撑体系及其相应的机制等不仅少有研究,而且很多还处于发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对其形态欠研究甚或欠了解,更谈不上对其发展态势及

  其规律的把握了。对一个我们并不能掌握其内在系统结构与各要素作用机制的市场而急于进行一些科学性的移植,可以说具有相当强的冒险性与盲目性。分析模型的建立,需要对系统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入的认识,包括系统环境、要素、结构、行为及其相应的作用机制等,这样才能有效地揭示所针对系统的发展态势及其运行规律。如果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找不出主要因素的作用机制及路径,没有假设与边界,有的只是一个形式的话,那么再华丽的形式都无法掩饰认知上的缺失。艺术品市场是一个具有特殊形态的新型市场,其特性更多地取决于艺术品本身所有的一些特性,这决定了它与一般商品市场在禀赋上的差异。有时候,这种差异在我们展开研究的过程中是根本性的,我们应充分正视这一点。

  二是我们的数据挖掘与数据环境还有待提升和完善。我们暂且不去分析数据挖掘的方法问题,单是数据失真及没有统一的统计标准与口径,就已经使得我们的数据来源品质大打折扣。再加上数据发布及相应的统计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随意性较强,系统性与完善性难以保障,建立在这种数据质量基础之上的分析,要去为实际的投资市场服务,问题不仅会存在,并且易出现失规与失范等道德问题。

  三是我们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底层结构的认识还不够,对市场的实际运营状况似乎还应加强了解。事实上,我们不少数据仅仅是来自于拍卖市场,有的还会结合一些画廊市场的数

  据、博览会市场的一些数据,殊不知,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运作中,这些都不是产生成交额的主战场,主战场应该是私下交易。大量的私下交易不仅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永远的痛,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最大特色,不了解这一点,就难以掌握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脉搏。因为它占据了中国艺术品市场体量的绝大部分,而恰恰是这绝大部分,已经游离于我们的数据分析与挖掘过程之外,无法统计,当然就更是难以分析。所以,我们对目前业内存在的几种市场数据分析的模式与方法、评估的方法和体系更多地看成一种探索与实验,对其作出的努力应积极评价,但对其实际的效果不要过分在意与评价。

  四是我们着重分析的市场如拍卖、画廊及博览会,尚不能被称为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主体性市场,虽然它们受关注的程度比较高。对待这个问题,不仅从成交额上不能这样认为,从交易过程及其规则上也不具有典型意义,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典型市场,但远不是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典型分析单元或对象。所以,建立在这样数据基础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作为市场参考,但决不可作为市场投资的依据。

  关于如何进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理论建设问题,以前我们曾提出过,需要进行六个方面的突破:首先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理论体系的架构及其系统研究的深入进行;其次是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制度与体系进行研究梳理;第三是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实证性研究与分析;第四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分析的方法论研究与实践。对方法论的关注与研究是一门学科不断走向成熟与系统化、科学化的一道重要的分水岭;第五是中国艺术品市场重大专题研究,如鉴定、评估与定价机制等的研究;六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相关课题的前瞻性研究与探讨分析。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理论研究的新架构,对进一步开启中国艺术品市场规范化发展,科学有序化的推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所面对的挑战与发展给了我们越来越多的机会与平台,这是我们可以登高望远的阶梯,也是新架构进行构建的支点。

  建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方法论无非有三个途径:一是移植;二是综合;三是在实践中有新的理论与方法产生。从目前来看,移植还是一大趋势,但需注意的是条件与假设,要搞清一个前提,那就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特性。可以说,我们一直鼓励探索与实验,更不怕失败,只是在不同时间与节点上,更应关注我们实验与探索的应用范围。

  第二篇:竹木加工业的调查报告

  竹木加工业的调查报告

  我县共有山林面积248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3.5%,其中楠竹34万亩、马尾松28万亩、杉木83万亩。现有活立木蓄积量529万立方米,立竹蓄积量4239万根。近几年来,我县依托丰富的竹木资源,大力发展竹木加工业,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最近,我们深入乡镇和企业,对全县竹木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总的感觉是,来势喜人,任重道远。

  一、我县竹木加工业的来势喜人

  我县竹木加工业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自1998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竹木加工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来势喜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从1998年到xx年,企业数量由58家增加到93家(不包括家庭作坊式加工业),其中年产值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5家增加到14家;竹木加工业总产值由0.9亿元增加到1.7亿元。全县竹木原材料加工的比例大概由40%增加到60%。特别是金裕、恒达、长城纸业、东资等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年产值已过1000万元,龙头作用日益明显。

  2、产品种类日趋多样。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竹木产品已基本形成了竹木胶板、松杉板方、杉木拼板、竹木浆纸、竹木卫生筷、竹地板等10个系列。其中金裕的竹地板已打入国际市场,肖家、金龙的竹筷已占领北京竹筷市场约60%的市场份额。同时,一些极具市场开发潜力的新兴产品开始出现,如林果加工产品、林药加工产品、炭化森能宝产品、竹木工艺产品、林化产品均有起步。

  3、加工效益日渐明显。在经济效益方面,竹木加工环节每年可提供税收980万元左右。各乡镇通过兴办竹木加工企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财政的压力;竹木加工业给林农带来了实惠,同时带动了交通运输、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社会效益方面,全县约有4000多劳动力常年从事竹木加工业,约有1.1万人季节性地从事竹木加工业,其中安置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近400名,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通过发展竹木加工业,支撑了乡镇集镇的建设和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在生态效益方面,通过发展竹木加工业,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林政管理工作,保护了生态环境,激发了林农造林积极性。

  4、企业运行机制灵活。经过全面改革,竹木加工企业的产权进一步明晰,经营方式更加灵活,现已出现国有、集体、个体不同经济成份共存,本县经营户和县外客商多元投入的格局。

  二、我县竹木加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尽管我县竹木加工业已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还只能说是刚刚起步,面临的制约因素还很多。

  1、企业档次较低,竞争能力不强。一是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全县93家竹木加工企业的年总产值仅1.7亿元,平均每个企业的年产值只有183万元。年产值过1000万元的仅5家,500-1000万元的只有9家,200-500万元的只有8家,而100万元以下的有62家,占企业总数的67%。同时,产业集中度低,如生产竹筷、杉木拼板、松板方的企业全县分别有13家、18家和17家。由于企业规模小,导致企业的资金分散,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同时,由于产业集中度低,同行业之间相互争资源、争市场的“窝里斗”现象突出,导致竞争过度,难以形成整体实力。二是技术装备落后,管理粗放。大部分企业的设备陈旧,工艺流程老化,科技创新意识不强,且企业管理人才缺乏,企业经营者开拓精神不强,短期行为突出。产品大路货多,特色不明显,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上游产品多,终端产品少,附加值低。三是产业链不健全。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衔接不紧密,企业易受外部环境波动的冲击,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效益不高。

  2、管理体制不顺,竞争秩序较乱。各乡镇考虑自身财税任务的完成,都想自己办“自己”的企业,结果造成企业产业结构雷同,遍地开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引发不公平竞争。竹木经营者太多,已达170余家,导致资源管理难度加大。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缺乏“交往”,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没有共同的行为规则,一些企业为了私利,往往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林业部门完成创收任务与严格执法的矛盾突出,加之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个别乡镇林管站、木材检查站、林农和企业之间为了其“共同”利益,往往不惜牺牲国家利益,达成某种“默契”,建立不正常的关系。据反映,个别林业执法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采取不同方式或明或暗地、不同程度地参与或自办竹木加工企业,给竹木加工领域埋下了“乱源”。采伐指标下发滞后,预办出口的办法尚欠完善,导致企业在1-3月时常出现“断粮”现象,开工不足。特别是楠竹采伐指标如果在3月份以前未落实下去,就意味着要到6月份林农才能砍竹,中间几个月无竹可收购,企业只好干着急。在林业资源的管理上,商品材指标主要由林业部门掌握,民用材指标则由乡镇政府掌握,林业部门和乡镇政府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容易形成“两张皮”。

  3、原料渠道萎缩,生产需求不足。从我县现有竹木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来看,每年可加工楠竹160万根左右、木材(主要是杉木和松木)9万立方米左右。从理论上计算,我县每年可新增“可用”楠竹240万根、木材18万立方米左右。考虑到民用材和流入、流出因素,我县现有竹木资源勉强能自给自足,且已呈现出原材料供不应求的趋势。一些企业受原材料的制约,开始出现开工不足的现象。从今后的发展来看,原材料的来源渠道呈“萎缩”之势。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我县位于长江中上游,随着国家保护森林资源的力度不断加大,不管是县内还是我县周边地区,上级下达的采伐指标将呈递减之势,封山育林的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继而造成原材料的来源渠道萎缩。就我县而言,目前已封山育林24万多亩,约占全县山林面积的10%。二是我县周边地区特别是国家西部地区正在利用其优惠政策,对我县竹木资源形成强势吸引力,千方百计吸引我县资源外流,这种“冲击”在小河片几个乡镇已明显能够感受得到。三是我县兴办竹木加工企业的氛围持续升温,竹木加工规模呈继续扩大趋势,必定从客观上造成原材料相对紧张。

  第三篇:竹木加工业的调查报告

  我县共有山林面积248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3.5%,其中楠竹34万亩、马尾松28万亩、杉木83万亩。现有活立木蓄积量529万立方米,立竹蓄积量4239万根。近几年来,我县依托丰富的竹木资源,大力发展竹木加工业,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最近,我们深入乡镇和企业,对全县竹木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总的感觉是,来势喜人,任重道远。

  一、我县竹木加工业的来势喜人

  我县竹木加工业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自1998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竹木加工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来势喜人。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从1998年到XX年,企业数量由58家增加到93家(不包括家庭作坊式加工业),其中年产值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5家增加到14家;竹木加工业总产值由0.9亿元增加到1.7亿元。全县竹木原材料加工的比例大概由40%增加到60%。特别是金裕、恒达、长城纸业、东资等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年产值已过1000万元,龙头作用日益明显。

  2、产品种类日趋多样。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竹木产品已基本形成了竹木胶板、松杉板方、杉木拼板、竹木浆纸、竹木卫生筷、竹地板等10个系列。其中金裕的竹地板已打入国际市场,肖家、金龙的竹筷已占领北京竹筷市场约60%的市场份额。同时,一些极具市场开发潜力的新兴产品开始出现,如林果加工产品、林药加工产品、炭化森能宝产品、竹木工艺产品、林化产品均有起步。

  3、加工效益日渐明显。在经济效益方面,竹木加工环节每年可提供税收980万元左右。各乡镇通过兴办竹木加工企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财政的压力;竹木加工业给林农带来了实惠,同时带动了交通运输、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社会效益方面,全县约有4000多劳动力常年从事竹木加工业,约有1.1万人季节性地从事竹木加工业,其中安置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近400名,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通过发展竹木加工业,支撑了乡镇集镇的建设和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在生态效益方面,通过发展竹木加工业,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林政管理工作,保护了生态环境,激发了林农造林积极性。

  4、企业运行机制灵活。经过全面改革,竹木加工企业的产权进一步明晰,经营方式更加灵活,现已出现国有、集体、个体不同经济成份共存,本县经营户和县外客商多元投入的格局。

  二、我县竹木加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尽管我县竹木加工业已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还只能说是刚刚起步,面临的制约因素还很多。

  1、企业档次较低,竞争能力不强。一是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

  低。全县93家竹木加工企业的年总产值仅1.7亿元,平均每个企业的年产值只有183万元。年产值过1000万元的仅5家,500-1000万元的只有9家,200-500万元的只有8家,而100万元以下的有62家,占企业总数的67%。同时,产业集中度低,如生产竹筷、杉木拼板、松板方的企业全县分别有13家、18家和17家。由于企业规模小,导致企业的资金分散,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同时,由于产业集中度低,同行业之间相互争资源、争市场的“窝里斗”现象突出,导致竞争过度,难以形成整体实力。二是技术装备落后,管理粗放。大部分企业的设备陈旧,工艺流程老化,科技创新意识不强,且企业管理人才缺乏,企业经营者开拓精神不强,短期行为突出。产品大路货多,特色不明显,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上游产品多,终端产品少,附加值低。三是产业链不健全。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衔接不紧密,企业易受外部环境波动的冲击,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效益不高。

  2、管理体制不顺,竞争秩序较乱。各乡镇考虑自身财税任务的完成,都想自己办“自己”的企业,结果造成企业产业结构雷同,遍地开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引发不公平竞争。竹木经营者太多,已达170余家,导致资源管理难度加大。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缺乏“交往”,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没有共同的行为规则,一些企业为了私利,往往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林业部门完成创收任务与严格执法的矛盾突出,加之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个别乡镇林管站、木材检查站、林农和企业之间为了其“共同”利益,往往不惜牺牲国家利益,达成某种“默契”,建立不正常的关系。据反映,个别林业执法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采取不同方式或明或暗地、不同程度地参与或自办竹木加工企业,给竹木加工领域埋下了“乱源”。采伐指标下发滞后,预办出口的办法尚欠完善,导致企业在1-3月时常出现“断粮”现象,开工不足。特别是楠竹采伐指标如果在3月份以前未落实下去,就意味着要到6月份林农才能砍竹,中间几个月无竹可收购,企业只好干着急。在林业资源的管理上,商品材指标主要由林业部门掌握,民用材指标则由乡镇政府掌握,林业部门和乡镇政府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容易形

  成“两张皮”。

  3、原料渠道萎缩,生产需求不足。从我县现有竹木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来看,每年可加工楠竹160万根左右、木材(主要是杉木和松木)9万立方米左右。从理论上计算,我县每年可新增“可用”楠竹240万根、木材18万立方米左右。考虑到民用材和流入、流出因素,我县现有竹木资源勉强能自给自足,且已呈现出原材料供不应求的趋势。一些企业受原材料的制约,开始出现开工不足的现象。从今后的发展来看,原材料的来源渠道呈“萎缩”之势。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我县位于长江中上游,随着国家保护森林资源的力度不断加大,不管是县内还是我县周边地区,上级下达的采伐指标将呈递减之势,封山育林的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继而造成原材料的来源渠道萎缩。就我县而言,目前已封山育林24万多亩,约占全县山林面积的10%。二是我县周边地区特别是国家西部地区正在利用其优惠政策,对我县竹木资源形成强势吸引力,千方百计吸引我县资源外流,这种“冲击”在小河片几个乡镇已明显能够感受得到。三是我县兴办竹木加工企业的氛围持续升温,竹木加工规模呈继续扩大趋势,必定从客观上造成原材料相对紧张。

  4、企业负担较重,环境不够宽松。据了解,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县竹木加工企业与周边地区的同类企业相比,负担相对过重,导致在产品价格竞争上处于劣势。据反映,在加工用电电价方面,我县就比周边县市要高;在税费负担上,各项税费约占产品价格的20%左右,高于周边县市,如每根楠竹上交0.7元的财政利润的问题在周边县市就不存在。从企业自身来看,国有和集体企业普遍存在人员、债务负担过重的问题,难以“轻装上阵”。企业的外部环境仍有待改善,林管站、林派所、木材检查站、工商局、环保局、消防大队、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收费、轻服务和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现象,一些部门到企业“化缘”的行为难以杜绝。

  三、发展壮大我县竹木加工业重在创新

  纵观我县竹木加工业的发展历程,采取的是一种传统的、顺其自然的发展模式。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只有跳出传统的模式,加大创新

  力度,才能推动竹木加工产业跨越式发展。

  1、创新经营思路,拓展发展空间。从表面上看,随着生态建设力度的加大,竹木加工企业因受原材料等因素的制约,发展空间似乎很有限,但只要我们创新思路,就一定会拓宽发展空间。一是要通过拓宽和延伸原材料渠道拓展发展空间。要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加快原材料基地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高竹木资源的蓄积量。要鼓励、动员企业到县外建立原材料基地,并畅通原材料导入渠道,为企业做大做强打好基础。在这方面,金裕、长城纸业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金裕约有70%的楠竹、长城纸业约有60%的原材料来自县外,要进一步引导好、发展好。二是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竹木资源的利用率拓展发展空间。目前,竹木加工企业主要停留在对竹木原材料的杆进行加工,利用率较低,今后,要通过科技创新,加大对竹木的根、枝、叶、果、花、汁等的开发力度,使竹木资源真正被完全利用起来,发挥最大经济效益。三是要通过扩大树种的开发范围拓展发展空间。除了对楠竹、马尾松、杉木等传统树种进行加工之外,还要拓宽视野,大力发展紫珠等中药材产业和茶叶、茶油等绿色食品产业。

  2、创新企业结构,形成整体优势。一是要着力推进横向一体化。要通过加强引导、推动资产重组等方式,推动同行业企业加强横向联合,组建板材、浆纸、地板、卫生筷等方面的行业协会甚至企业集团,变同行业企业的内部竞争关系为统一协调关系,变“窝里斗”为“携手干”,把开拓市场的分散力量凝聚成强大合力。二是要着力推进纵向一体化。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原材料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销售公司以合同、契约等形式,建立起稳定的、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走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增强开拓市场的能力。同时,在加工环节要促进初级品、半成品、成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协作,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把成品生产企业“拉”近来,落户我县境内,另一方面,要开阔思路,主动走出去靠大靠强,加入到优势企业的生产经营链中去。三是要着力推进企业布局区域化。重点是要抓好原三00电厂厂区的工业园区和以金裕为核心的大石板竹木加工园区建设,引导竹木加工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或与园区建立紧密的合作关

  系,整合资源,形成优势。四是要着力推进企业民营化。要坚持民营为主的方针,广泛招商引资,充分挖掘民间资金的潜力,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五是要着力推进企业规模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扶优扶强,限制新上和逐步淘汰小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竹木加工企业从量变向质变飞跃。重点扶持壮大金裕竹业股份公司,使其在XX年以前达到年产50万平方米豪华竹板的生产能力;继续抓好长城纸业、恒达造纸厂的技改和扩产项目,构建纸业集团;严格控制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

  3、创新科技进步,提升竞争能力。要实施科技先导工程,第四篇:中国联轴器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联轴器市场调查报告

  摘要

  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由两半部分组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一般动力机大都借助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联接。联轴器种类繁多,按照被联接两轴的相对位置和位置的变动情况,可以分为:①固定式联轴器。主要用于两轴要求严格对中并在工作中不发生相对位移的地方,结构一般较简单,容易制造,且两轴瞬时转速相同,主要有凸缘联轴器、套筒联轴器、夹壳联轴器等。②可移式联轴器。主要用于两轴有偏斜或在工作中有相对位移的地方,根据补偿位移的方法又可分为刚性可移式联轴器和弹性可移式联轴器。刚性可移式联轴器利用联轴器工作零件间构成的动联接具有某一方向或几个方向的活动度来补偿,如牙嵌联轴器(允许轴向位移)、十字沟槽联轴器(用来联接平行位移或角位移很小的两根轴)、万向联轴器(用于两轴有较大偏斜角或在工作中有较大角位移的地方)、齿轮联轴器(允许综合位移)、链条联轴器(允许有径向位移)等,弹性可移式联轴器(简称弹性联轴器)利用弹性元件的弹性变形来补偿两轴的偏斜和位移,同时弹性元件也具有缓冲和减振性能,如蛇形弹簧联轴器、径向多层板簧

  联轴器、弹性圈栓销联轴器、尼龙栓销联轴器、橡胶套筒联轴器等。20世纪后期国内外联轴器产品发展很快,在产品设计时如何从品种甚多、性能各异的各种联轴器中选用能满足机器要求的联轴器,对多数设计人员来讲,始终是一个困扰的问题。常用联轴器有膜片联轴器,齿式联轴器,梅花联轴器,滑块联轴器,鼓形齿式联轴器,万向联轴器,安全联轴器,弹性联轴器及蛇形弹簧联轴器。细分市场划分主要有两个主要划分类别,分别以消费者及产业进行细分,中创国发市场细分主要以产业进行细分。通过对细分市场的市场规模、政策动态、投资咨询主要竞争对手情况等分析,寻找细分市场的发展机会,通过适合的模式,扩大企业在细分市场内的市场份额,进而形成龙头企业。为提高细分市场分析的准确度,我司采取多方数据采样及验证:1)宏观数据,包括国家统计局的行业数据、企业数据、产量数据;工商数据;税务数据,包括增值税数据;海关数据;公安部数据;卫生部等各部位的数据。2)中观数据,主要为行业协会、组织统计或发布的相关数据;3)微观数据,主要包括由中创国发通过长期监测或跟踪积累形成的数据库、一手实地调研数据,我们的调研对象包括政府高层、竞争对手高层、技术专家、行业内资深评论人士、竞争对手的管理人员、经销商及代理商、下游用户等多方面进行实地调研,获得细分市场的运行情况,针对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核对汇总,形成我司对细分市场的全方位的监测及研究。

  报告目录

  第一章

  项目综述

  第一节

  研究目的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范围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结论

  第二章2006-2010年中国联轴器市场特征分析

  第一节

  中国联轴器市场规模特征

  一、2006-2010年中国联轴器市场供应规模

  二、2006-2010年中国联轴器市场销售规模

  第二节

  中国联轴器市场竞争特征分析

  一、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二、区域格局分析(华北、华中、华南、东北、西北、西南、华东)三、行业集中度分析

  四、渠道结构特征(直销、经销)五、产品结构特征(细分产品)六、行业进入壁垒及议价能力分析

  七、竞争因素综合评估

  第三章

  联轴器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联轴器市场规模特征

  一、2006-2010年中国联轴器市场供应规模

  二、2006-2010年中国联轴器市场销售规模

  第二节

  中国联轴器市场竞争特征分析

  一、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二、区域格局分析

  三、行业集中度分析

  四、渠道结构特征

  五、产品结构特征

  六、行业进入壁垒及议价能力分析

  七、竞争因素综合评估

  第四章

  联轴器标杆企业对标研究

  第一节XX一、发展历程

  二、联轴器产销情况(包括产品结构)三、联轴器业务发展运营模式

  四、联轴器业务扩展情况

  五、企业研发能力

  六、企业竞争优势

  七、企业经营战略及相关经营策略(包括广告宣传)八、企业未来发展预测

  第二节XX(同第一节)第三节XX第四节XX第五章

  中国联轴器行业进入策略及建议

  第一节

  中国联轴器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二节

  联轴器项目投资建议

  第五篇:中国饰品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饰品市场调查报告

  饰品,就是用来装饰的物品。在生活中,我们主要用来装饰居室、公共环境个人和汽车等方面。所以,饰品主要分为环境装饰、个人装饰和汽车装饰。

  饰品行业是从珠宝首饰、工艺礼品中分离出来的,综合形成的一个新型行业。在国际市场中,饰品的种类也是玲琅满目。饰界四大时尚之都,巴黎、纽约、米兰、伦敦以及亚洲的首尔、东京、香港等著名的国际饰品之都,每年的饰品交易总额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而在中国,人们对于时尚和美的追求也逐渐成为了生活的主旋律,从而促进了新时代中国饰界的无限商机。

  女人天性爱美,当拥有了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化的条件时,她们对美的追求也在不断的升华。据锦秋财智咨询数据统计显示,在中国,饰品的消费需求总人口为12.8亿,有明显饰品消费需求的女性从8岁—55岁,约5亿人。如此巨大的消费时尚,平均每人消费200元,总额就高达数百亿元。从市场需求上看,饰品消费群体存在一下几点消费倾向:对饰品的选择上,款式和价格起着决定作用;对饰品的购买,随机性很大。由此可见,饰品只要抓住女性爱美、追求时尚的心里,就很容易获得青睐。

  国内目前生产饰品的省份及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该地区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发展水平较高,目前广东有饰品企业和经营户4500多家,义乌有8800多家,青岛约4000家,散落在其它各地的饰品企业和经营户不计其数。广东、义乌、青岛是中国流行饰品的三大集聚地,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义乌已被中国轻工联

  命名为“中国流行饰品工贸之都”。

  在流行饰品市场中,主要的饰品可以分为合金饰品、水晶饰品、银质饰品、珍珠饰品和人工宝石等等。一般合金饰品指的是,用合金材料做的首饰品。由于其价格便宜,款式多样,是许多低消费群体的最爱。水晶饰品则是透明度高,晶石完好的石英晶体。在市场上,流通的水晶样式各种各样,颜色也不尽相同。更由于不同颜色的水晶具对人体具有不同的辅助医疗功效,博得了许多女性的青睐。近年来,时尚银饰异军突起,特别是2006年以来各地黄金白银疯狂涨价,创下自1981年以来的最高价,与黄金、铂金、K金饰品相比,时尚银饰价格低廉,更加符合年轻一族的消费特色。珍珠主要产自于中国浙江一带,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具有瑰丽色彩和高雅气质的珍珠,象征着健康、纯洁、富有和幸福,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喜爱。但由于珍珠

  材质的局限性,所以用珍珠做成的饰品款式并不丰富。但随着人们对时尚追求的不断发展,金银珠宝、半宝石、流行饰品等不同高档的装饰品将逐渐走向融合,形成珠宝饰品时尚化,流行饰品珠宝化的趋势。


推荐访问:中国艺术品市场定量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发展趋势 定量 艺术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