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河蟹养殖纤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2022-06-02 10:35: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近年来,河蟹池塘养殖发展较快,由于养殖规模和放养密度的不断扩大,从而造成池水过肥,水质恶化,有机物含量过高,导致河蟹纤毛虫病呈多发趋势。纤毛虫是河蟹养殖过程中常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死亡率极高,在河蟹的各个生育期均可造成危害。根据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在此记述了纤毛虫病的发病症状,分析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的一些措施,以期为各养殖生产者防止此病提供参考。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rab pond culture, stocking size and density of the culture continue to expand, resulting in water over fertilization, deterioration of water quality, too high organic content, resulting in multiple trends of disease crab ciliates. Ciliatesis a parasitic disease which often occurs during crab culture, the disease has extremely high mortality rate and can cause harm in various crab growth stages . According to recent years working experience, the author gave an account of ciliate disease symptoms, analyzed causes of morbidity and put forward a number of integrated control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disease which provided information for the aquaculture producers.

关键词:河蟹;纤毛虫病;诊断;防治技术

Key words: river crab;ciliates;diagnosis;preven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S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271-02

1病原

1.1 病原是纤毛动物门,缘毛目,固着亚目的许多种类,其中对河蟹养殖造成危害的纤毛虫种类有聚缩虫(Zoothamnuium),单缩虫(Carchesl'um sp),累枝虫(Epistylis sp),钟形虫(Vorticella),间腺虫及腹管虫(Gastrionauta sp),拟阿脑虫病等等,最常见的种类主要是聚缩虫和钟形虫,其次为单缩虫和累枝虫。

1.2 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虫体多成倒钟罩形,前端为口盘,其上有纤毛(固着类亚目)或吸盘(吸管虫类);后端有柄,都营附着生活,借以附着在河蟹的腮、头胸部及附肢及表壳处。聚缩虫和累枝虫为群体生活,钟虫为个体,有的可作伸缩运动(如聚缩虫、钟虫),有的不能(如累枝虫)。螺类,水草,水生昆虫以及鱼、虾、蟹都是这些纤毛虫的栖息场所。以细菌和其它微生物或寄主的表皮细胞的碎片为食,不直接侵害宿主的组织,而是以宿主作为附着生活的基地。

1.3 流行及危害。该病为蟹类养殖常见病,我国各地蟹类养殖区均有发生。流行期为4-5月,五月下旬最为严重,防治期为7-9月高温期。河蟹的各个生育期均可诱发此病,可危害其幼体、幼蟹、,成蟹及抱卵蟹。聚缩虫病常发生在黄蟹到绿蟹阶段,特别是性成熟2龄以上的成蟹上,主要寄生在蟹类的背部及腮部,死亡率可达100%;拟阿脑虫病感染亲蟹较为严重,幼体偶有感染,该虫多寄生与亲蟹残肢等伤口组织部,短期内,亲蟹的死亡率可达40%;也可在蟹卵上附着,与其营养共栖生活。是端毛轮幼虫随水流或附着有虫体的基质随水源及投喂的鲜活饵料进入养殖池内,即会快速繁殖起来,从而造成河蟹幼体的大量死。纤毛虫少量寄生时,对河蟹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大量寄生时可引起河蟹的死亡,并影响其商品价值。

2诊断

2.1 病症与病变。固着类纤毛虫在河蟹幼体上寄生时,常分布在幼体的头胸部,腹部等处,但很少见附肢上寄生者。一般情况下,感染强度为1-5个。蟹幼体正常活动受到影响,活动能力弱,体质下降,摄食量减少,呼吸受阻,蜕皮困难,严重者引起幼体的死亡。固着类纤毛虫在成蟹上寄生,多分布于关节,步足,腮部,背部,额部及附肢等处,影响其活动生长及其摄食,进而又导致更多的固着类纤毛虫的寄生。发病初期,个别病蟹匍匐在池边,不怕人,体表长有些许灰白絮状,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手摸病蟹体表和附肢有滑腻感,行动迟缓。随着病情的发展,病蟹食欲逐渐下降,甚至不食,蟹体消瘦,附肢无力行动迟缓,对外来刺激无反应。当大量寄生时,虫体几乎布满整个腮片,虫体间黏附许多污物,腮部粘液增多,严重影响其呼吸,继发细菌感染或病毒性感染,导致死亡。病蟹一般在黎明前死亡,死亡率一般为20%-30%,但严重感染时可高达100%。

2.2 显微镜诊断。镜检病蟹腮丝,可以看到虫体塞满蟹腮血管。心脏血液以及体表溃烂组织也可见许多纤毛虫体(拟阿脑虫病)。

3防治措施

3.1 彻底清塘,定期消毒。蟹池放养前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杀灭池内病原菌和敌害生物,每亩可用生石灰100千克清塘,消毒杀菌。

3.2 放养健康苗种。选择优质苗种时,观察苗种体质,观察颜色,看体重。幼蟹放养前,用20ppm硫酸锌溶液浸洗15分钟,或用0.67%的新洁尔灭药液浸浴30-40分钟,可杀死幼体身上的大部分虫体。

3.3 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池塘高密度精养或长期不换水的过肥塘水也是河蟹纤毛虫病的发病诱因。

3.4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优质饵料。养殖期间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洁,每月使用1-2次生石灰(每亩每米水深用20-30斤块灰)杀灭池中病原体。在其生长旺季每2-3天注入一次新水,每次注水30-40厘米,保持蟹池水质的“肥,活,爽”。其次投喂营养丰富且无纤毛虫来源的饵料(投饲量适量),加快河蟹生长发育,促进其及时蜕壳,增强蟹体的对纤毛虫病的免疫力。

3.5 不养殖2龄以上的性成熟的绿蟹。感染期会使地聚集在蟹体上的虫体越来越多,此时的河蟹不再蜕皮,蟹体负担加重,会导致河蟹快速死亡。

4治疗

4.1 轻度感染的蟹池一般通过加大换水量和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比例,促进蟹种早蜕壳,即可治愈,不必药物治疗。

4.2 中度、重度感染者除上述措施外,还需及时药物治疗:①已经附着虫体的蟹类用0.25毫克升的硫酸铜全池泼洒,鱼蟹混养池中忌用,河蟹蜕壳后,彻底换水。②幼体可采用0.5%-1.2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浴,2小时或全池泼洒福尔马林,使成25ppm,24小时后换水。③对发病的蟹池,也可全池可泼洒0.5ppm甲壳净或0.5ppm的硫酸锌。④纤毛虫病常用的全池泼洒的药物还有:孔雀石绿,池水药物浓度为0.2毫克/升或呋喃西林,池水药物浓度为1毫克/升,隔天一次,连续三次(治疗拟阿脑虫病);硝酸亚汞0.2毫克/升,鱼安0.8-1.0毫克/升等等(治疗腹管虫、间隙虫等)。

5注意事项

纤毛虫病易与“着毛病”,“水霉病”相混淆。三者的主要区别是:患纤毛虫病的河蟹体表固着许多白絮状,黄绿色或棕色的纤毛状物;着毛病为蟹体体表附着绿色水绵丝状物质;水霉病是灰白的棉絮状茵丝,茵丝末端有球状孢子或由孢子联成的黑色菌体。治疗着毛病选用的是0.7ppm的硫酸铜,次日换水。水霉病选用的是4%-5%的食盐水浸洗病蟹5分钟,再用5%的碘酒涂抹患处,也可全池泼洒10ppm的福尔马林。

参考文献:

[1]戴爱云,等.中国海洋蟹类[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2]赵乃刚,等.河蟹的人工繁育与增养殖[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黄琪琰.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问答[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洪明仕,等.淡水毛蟹在台湾[J].中国水产(台湾版),1992.

[5]孙颖民,等.海水鱼虾类养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127-136.


推荐访问:纤毛 河蟹 养殖 诊断 防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