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联合检诊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联合检诊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

2022-04-16 10:03:5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方案的通知》(政办发[2017]81号)和区医院委下发《厦门市医疗共同提建设实施方案》相关文件要求,在市卫计委领导的指导下,由该三甲医院为牵头医院,积极到全市区各乡镇街道卫生院启动医共体建设帮扶工作[1]。经过各乡镇街道卫生院走访帮扶调查了解,可见各院内设施陈旧,医疗水平非常有限,大多数院内有常规心电图检测设备,而不具备心脏超声设备。一旦常规心电图检测出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多数是依照患者临床症状判定疾病,行针对治疗,不确定性因素容易造成对病因分析不准确,且容易造成误诊,并且延误患者病情,耽误治疗时机。该文为探究两种检测方式检测效果差异,方便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见接收的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者41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41例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在该院入院治疗的患者中: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37~61岁,平均年龄(45.9±16.1)岁,体质量51~103 kg,平均体质量(82.3±30.7)kg,疾病种类分型:肺气肿16例,心肌炎8例,预激综合症3例,左室增厚12例,肥胖1例,心脏外伤1例。该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晓试验[2]。①纳入标准:非陈旧性心肌梗死;入院时无心肌梗死表现;无诊断禁忌者。②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神经功能缺损;心电检测未见异常Q波者。

1.2  方法

常規心电图检测:指导患者取平卧位,采取放松的状态,经十二导同步心电图机于低分贝环境下检测。走纸速度为20 mm/s,标准电压为10 mm/mV。检测前询问患者有无心肌梗死病史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如无心肌梗死病史且经检测可见Q波异常则纳入调查。该次心电图检测及心脏超声检测均由一人完成。选取的检测医生需具备5年以上心内科工作经验,主治医师,另选1名超声医师和心内科医师辅助。

心电组:心电图检测+临床指征查验确诊。①肺气肿:患者心电图检测Q波异常,经肺部听诊可闻呼吸困难及干湿啰音,心音远低,呼吸障碍可诊断为肺气肿。②心肌炎:经心电图检测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询问,表现为胸闷、胸痛,呕吐、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气急,伴病毒感染症状可诊断为心肌炎。③预激综合症:心电图检测可见心室率在200次/min左右。④肥胖:经心电图检测及临床观察未见异常,观其外形过于肥胖者。⑤心脏外伤:询问患者既往病史,有PCI或室壁瘤切除手术史者。

联合组: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测确诊疾病。以飞利浦超声仪(IU22),探头频率为2.5 MHz。指导患者取左卧位,联合2DE、M型、D型、CDF综合检查。以七切面法扫描患者心前区胸骨旁与心尖区,多切面扫查并观察各瓣膜和心肌改变情况。选择性测定IVS、LVPW、LVEDD、LAD、LAV、LAVI、LVEDV、LVESV、E波、DT、A波、D波、PAS等指标,确诊疾病。经联诊结果判断患者疾病分型,并与评价标准(1.3)确诊结果对比。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检测诊断后疾病诊断准确率差异。疾病确诊标准:①肺气肿[3]:经国家卫检委发布的《肺气肿诊断标准》确诊。患者经经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肺功能检查及CT/X线检查。②心肌炎:依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心肌炎诊断标准》确诊[4]。观察患者血常规、生化检查、心肌酶和MRI影响资料。③预激综合症:以卫检委发布的《预激综合症诊断标准》为标准,经心电图检查确诊[5]。④左室增厚:经《左室肥厚的超声心电图诊断标准》检测确诊。⑤肥胖:经人体测量学诊断NMI≥28 kg/m2为肥胖。⑥心脏外伤[6]:经《心脏外伤诊治标准》确诊。

1.4  统计方法

数据经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经[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联合组的疾病检出率高于心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异常Q波是心肌梗死的判断标准,但在心电图检查汇总也常存在非心肌梗死患者Q波异常现象。大多异常Q波是病理原因导致的,多为心脏病及心外疾病所致。常规心电图操作简单方便,但影响因素较多。故为降低疾病误诊率,临床多联合心脏超声检测患者心电[7]。

肺气肿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以X线和心电图检测为准。但肺气肿相关疑似病例较多,故需辅助心电图检查确定疾病[8]。经该次心电图检查可知,肺气肿所致Q波异常表现为:右胸导联可见QR波形,向下移动一个肋间隙再标记时V1、V2、V3导联恢复正常。但患者个性差异较大,单一检出率仅为26.83%,且不能观察相关具体指标,不利于其他疾病排除。联合心脏超声检测时如可见左室收缩功能异常、舒张功能不全或肺动脉高压,则可判断为肺心病前期。相关研究报道[9]心电图联合心脏超声用于肺心病诊断,可反应右房室肥大,心脏系统损害,检出率好于常规心电图检测。该文见联合检出率为36.59%,显著高于心电检26.83%,差异清晰可见。如临床经联合检测确诊肺心病,可予0.025%异丙托溴铵水溶液加0.9%NS雾化吸入治疗。若病情严重可静脉滴注氨茶碱500~700 mg。

预激综合征是因房室传导异常导致的临床症状,诊断多以来于心电图及临床表现,多无器质性心脏病,心脏超声可用于鉴别诊断[10]。预激综合征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可见I、aVL导联出现非心肌梗死型Q波,部分患者可见P-R间期缩短。王媛媛报道[12],经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查预激综合症未见明显异常。而在无症状预激综合征相关报道中提出[6],以心脏超声联合心电图检测无症状预激综合征者,可见左室射血功能及舒张功能存在明显障碍,利于疾病确诊。经该次研讨可见,联合检测疾病检出率为7.32%,显著高于心电图组2.44%,组间差异清晰可见。故如遇类似病例如临床确诊存疑,可建议以心脏超声复检。

轻度心肌炎心电图表现并不明显[11]。该次心肌炎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可见胸前导联Q波异常,偶有患者伴ST段抬高。但临床心肌炎以心电图检测误诊率较高,难以明确病因。且经心电超声检查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左室收缩功能异常,舒张功能不全。故以心电图联合超声检查可依照患者IVS、LVPW、LVEDD等指标客观评价患者心脏扩张情况,心功能改变情况,既而判断疾病程度,给予针对性治疗。该文探究中可见心肌炎联合检出率为17.07%,显著高于心电组12.2%,差异较大。而王媛媛报道[12]称,联合检测用于心肌炎患者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检测,见检出率仅1.58%。或与该文选取病例随机性有关。相关研究人也曾报道[8]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见病程≤30个月患者检出率50%,>4个月检出率占37.5%。若以临床联检确诊为心肌炎可予激素疗法、氢化考地松或地塞米松静脉给药。

关于肥厚性心脏病的误诊率较高,故常以心电图检测患者心脏情况[12]。该次经心电图检测可见患者左心室II、III、aVF、V5/V6导联表面存在Q波异常,Q波深而不宽,ST-T及R波均未有改变。且部分患者也存在窦性心律,前臂异常Qs波等表现。但经心电检测无明确诊断标准。故经心脏超声检测,可在观察LVM上升,MSA扩大的基础上判定具体疾病。且经心脏超声,还能够观察主动脉情况及心尖心肌情况,可细化常规心电图对心脏结构诊断不足的缺点。故该次联合检测左室增厚检出率为29.27%,显著高于心电组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关研究[5]在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联合检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中也提出,联合检测可提升左室增厚检出率。若臨床确诊可予卡托普利等预防心衰药物对症治疗。

肥胖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测可见II、III、aVFQ波异常,吸气后屏气时异常消失。故单一心电检查漏诊率较高,结合心脏超声检查可降低误诊,提升检测准确度。但当前尚未有相关研究,肥胖相关数据搜集难度较高,故尚无数据对比。

心脏外伤即有PIC或室壁瘤术史患者。经心电图检测可见Q波变窄。且心脏外伤也包括肺栓塞,电解质紊乱、急性胰腺炎等。经心电图检测均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非特异性ST-T段改变,不同程度左束支组织,右胸导联T波导致,心电轴左偏或右偏,肺性P波。但单纯心电图检测疑似病较多,无法确诊。联合心脏超声检测可见不同程度心功能退减,右室增大,肺动脉高压等具体指征,便于疾病确诊。故心脏外伤也为误诊的重点,易出现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表现。但该次因病例抽取存在随机性,故心脏外伤病例抽取并不多,故不赘述。当前仅王媛媛等[12]与该文试验中可见联合检测可提升检出率。且该次试验探究见心脏外伤也为异常Q波发生因素。故建议医者确诊前询问患者是否接受过大型手术。

综上所述,为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患者确诊疾病,可选用心电图联合心脏超声联合检测,检测效率高。但本人在医联体建设帮扶工作中发现,基层医院多以心电图联合临床指征确诊疾病,误诊率高,诊治不规范。故建议基层医院引进心脏超声设备,完善院内医疗设备,提升医院医疗水平,积极与上级医院接轨。如有诊断不明确病例,需及时建议其转诊,避免延误病情。因研究时间有限故该文样本量选取较少,相关数据存在些许误差。日后本人定将丰富样本量,完善相关探究。

[参考文献]

[1]  吴秀英. 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联合检诊非心梗异常Q波的临床价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1(2):149-150.

[2]  刘爱华.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诊非心梗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 32(3):87-88.

[3]  谭宏梅. 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 2016, 22(33):82-83.

[4]  范红芬.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诊断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疾病评估的应用价值[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7(s1):263-264.

[5]  付虹. 心電图联合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2):50.

[6]  刘爱华.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诊非心梗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 32(3):87-88.

[7]  黄艳红, 由秀, 杨亚峰,等.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17):3453-3454.

[8]  阎振红,朱芳,丁明岩,等.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6, 13(11):48-51.

[9]  刘喆.心脏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14):2626-2627.

[10]  马广志.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对比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8):162-163.

[11]  张亚斌, 徐国萍, 张亚莉. 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联合检诊非心梗异常Q波的临床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 9(18):25-26.

[12]  王媛媛, 亓云玲,等.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联合检诊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 8(6):736-738.

(收稿日期:2019-01-24)


推荐访问:心肌梗死 心电图 超声 心脏 异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