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及产后糖尿病的规范管理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妊娠期及产后糖尿病的规范管理

2022-03-28 09:44:47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 目的 探析对妊娠期及产后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将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对孕妇采用妊娠期及产后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孕妇的产检次数、剖宫产几率、并发症发生几率、新生儿评分、早产几率、围产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孕妇及围产儿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14,8.257,χ2=8.325,10.587,10.364,10.361,12.648,P<0.05)。结论 对妊娠期及产后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围产儿结局,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妊娠期;产后;糖尿病;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a)-0010-02

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高,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孕妇中,超过80%孕妇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患者常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胎儿过大、体重降低、羊水过多、外阴瘙痒、胎儿为巨大儿、畸形儿等。因此,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加强孕妇血糖管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是十分有必要的。为进一步探析对妊娠期及产后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该文选取该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纳入该次研究之中,并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该研究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孕妇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为39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26.39±4.48)岁;治疗组:年龄24~36岁,平均(27.01±4.15)岁。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孕妇均属于单胎妊娠。全部孕妇经临床检查确诊[3-4]。排除具有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性病变孕妇。排除具有原发性高血压、代谢性疾病孕妇。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时的宣传教育等。

治疗组实施妊娠期及产后规范管理。妊娠期:①组织管理。设立专门妊娠期糖尿病产检部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专业化管理,了解孕妇临床资料,进行产前登记,实施个性化专案管理。指导孕妇定期来院产检,根据孕妇具体表现,调整孕妇管理方案,对未能及时来院体检的孕妇展开电话随访。检测孕妇肾功能、血尿常规、定期实施眼底检查,检测泌尿系统感染情况,记录孕妇血白蛋白胎儿羊水量、胎盘功能等情况。②饮食管理。了解孕妇的日常血糖水平、体质量指数、孕周、每日日活动量、体重增长速度、个人饮食习惯等,制定科学化、合理化、个性化饮食方案。控制脂肪占比20%~25%、碳水化合物占比55%~60%、蛋白质占比15%~20%,同时,根据每日6餐的比例进行能量分配,其中早餐占比15%,早点占比10%,午餐占比30%,午点占比10%,晚餐占比25%,晚点占比10%,观察孕妇每周体重增长速率,适当调整相应的营养物质比例,尽量多食用新鲜蔬菜,加强维生素、微量元素、无机盐等的补充,避免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胎儿健康发育。③血糖管理。指导孕妇通过微量血糖仪进行血糖水平自我检测,对于血糖不稳、控制效果不良、胰岛素治疗孕妇等进行每次检测,检测频率控制为7次/d,通常为每餐前0.5 h、每餐后2 h、夜间进行血糖测量。针对血糖稳定、控制效果较好的孕妇,可采用血糖轮廓试验加以控制,试验频率1次/周。对于未采用胰岛素控制的孕妇,可每周监测1~2次血糖,严格实施血糖管理。④知识管理。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及家属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详细讲解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帮助孕妇正确认识该病症,提高自我监测血糖水平的能力,鼓励孕妇积极展开血糖控制治疗,改善孕妇预后。⑤运动管理。护理人员应指导孕妇展开适当运动锻炼,进行运动强度适宜的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散步等,叮嘱家属陪伴孕妇身边,随身携带补充能量小食品,保持运动频率3~4次/周,30 min/次。孕妇应以轻微疲劳感、心率微加快、稍作休息即可恢复的运动感受为最佳。产后:产后血糖监测:对产后孕妇进行每日空腹血糖监测,孕后6周时,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筛查,检测孕妇糖化血红蛋白,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水平。生活方式管理:改变生活方式可有效控制产后孕妇的血糖值,同样地,根据产妇个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营养计划。对于母乳喂养的孕妇,控制热量总水平摄入为113~125 kJ/(kg·d),非母乳喂养的孕妇,热量总水平摄入为104.6 kJ/(kg·d),多食用豆类、水果、谷类、全麦面包等,减少高油高脂高糖食物进食,坚持适当运动。产后避孕:产后避孕属于产后血糖控制的一个方面,可降低产后高血糖发生风险,避孕方法包括避孕药物、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等避孕方法,同时,相关研究指出,产后母乳喂养可增加孕妇体内糖的消耗,減少高血糖发生,避免产后肥胖,有效降低孕妇产后血糖水平,临床价值较高[5]。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孕妇的产检次数、剖宫产几率、并发症发生几率,比较两组新生儿评分、早产几率、围产儿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分别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检次数、剖宫产几率、并发症发生几率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评分、早产几率、围产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社会环境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长,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逐年增高。妊娠前即确诊为糖尿病的孕妇,临床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而妊娠前具有潜在性糖耐量降低或妊娠前未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则被称之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病原因包括孕期肾小球过滤率提高、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管糖再吸收率无法随之加大、胎儿摄取葡萄糖量增加、孕激素以及雌激素作用等。对孕妇加强妊娠期及产后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保证孕妇营养摄取充足,提高孕妇及家属对妊娠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展开合理的运动锻炼,进行科学的血糖控制,减少孕妇并发生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该研究中,治疗组孕妇及新生儿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孕妇并发证发生率7.69%,对照组30.77%,这与相关学者[6]的研究中,研究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7.7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及产后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静,崔浏阳.产后护理管理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结局的改善作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3):188-190.

[2] MCMILLAN B,EASTON K,GOYDER E,本刊编辑部.降低曾患妊娠期糖尿病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探索初级保健技术潜力的定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學,2018,21(12):1391.

[3] 许冰蕊,许冰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前综合干预及产后随访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7):151-153.

[4] 刘晓妮,王倩,张丽红.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再发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57-59.

[5] 余银芝.产后护理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4):4608-4609.

[6] 袁伟霞,董玉楠,黎燕红.产后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7,8(5):74-76.

(收稿日期:2018-07-05)


推荐访问:产后 糖尿病 妊娠期 规范 管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