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2022-01-07 11:10:39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为落实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市委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巡回检查四组在渝东北各镇、乡、村巡回检查时,就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进行了专门调研。

一、村级党组织现状

村支委一般设置实职干部3人: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1人,文书1人。支部书记工作补贴每月只有450元左右,文书(包括副支书)只有360元左右。新形势下,我市村支两委要落实“三项制度”、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与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排解民忧、化解民怨,同时还要考虑全村发展规划,引领全村农民发展致富等等工作。因此,村干部工作特别繁杂,非常辛苦,但他们的收入却很低,相关保障体系也极其不完善。

二、村级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村支委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层次普遍偏低,能力相对偏低

有不少的老干部仅有小学文化,甚至连小学都未毕业。还有一部分村干部年龄在55岁,甚至超过60岁,行动不便,耳不聪,目不明。原因:1.由于劳务输出,村里有文化的、能干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去了。以前有个“993861部队”的说法,就是说常在农村的基本上是老人、妇女和孩子,现在情况是大都只有老人和孩子了。

2.村支委干部经济待遇太低,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又跟不上,导致岗位不能吸引年轻人。

(二)不少村干部“混日子”的思想严重

有的村支委班干部抓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社会管理比较有经验,但市场经济下抓发展则能力普遍偏弱,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状况。但却认

为,我为党工作了几十年,眼看就快到点了,虽然不怎么做事,但却不愿意退下来。

自身缺乏权威和组织领导能力,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问题,如村庄整治、全村的经济发展、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等问题,认识不够,研究不透,或者根本就没有心思琢磨探索。更谈不上关心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锻炼,把主要精力和热情放在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缺乏远见和责任意识。

(三)制度不健全或者评估考核不逗硬

1.新形势下农村管理模式有非常大的变化,相关的配套制度有滞后之嫌。

2.虽然每个村都有规章制度。但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党内、群众和社会并举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完善。

3.镇、乡在对村支委干部进行考评时,因为对村支委干部诸如“政治没奔头、工作没搞头、退休没想头”等一些很现实的难题也颇感无奈而手下留情,导致评估考核不逗硬。

(四)对村的经济发展无规划,思路不清晰

由于受文化层度的局限,懂科技知识,再加之地处偏僻的山村,视野不够开阔,因而不少村支两委干部很难接受新事物、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可能对本村的发展做深入的调研,就如何创新发展集体经济、整合本村资源理清思路,制订切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规划。

(五)对村级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有的村干部认为抓基层组织建设是虚,抓经济建设是实。有的虽然对基层班子重要性认识明确,但缺乏理论指导与党性修养,对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够,没有能力实施班子建设。

(六)阵地建设滞后,开展活动难

强化基层党建明确提出了“有人理事、有钱办事、有阵地议事、有制度管事”的保障机制。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国家财政拨款太少,农村现目前自身造血功能又非常之差,导致很多个村仍然未能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非常难于开展活动,出现虽然有人、有制度,但既无地方议事,也无钱办事的状况。

(七)部分村干部有优亲厚友、徇私舞弊的现象

一些村干部在落实惠民政策中,不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是以公道之心主持村级事务,而是首先想到自己和亲友,在低保评定、直补面积、救灾救济等方面存在“暗箱操作”现象;还有一些村干部以自己有能力争取项目和资金为由,自己或者直接委托亲友从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拒绝接受群众监督;更有甚者,无视法律法规,贪污截留,套取国家资金,等等。正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些现象虽是少数,却使民怨民愤极大。

(八)缺乏有效手段解决基础设施和发展问题,满意率不高

对于村民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建设基础设施、解决资金“瓶颈”、培育支柱产业等呼声,村里根本无力解决,县、乡(镇)两级也无法在短时间内“面面俱到”,尽予解决。面对这类问题,虽然给予了解释说明,但群众还是不满意,觉得“问题没解决,干部没能力”。

(九)村干部待遇低、任务重,工作与生活之间存在矛盾

落实“三项制度”,全天接访、入户走访、定期反馈,高达上百项的记录事项显得过多过细,工作效率难以提高,这就要求村干部近乎“全脱产”地投入工作之中,履行职能职责。而村支两委每年仅3000元办公经费,扣除接待、党员群众会议开支,已所剩无几,村“三职”干部每年的补助也极其有限,无法靠其维持家庭生计。这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需要在政策上协调解决。

(十)相当部分乡镇指导督促不够

相当部分乡镇,尤其是乡镇党委书记只重视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党建和“三项制度”等“软指标”则认为是“花架子”,费力不讨好,党建“主业”意识不足,依然没有认识到落实“三项制度”是夯实基层组织、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根本性举措。这类乡镇常常是停留于文件贯彻文件、会议贯彻会议,驻村干部亦习惯于电话“遥控指挥”,不深入农户,不亲身实践,不带头示范,对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闻不问,不指导,不督促。对存在的问题,即使知道,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敷衍塞责。

三、对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班子选拔,强化有人理事

针对农村党员发展难、村干部选拔难、新农村建设缺人才的问题,要在严格选任标准的基础上,创新选拔机制,拓宽选任渠道,培养后备力量,选优配强村支两委班子。

1.严格选任标准,创新选拔机制

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村支委干部首先应该党性强、作风正,其次还应该是带头致富的能人。选拔的人要有围绕全村经济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全村经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要严格选任标准,加大公推直选和村干部跨村任职力度。如奉节县在选拔干部时,除注重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外,要求村支部书记必须达到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年龄40岁左右;村两委班子中必须配有l至2名35岁左右、高中(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青年干部,以此改善村级班子的整体结构。巫溪县针对少数村存在的村支两委班子不团结、村社干部作风不实、存在腐败现象、财务管理不善、村务公开不落实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共清理整顿“难点村”11个,严格标准,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强化了领导班子建设。

要创新选拔机制,立足选用管激,强化村级班子建设。如城口县实行“一推三选”制度,建立农村乡土人才库,为新农村建设聚集人才。一推即召开户主会议“海推”优秀村民,在乡镇、村范围内张榜公布、宣传表彰。三选即选入党积极分子、选村级后备干部、选乡土人才,聘请名誉村官。通过一推三选的方式,1 88个行政村共推荐优秀村民2151人,从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839人、村级后备干部698人、农村乡土人才1362人,聘请名誉村官232名。奉节县有1930名农村年轻致富能人被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772名党员被培养成了致富能人,456名致富能人党员被充实到村干部或后备干部队伍,保证了每个村有1至2名后备干部的储备。巫山县完善“两推一选”制度,25个乡镇的17个村党支部实行了村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两坪乡朝元村从产业发展较好的石龙村公选了一名党员担任村支部书记,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2.拓宽选任渠道,培养后备力量

(1)打破身份、行业、地域界限,从带头创业致富能力强的返乡务工优秀青年、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中选拔群众威望高优秀党员担任村干部。如巫山县当阳乡6个行政村中有22名致富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占“两委”班子职数的9 1%。全乡“四职”干部平均年龄在34.2岁,四十岁以下的干部18人,占四职干部的75%。

(2)从县级部门、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物色政治可靠、上进心强的青年干部,选派到村担任党建指导员,加强对党建的指导。如巫山县建立以城补乡的基层干部人才选用机制。认真实施“三万行动”,选派了308名机关干部驻村(其中县级机关干部51名)、230名专业技术人员支农支教支医、155名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并配套出台了《巫山县驻村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巫山县“三支”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巫山县大学生到村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和《巫山县大学生到村工作考核办法》,按照每人每月300元标准,县财政预算110万元,对驻村干部进行差旅费和伙食补贴。

(二)加强干部培训,强化有力办事

注重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建立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村支两委干部虽然不需要太高深的专业知识,但要真正适合农村工作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同志。此外,由于惠民政策的调整变化,农业知识的不断更新等原因,需要对村支委干部定期进行专门的培训。

1.派出去不如请进来。由于每个镇、乡都涉及几十名甚至上百名村支两委干部,如果采用派出去的办法,不管是经费还是人力都不现实,因而请进来是比较科学的方法。建议市委、县委组织部定期进行专题调研后,再根据调研情况选派教师到各镇、乡集中对村支两委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加强乡镇党校的作用,最好配备一名专职教师。培训的理论性不能太强,应该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将培训内容通俗化、本土化。要针对广大的村支委干部最需要掌握的相关政策知识与技术技能培训,让他们能够马上学以致用。

3.加强对村官的培养。现在的村官,由于在村工作时间太短,可能使村里百姓和他们自己都会产生一种临时的感觉。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融入村这个集体,

广大村民也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从心里将他们接纳。因此,对村官培养目标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他们的未来预先基本定位了,才能使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干部待遇,强化激励保障

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抓基础、打基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要求。因此,对那些责任心不强、不作为的村支委干部一定要严肃处理,对软弱涣散、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的村级党组织一定要加强整顿。但是,提高干部待遇,在身份不改、户口不变的前提下,怎么让他们不为生计忧愁,有精力办事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我们曾问过村干部,多少补贴比较合适,他们认为现在每月1200元左右比较合适。这样至少可以让他们有底气管事,有精力办事,通过努力为党工作能够做到养家糊口。

要解决好村支委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要探索建立村支委干部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机制。将村支委干部的相关待遇问题不仅仅纳入县财政预算,还应该纳入市(或中央)财政预算,统筹考虑。

此外,可以探索建立优秀村支委干部选拔任用,享受公务员待遇的激励导向机制。对个别特别优秀,对村级党组织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村支委干部,不能做好做差一个样,应该让他们有机会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

(四)加强阵地建设,强化有地议事

1.加大对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的投入,采用多种形式配足、配齐相关设施设备,至少让村支委干部有地方议事和办事。

2.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拨发经费,不能在阵地建设投入上搞一刀切。比如四五千人的大村与只有一千人左右的小村,或地处平坦与地处山区,仅仅在修村委会院坝这一件事情上,经费的使用就会有非常大的差异。

(五)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考核

1.建立健全村“两委”工作制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即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

开、实施结果公开。建立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村干部实绩考评办法,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选拔奖惩挂钩。

2.村一级设立纪检员,聘请大学生村官担任纪检监督小组组长,加大监督力度,避免村干部管理出现“真空”。

3.明确落实责任到人。乡、镇在进行考评时要严格按照量化考核制度,公平、公正地对村支委干部进行考核评估。要严格考核制度,对软弱涣散的村级党组织要立即进行整顿,必须做到能上能下。以切实增强其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4.在制订相关制度时,要充分考虑村支委干部的待遇很低,而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现状,制订村支委干部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切实可行的考评制度或量化考核管理办法。

(六)加强城乡对接,强化结对帮扶

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巡回检查过程中,我们调研发现,开展机关党组织与村级党组织的结对帮扶活动对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举措。通过“一帮一”、“一帮多”等各种形式,让城区机关去帮助和扶持农村脱贫致富。当然,在调研中也发现,有的城区机关党组织虽然与村签订了相关协议,但只是走走过场,并没有真正尽到帮与扶的责任。因此,建议探索建立包括对城区机关党组织考评在内的城乡帮扶结对长效机制。


推荐访问:村级党组织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村级 调研报告 党组织建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