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CT影像鉴别体会
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文章内容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CT影像鉴别体会

2022-04-03 10:08:27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CT与传统的放射诊断技术相比能直接、客观地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结构,临床对胰腺疾病的诊断水平也明显提高,特别是对于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了提高胰腺疾病的诊断水平,笔者收集根据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21例胰腺癌及17例慢性胰腺炎的CT资料,对多个CT征象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胰腺癌:男16例,女5例,发病年龄38~73岁,主要症状与体征:上腹不适,疼痛,乏力,呕吐,其中胰头癌患者除上述症状外,常有无痛性黄疸进行性加重。

慢性胰腺炎:男11例,女6例,发病年龄22~70岁,主要症状与体征:上腹疼痛,消瘦,脂肪痢,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剧烈腹痛。

1.2 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Somatom Plus B30B及GE CT/e螺旋CT扫描机。全部病例均进行了平扫与增强扫描,层厚5 mm,间距5 mm。

2 结果

2.1 胰腺癌异常CT表现

2.1.1 胰腺内异常CT表现 ①病变区胰腺肿大,形成肿块,表现为病变区前后径增大与局限性超出临近正常胰腺3 mm以上的隆起,具有此类表现者17例癌肿多发生于胰头区;②病变区密度异常:平扫病变区表现等密度、低密度、低与等混杂密度和更低密度的液化坏死灶。增强扫描绝大多数病灶显示为轻度强化,呈等密度、低密度、低与等混杂密度和更低密度的液化坏死灶,与正常胰组织相较多呈低密度改变;③胰管扩张较多,扩张的胰管位于肿块的胰尾侧。

2.1.2 胰腺外异常CT表现 ①胰周周脂肪层模糊,14例胰周大血管模糊14例,肠系膜上动脉癌栓形成1例;②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增大;本组中胰头肿大伴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增大14例;总管扩张,大多数呈突然截断;③转移性病变:胰周与大血管旁淋巴结肿大5例,肝脏转移2例,腹水2例。

2.2 慢性胰腺炎异常CT表现

2.2.1 慢性胰腺炎的胰内异常CT表现 ①病变区体积:慢性胰腺炎病变区体积增大8例,其中弥漫性增大2例,局限性增大6例,正常大小3例,萎缩6例。病变区密度:平扫可呈等、低、低与等混杂密度和高密度的钙化灶,炎组中显示钙化者5例。特别是弥漫、分散、沿胰管走行分布的钙化具有特征性,是诊断慢性胰腺炎的重要依据;②胰管扩张与胰腺囊肿:炎组显示胰管扩张5例,其中可见扩张胰管贯通病变者4例:显示假性囊肿者3例。

2.2.2 慢性胰腺炎的胰外异常CT表现 ①胰周脂肪模糊5例;②肝内外胆管扩张2例,胆总管逐渐变细中断2例。

3 讨论 

3.1 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异常CT表现对照分析

3.1.1 胰腺内异常CT表现对照 ①病变区体积:癌组病变区体积增大形成肿块,肿块近似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多不规整,与正常胰腺组织分界不清,此为肿瘤不规则生长,向周围浸润的结果,而炎组体积可以增大、正常或缩小,取决与胰腺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水肿或腺泡萎缩的程度。病变区增大癌组明显高于炎组;②病变区密度:炎组钙化灶占29%,特别是弥漫、沿胰管走向的钙化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依据。增强后CT扫描所见病变区显示等、低、低与等混杂密度和更低密度的液化坏死灶密度的频率,炎组明显低于癌组,胰管扩张与假性囊肿:癌组扩张的胰管为病变区阻塞胰尾侧,而炎组扩张的胰管贯通病变,癌组假性囊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炎组。

3.1.2 胰腺外异常CT表现对照 ①胰周脂肪层模糊或胰周大血管模糊,癌组明显高于炎组;②肝内外胆管扩张与扩张的胆总管突然截断,癌组中大多有此表现,而炎组中扩张的胆总管逐渐变细中断,无突然截断征象,此征象为胰头癌的特征表现,具有诊断价值;③转移性病变,只有癌组出现此征象,如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肝转移,腹水等,有无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具有重大的诊断价值。

诊断与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疾病中最常见的两种疾病,对于它们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只要CT扫描技术正确,参照上述CT表现特点,结合临床,一般诊断准确率高。对于少数不典型病例可进行腹部B超或细针穿刺活检等技术联合运用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即使用多排CT(MDCT)机,显示<1 cm的胰腺癌仍然十分困难。所以CT表现无异常仍不能完全排除胰腺癌的存在。


推荐访问:胰腺炎 鉴别 胰腺癌 影像 体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