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工作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文章内容

浅谈如何在工作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022-03-17 10:40:25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小学生德育教育迈上新台阶。目前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教育,我们要拓宽德育教育的宽度和深度,突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寻求有利环境,提升德育教育的功能。本文从目前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入手,探析下一步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在学校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做人。低年级的学生约束力差,生活能力差、思想单纯、但可塑性极强。好习惯要从小培养,所以,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素养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每个小学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下面就低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多了解

一个班主任想要把工作做好,就必须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每接一个班,我都会和学生聊天,谈心,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情况、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特长和爱好等。农村山区的许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或者来自单亲家庭,这导致他们自小缺失家庭教育和亲人的关怀。了解到这种情况,我从生活上、学习上对他们进行无微不至地关心和帮助。我常常把积攒下来的旧衣服送给他们,中午有的学生离家远,我叫他们和我一起吃午饭。时间长了,学生对我没有了最初的胆怯,心里渐渐信任我了,也愿意和我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了。渐渐地,学生对我这个大朋友一样的班主任产生了一种崇敬之情。有的学生偶尔犯了错,我会给他足够的时间去自己反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再进行说服教育,让他彻底改正错误。

二、多倾听

关爱学生,就要倾听学生的心声,欣赏学生,与学生和谐共处!越是年龄小的学生越喜欢在教师面前打“小报告”, 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使然: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甚至发掘他人的缺点或错误以表现自己比别人优秀,但也不排除出于对犯错者或其行为的厌恶,希望教师出面制止。对此,首先,我们要教育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汇报的都是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所以根本不予理睬。可从学生们反映的这些小事中也许能发现出一些大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异思想情绪有很大的波动,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疏导,避免对生活和学习造成影响。有的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我们要及时处理,不然,这种坏的习惯将会伴随学生的一生。

三、多观察

学习不应该仅仅限于课堂上,课外活动等各种途径也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只要平时留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和反映,就可以更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外观察是一种比较好的途径。在课外,学生并不像在课堂上那么拘谨,相对状态比较放松,他们的内心世界会显示得淋漓尽致,我们在这样一种自然状态中进行观察,可以获得更生动而真实的材料。

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当看到低年级的小朋友弯腰去捡废纸的时候,我们不应该视而不见,虽然这是很微小的一件事,但我们可以在其他学生面前提出来表扬他,这样做不但使这个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也给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如果我们对学生做好事不闻不问,长此以往,学生的心里也会有好坏之分,觉得做了与不做结果是一样的。所以,好的习惯就是在一朝一夕、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起来的。

四、多联系

家庭是儿童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如果要教育好学生,我们先要了解学生,于是,经常和学生家庭联系,和家长互相沟通就成了了解、熟悉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家访前,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家庭情况的不同,制定家访计划,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我们的家访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去家访时,我们要充分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一起研究、商量教育学生的心态,在双方取得对学生一致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怎么能让学生取得进步。

家长会目前是学校和家庭取得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是向家长介绍本班的教育工作情况以及打算,向家长提出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意见。家长会可以形式多样,可以组织家庭对学生的教育进行座谈、编排课本剧等丰富的形式进行,家长会必须要做到目标明确、充分准备,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间,以利于大多数家长能出席会议。在家长会上,教师要想办法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选取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工作的家长带头发言交流。

五、多关爱

每个人都渴望被人赏识,尤其是正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赏识特别重要。教师一般喜欢在学校表现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这是人之常情。但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一个班上难免会有学习成绩差、自控能力差、生活习惯差的学生。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学生就成了每个教师面临的难题。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应该真正去关爱他们,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学生,用放大镜看他们身上的优点,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给他们以爱心和耐心、恒心。教师要给学生父母般无微不至的关怀,欣赏他们的优点,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教师要想各种办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荣誉感。对他们行为上的过错,教师教师要给以耐心和细心,从心灵深处去打动他们,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能放弃一个学生。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只要全心全力地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感动是最好的动力,学生一旦从心里感激老师,就会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


推荐访问:浅谈 在工作中 思想品德 渗透 教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