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教学设计和导学案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教学设计和导学案

2022-07-12 09:00: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教学设计

 《 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是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的学习活动之一。要求采访有关人物,了解家乡的人、物、历史、习俗等,并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写一篇 《家乡人物(风物)志》。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了解访谈相关知识,掌握访谈的语言特点,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学习做访谈并撰写人物(风物)志,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收集家乡历史掌故,了解家乡优秀历史人物,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了解家乡优秀历史人物,分析这些历史人物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访谈相关知识,学习做访谈并撰写人物(风物)志。

 2. 收集家乡历史掌故,了解家乡优秀历史人物,分析这些历史人物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家乡的历史的故事。

 2.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家乡的历史的人物。

 3.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访谈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居住的家乡有着各类人物、多样景致和独特习俗,承载着我们丰富的记忆与情感。也许某个人物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也许某幢建筑有着不朽的价值,也许某个物件有着特殊的来历,这些都值得我们寻访探究。

 二、访谈

 1. 访谈法的含义

 访谈法是指调查员同调查对象接触,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收集资料的方法。是“访”与“谈”的结合,“访”有调查、探询之意。

 访谈录是访谈员根据调查的需要,以口头形式,向被访者提出生活中需要对新闻人物、商业人物、科研人员等进行采访,以帮助了解情况、获取信息、推广经验等,这样写出的文章叫访谈录。它是新闻体裁的一种,是以访谈形式报道新闻人物的一种体式。

 2. 访谈的类型 (1)根据调查员同调查对象的接触方式,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则是借助某种通信工具进行的访谈。在我国的实际调查中,当面访谈是访谈的主要方式,也有一些调查公司使用电话进行访谈。

 (2)访谈有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之分。

 结构性访谈是按照事先制定的调查提纲进行,在调查中对问题的解释和说明也是标准的。因此,结构性访谈的特点是比较规范。非结构性访谈没有事先制定的较详细的提纲,只有访谈题目或它所涉及的几个方面。调查员只就调查的主题提一些笼统的问题,求得调查对象的回答,甚至有些问题是在访谈中形成的,访谈随着情况的发展深人下去。非结构性访谈适用于事先对调查主题知之不多,或希望深人了解调查对象的情况。相比而言,这样的访谈得到的资料比较具体、细致、全面,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

 (3)按内容分为新闻访谈、商业访谈、科技访谈、军事访谈等;按形式大致分为当面访谈、电话访谈、网络访谈等。

 3.访谈的准备及技巧 访谈是调查员同调查对象面对面互动的过程,双方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访谈的进程与结果。

 因此,要想得到满意的结果,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并在访谈中讲究访谈技巧。这包括:

 (1)访谈前要尽量做好准备工作,对访谈的主题及它所包含、涉及的问题作尽可能充分的思考,以备向调查对象提出所要了解的问题。

 (2)事先通知调查对象,约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

 (3)尽可能多地了解调查对象的身份、生活背最及其与所调查问题的关系等情况,以使访谈时发问得体。

 (4)一般来说要提前到场,在约定的地点等候调查对象;如果去调查对象的家庭或工作地点则要准时。(5)从调查对象手中操办的、关心的事情谈起,逐渐引入正题,以与调查对象建立起良好关系。

 (6)从简单问题入手,启发调查对象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7)控制话题,避免谈话离题太远。在对方谈话离题时,要善意地、巧妙地扭转他的话题。

 (8)在整个访谈过程中始终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尊敬调查对象。注意使用合适的谈话方式,包括姿势、语气、表情,使对方觉得调查员是在认真听他讲话。

 (9)对重要问题可以.用不同方式重复提问,重复对方关于此问题的回答,看其是否肯定此说法。

 (10)调查员应对所问问题持中立态度,不能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也不能作引导性提问。

 (11)经调查对象同意后进行记录。

 三、志

 “志” 是记述、记载的意思。如地方志,就是如实记载某一地方历史的书或文章。记述的人物,既可以是历史名人,也可以是有一技之长或有独特经历的普通人;风物,既可以是家乡的建筑、特产、老物件,也可以是传统习俗等。

 “志”的表述方式以叙述和说明为主,语言力求准确、平实、简明,在记述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对家乡的思考与情感。

 人物志:人物生平、主要事迹、重要贡献、社会影响。

 风物志:写作事由、风物渊源、特色风貌、文化价值。

 四、写作指导:

 1. 活动提示:

 (1)访谈之前要作充分准备。可以查阅相关材料,也可实地考察风景名胜、建筑设施,或走访本地博物馆和档案馆等。先要了解采写的对象,确定访谈的主题(如家乡名称的来历和演变、家乡的历史传说等),然后拟定访谈提纲,根据访谈主题选定合适的访谈对象并征得对方同意。

 (2)访谈中提出问题应具体明确,切忌笼统、含糊不清。可将问答变为交谈,使访谈气氛融洽-些。交流中要注意倾听受访人的看法,随时给予积极回应。访谈结束后要及时整理访谈记录,整合访谈内容,为“志” 的写作准备好基础

 材料。

 (3)撰写“志”要突出家乡特色。记述人物,要写清楚人物的生平、主要事迹,突出他对家乡的贡献或影响。记述风物,要写清楚其来源、特点、文化价值等。

 2. 访谈写作指导:

 (1 1 )

 制定访谈记录表和 历史建筑。

 登记表。

 (见课本 7 72 2 页“访谈记录表”和课本 7 73 3 页“历史建筑登记表”)

 (2 2 )

 拟订访谈 提纲

 所谓采访提纲就是记者在实施采访之前所拟定的有关采访计划和调查纲目(即采访问题)的书面内容。采访提纲在记者的调查采访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采访前没有拟定一个相关的采访提纲,采访时就很可能会陷入盲目,成为一只“无头苍蝇”。

 采访提纲包括两个方面:

 ①采访计划,所谓采访计划,是指大体的活动步骤、方式,确定要采访的部门、人员名单及其先后顺序,设想一下写什么体裁、多少字、采写周期等; ②调查纲目。所谓调查纲目,是指所要提问的大纲细目。

 (3 3 )历史名人采访提纲示例

 了解到家乡某位历史名人的事迹介绍,需要了解相关情况,进行采访。

 采访计划:进行现场环境观察;采访当地老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或专家。

 采访对象:当地老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或专家。

 调查纲目(问题):

 ①您知道他的哪些生平资料? ②他流传下来的故事有哪几个? ③您觉得他跟一般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④您觉得他对家乡的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 ⑤您认为我们后人应该从哪些方面向他学习? (4 4 )历史建筑采访提纲示例

 需要了解家乡某一古建筑的相关情况,进行采访。

 采访计划:进行现场观察;采访相关部门负责人或专家,听取专业解释。

 采访对象:相关部门负责人或专家。

 调查纲目(问题):

 ①古建筑何时、何地、何人建造?古建筑主人是谁?什么身份? ②建筑的类别,历史和特点。

 ③古建筑有什么样的价值(人文价值、考古价值、建筑价值等等)? ④和其他地方的古建筑相比,有什么异同? ⑤古建筑对家乡有什么意义?有哪些保护措施。

 ⑥其他补充性的古建筑专业知识。

 3 3. . “志”写作指导:

 (1)内容:

 人物(风物)简介。主要记述人物的突出事迹,风物的特点。人物志一般包括生平和事迹两部分,主要有姓名、性别、民族、生卒、出身、籍贯、家庭情况、政治面貌、主要经历、主要活动和事迹,重大贡献和影响等要素。重点写好传主的事迹,如品质才能、建树贡献、革命生涯、著作科研等。

 (2)语言:

 志的撰写宜用简洁、朴实、生动的语言,直陈其事,不虚构、不渲染,不搞合理想象,不作政治评论。反对用文学手法修饰人物或风物,并不等于不需要文彩,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志,才更具可读性。

 五、写作示例:

 示例:对关于家乡历史名人事迹的访谈 1.搜集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历史名人,思考哪些对家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确定访谈时,重点要询问哪些方面的问题。

 3.采谈对象:家乡中的长辈。

 4.访谈问题:家乡历史名人的姓名、生平、身份、地位、个人成就、对家乡的贡献。

 5.访谈准备:划分访谈小组(以不超 10 人为宜);自制访谈表格或选用老师提供的任务清单;准备必要的用具,如照相机、录音笔、书写笔、笔记本等;准备好提问提纲。

 6.采访过程。

 7.整理归纳撰写人物志。

 六、课后作业:

 完成一篇 《家乡人物(风物)志》。

 《 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是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之二。开展家乡的文化生活调查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访谈、考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可以撰写调查报告,也可以制作成演示文稿。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了解调查报告相关知识,掌握调查的语言特点,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 学习并撰写调查报告,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了解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认识到社会发展对家乡所产生的影响,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 通过开展家乡的文化生活实地采访调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并撰写调查报告,为保护家乡文化遗产做贡献。

 2.通过调查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认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调查报告的相关知识。

 2.通过走访,了解家乡的文化设施。

 3.利用调查,了解家乡的文化遗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乡不仅是生活的地方,也是文化熏陶的场所。你家乡的文化生活状况如何?那里的文化设施是否齐全?使用情况如何?人们日常都开展哪些活动?有没有图书阅览室?是否经常开展读书活动?展开调查,可以使我们了解实际情况。

 二、调查报告:

 1. 概念解说: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它可以在报刊上发表,也可以供领导机关作为处理问题、制定政策的依据或参考。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调查报告是一种说明性的文体,兼有通讯和评论的某些特点,但又与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与通讯相比,二者都有大量的事实材料,而且对事实的叙述都比较完整;但通讯往往是写一连串的事件情节,有形象的刻画和细节描绘,通过生动的事例和感人的形象来表现主题,而调查报告则侧重用事实说明问题,它的主题是由作者直接表述出来的。与评论相比,它们都有鲜明的观点,有理论色彩;但评论文章主要是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来证实其观点,而调查报告则主要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2. 类型:

 (1)介绍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企业,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了把他们的具体做法和成功奥秘反映出来,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题的调查,然后写出调查报告,这种类型就是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

 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跟工作通讯中那些以反映工作成绩为主的类型有些近似。区别在于调查报告重在调查,特别注重对调查过程和调查所得数据的叙述和列举。

 (2)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跟上种类型相反,这是针对某一存在问题展开调查,以揭示这一问题的种种现象和深层原因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它的主要功能是揭露和批判,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这是针对社会现实中某种新近产生或新近有了长足发展的事物而写的调查报告。

 在现实社会中,新生事物总是不断涌现的。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的文体功能,就是全面的报道某一新生事物的背景、情况和特点,分析它的性质和意义,指出它的发展规律和前景。

 (4)社会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是针对一些社会情况所写的调查报告。这里所说的社会情况,主要是指社会风气、百姓意愿、婚恋、赡养、衣食住行等群众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这类调查报告虽不直接反映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但百姓生活也是跟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另外,这也是群众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

 3. 结构形式:

 (1)标题 ①单标题 A 公式化写法。

 公式化写法就是按照“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的公式拟制标题。好处是要素清楚,读者一看就知道这是写的什么单位,涉及的是哪些问题,文种也很明确。这样写的不足之处是太模式化,不够新鲜活泼。

 B 常规文章标题写法。

 具体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用问题作标题,如《儿童究竟需要什么读物?》。可以显示作者自己的观点,如《莘莘打工者,维权何其难》。可以直接叙述事实,如《三个孩子去蛇岛》。可以用形象画面暗示文章内容,如《“航空母舰”逐浪经济海洋》。

 ②双标题 双标题由正副标题组成,其中正标题一般采用常规文文章标题写法,具体手段如上所述。副标题则采用公式化写法,由调查对象、调查课题、文体名称组成。如《明晰产权起风波——对太原市一集体企业被强行接管的调查》。

 (2)前言 调查报告的前言一般要根据主体部分组织材料的结构顺序来安排,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提要式 提要式就是把调查对象最主要的情况进行概括后写在开头,使读者一入篇就对它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②交代式 在开头简单地交代调查的目的、方法、时间、范围、背景等,使读者在入篇时就对调查的过程和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③问题式 在开头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对调查课题的关注,促使读者思考。这样的开头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出问题,也可以直接将问题摆出来。

 (3)主体 前言之后、结语之前的文字,都属于主体。这部分的材料丰富、内容复杂,在写作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结构的安排。其主要结构形态有三种:

 ①用观点串联材料 由几个从不同方面表现基本观点的层次组成主体,以基本观点为中心线索将它们贯穿在一起。

 ②以材料的性质归类分层 课题比较单一,材料比较分散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作者经分析、归纳之后,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将它们梳理成几种类型,每一个类型的材料集中在一起进行表达,形成一个层次。

 ③以调查过程的不同阶段自然形成层次 事件单一、过程性强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它实际上是以时间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类似于记叙文的时间顺序写法。

 (4)结尾 调查报告常在结尾部分显示作者的观点,对主体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升华,因此,它的结尾往往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常见的写法有下述三种:

 ①概括全文,明确主旨 在结束的时候将全文归结到一个思想的立足点上。

 ②指出问题,启发思考 如果一些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限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作者也不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只要把问题指出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或者启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是很有价值的。

 ③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在揭示有关问题之后,对解决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4. 调查基本要求:

 (1)立场、观点要正确 搞调查研究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才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得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结论。

 (2)调查态度要端正 要想获得丰富的材料,就要有饱满的热情、艰苦深入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3)

 调查目的要明确 我们进行调查研究,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掌握实际情况,有助于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树立先进典型,批判错误的倾向,使我们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4)调查方法要讲究 为了获得丰富的材料,还要讲究调查的方法。按照工作的步骤来说,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①调查准备

 a.思想武装。

 b.选定调查研究题目。

 c.拟定调查提纲。

 ②调查方法

 a 开会调查 b 个别访问 c 现场观察 d 蹲点调查 e 阅读有关书面资料 ③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这部分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应该详写。这部分“要用事实说话”,即在一定数量的“统计数据”和“典型事例”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结果和分析,可以按分解出来的调查项目列几个小标题来写。小标题下,一般先写调查中获得的、经过整理过的数据。数据可以用“表格”或“图示”呈现(如统计表、饼形图、柱形图、折线图),图表前要说明数据来源,图表后要对

 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数据的意义、反映的问题、问题的程度、可能的原因等)。在分析过程中,自然地加入典型事例,可以“活化”图表中的数据,弥补数据反映不出来的信息,增强调查的可信度。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这一小标题下的结论(是整个调查的“部分结论”,不是调查的“总结论” )。这部分的最后,要在以上所有“部分结论”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加工,用一段简练的文字写出这项调查的“总结论”。

 ④报告撰写

 一是对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核实,发现遗漏疑问的地方,再作调查补充。

 二是分析、思考,提示材料的内部联系,发现事物的本质。

 三、调查的技术:

 自读毛泽东文章《调查的技术》,画出要点:

 明确:

 1.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

 2.调查会到些什么人?要是能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

 3.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看调查人的指挥能力。

 4.要定调查纲目。

 5.要亲身出马。

 6.要深入。

 7.要自己做记录。

 四、活动指导:

 (一)活动提示:

 1.开展家乡的文化生活调查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不求全面,任选一个主题深入调查即可。

 下面的题目可供参考:

 ①家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调查 ②家乡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调查 ③家乡图书室藏书与借阅情况调查 ④家乡商家招牌体现的商业文化调查 ⑤家乡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变化调查

 2.调查前要规划调查路线,确定调查重点。调查时要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尽可能详尽地留下第一手材料(包括影像资料)。要注意准确记录各种信息的来源。

 3.运用专题访谈、网上查阅、实地考察等调查方法取得的资料大多是鲜活生动的,但往往比较零散,因此对资料进行整理就十分必要。可采用图表的方式加以呈现,做到一目了然。

 4.对材料作深入挖掘分析,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二)写作指导:

 1.

 准备工作和了解情况

 (1)调查目的。

 吃透调查研究的目的,搞清下去调查什么、研究什么。当然,目的准备不是让调查者钻领导的框框,目的准备只能是下去调查研究的一个方向,不应成为调查研究的结论要求。

 (2)调查对象。

 对调查对象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成果和目标要求。如萌芽期,就是事物发展初期,调查的目标要求是讲清其性质和发展方向,指出应肯定还是否定即可,不应确定总结经验的目标。生长期,就是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清楚,应当讲如何使它进一步发展,即主要讲思路,讲措施,讲完善提高。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才能事半功倍,避免无效劳动。

 (3)知识准备。

 知识的准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的内容有关的上级规定、制度等文件,二是查阅有关研究成果和报刊资料,三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4)组织准备。

 一方面是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另一方面是调查对象的组织准备工作。一般的调查研究都是上级对下级的,因此调查者可以提前向被调查单位提出调查提纲要求,以便调查对象有充分准备。被调查单位一般应根据调查提纲和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安排组织,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参加座谈会,什么时间现场参观等。

 (5)进入调查阶段。

 了解情况是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情况吃得透,问题摸得准,就为整个

 调查研究工作打好了基础。在这个阶段,应该尽可能多地接触有关人员,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掌握的情况越多,对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

 2.

 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

 这一阶段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调查报告提纲的准备,二是调查报告的写作。

 经过分析研究阶段之后,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清楚了,但这并不是调查研究的结束,还要经过一个综合提炼阶段,即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因为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

 五、活动任务:

 (一)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访谈、考察等方式了解家乡文化生活现状,可以撰写调查报告,也可以制作成演示文稿。

 (二)示例:

 关于家乡图书馆使用现状调查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人:××× 调查方式:查资料,实地走访 调查目的:了解家乡图书馆使用现状 调查背景:图书室的建设和配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社会发展在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图书馆的使用是我们要正确认识的重要课题。

 调查内容:家乡图书馆的数量、拥有图书量、使用情况、读者的层次、图书保护情况等。

 结论:针对调查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课后作业:

 完成一篇关于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 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是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之三。要求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是语文学习向课外的延伸,也是我们的责任。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参考给出的活动提示,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文化环境等,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 思考家乡文化生活的现状,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了解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认识到社会发展对家乡所产生的影响,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 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

 2.了解家乡文化生活现状,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

 【课前准备】

 1.整理家乡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

 2.通过走访,了解家乡的文化设施。

 3.搜集家乡的历史人物及典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是语文学习向课外的延伸,也是我们的责任。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请参考活动提示,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

 二、课前准备成果展示:

 分组展示课前准备的成果:

 示例:

 1.历史人物组:人物姓名、身份、地位、成就、影响等。

 2.文化典故组:人物、事件、历史意义、现实意义。

 3.风俗习惯组:历史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新时代形成的新风俗。

 4.生活方式组:社会不同职业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

 5.文化设施组:文化设施种类、利用情况、管理和维护情况等。

 6.古代建筑组:建造时间、年限,主人身份、影响,建筑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活动提示:

 1.可以考察家乡的风俗习惯、邻里关系、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选择其中的一项,看看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有哪些改进的可能,具备了哪些条件,等等。

 2.所提建议应当从家乡实际出发,具有可操作性,切忌空泛。应先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同学讨论后再拟定建议。可以写成建议书,陈述建议的内容、建议的理由、实施的步骤和可行性等。

 3.所提建议要基于对当代文化发展和区域文化生活的理解,有利于家乡文化的健康发展;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新文化、新风尚,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

 四、分析家乡文化生活现状

 说明:

 可选择上述各组成果中的某一组,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利与弊,指出哪些有利于社会发展,哪些阻碍了社会进步等。

 五、提出建议:

 (一)写建议书 1.概念:

 建议书是个人或者单位有关方面为了开展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而倡议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或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体,也叫意见书。

 2.建议书特点:

 (1)文本性较强 建议书是面对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提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书面材料。它没有公开倡导具体实施的特点,只是作为一种想法被提出来,所以,具有较强的文本性特点。

 (2)可塑性较强

 建议书是必须被有关部门、领导批准认可后才能被实施的,所以,建议书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它不是最终的定文形式,它可以被修改,被增删,甚至弃之不用,这要由具体的情况来定。

 (3)存在不确定性 建议书是面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提出建议,是否被采纳要由有关领导或部门决定。

 3.一般格式:

 建议书的写作格式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几部分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在第一行中间写上“建议书”字样。有的建议书还写上所建议的内容,如“关于暑期中小学补课的建议书”。

 (2)称呼 建议书称呼要求注明受文单位的名称称呼或个人的姓名,要在标题下隔两行顶格写,后加冒号。

 (3)正文 建议书正文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①要先阐明提出建议的原因、理由以及自己的目的、想法。这样往往可以使受文单位或个人从实际出发,考虑你的建议的合理性,为采纳你的建议打下基础。

 ②建议的具体内容。一般建议的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建议要具体明白切实可行。

 ③提出自己希望被采纳的想法,但同时也应谨慎虚心,不说过头的话,不用命令的口气。

 (4)结尾 结尾一般是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与一般书信相同。

 (5)落款 落款要署上提建议的单位或个人的姓名,并署上成文日期。

 4.写作示例:

 关于家乡文化建设的建议书

 尊敬的××镇领导:

 ××镇是一片有着悠久历史、人杰地灵的美丽家园,是一片有着宽厚仁和文

 明积淀的故土热乡。随着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我们镇的文化建设也需进一步发展。

 为此,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城镇有能力多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例如:县文化馆、博物馆、阅览室、健身场地等。对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大保护的力度,有关部门还可以建立一个保护体制,鼓励一些新生代去学习和传承那些非物质文化。对一些做得好的团队给予适当的奖励。

 2.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力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

 加快城镇文化建设,就要狠抓教育,完善九年义务教育体制,让更多的孩子有书可读。从而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引导居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加大对青少年文化思想的教育与引导,多举办一些适合他们的文化活动,使他们多接触健康的文化,鄙弃那些低俗落后的文化。

 3.完善城镇文化管理体制。

 要加强对城镇文化市场的管理,保障城镇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把城镇文化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避免政出多门、管理混乱。城镇文化市场的管理要坚持引导、鼓励与监管并重,既要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又要加强经营者的监督管理,防止经营者为了自己盈利而为居民提供不良的文化活动机会和场所。对于一些非法的盈利性文化场所要加大打击力度,必要时要依法进行取缔,从而给居民营造出一个好的环境。

 衷心祝愿家乡物质精神文明双发展!

 此致 敬礼!

 ××学校高一学生 ××× ×年×月×日 (二)撰写考察报告

 1.概念:

 考察报告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出的有关人员对有关的人和事进行实际考察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对人的考察报告主要有选拔任用干部考察报告,干部人事考察报告,模范人物考察报告等。对事的考察报告主要有外出参观考察报告,

 重点项目考察报告,市场状况考察报告等。

 2.特点:

 考察报告既不属于记叙文,也不属于论述文,有三个明显的文体特点:

 (1)记叙和论述兼而有之。

 考察报告的写作以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基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常要用一定的篇幅对考察的情况和事实加以叙述和说明,有时还需要少量的描写或抒情,需要引用一些当地的谚语、惯用语或群众议论等。在叙述情况的同时,考察报告中还要明确地表示出作者对考察对象及有关情况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有时还要将外地的经验与本单位的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比较,提出一些评价性、结论性或启示性的意见。而这些又需要用议论的方式来表达。可见,考察报告中的记叙和论述缺一不可。

 (2)观点支配和统帅材料。

 考察报告的写作同其他应用文写作一样,写作者必须先对考察中所获取的大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综合性、结论性的观点或意见,然后才能进入实际的写作状态。离开丰富的考察材料,就难以提炼报告的主题和观点;离开正确的结论和观点,同样无法准确地归纳考察的情况、事实和典型事例。在考察报告中,议论成分明显地占居着主导地位,而叙述成分只是对结论和观点起着配合作用。

 (3)语言和材料客观准确。

 考察报告选词平实准确,用语质朴自然,基调庄重严肃,措辞讲究分寸。它既不同于以说明为主的解说词和简介材料;也不同于描绘性情感性较浓的事件通讯或游记散文。在材料的选用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报告中所引用的数据应是经过当地核实和确认的数据;报告中所列举的事例应是真实的、新鲜的、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事例,不允许使用道听途说的有水分的材料。

 3.格式:

 考察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考察报告”“关于××××的考察报告”“××××考察”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2)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①前言:考察概况部分。

 有几种写法:

 a 写明考察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考察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 b 写明考察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 c 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考察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炼概括,直切主题。

 ②主体:考察内容部分。

 这是考察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考察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考察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内容布局上可视情况采用纵式、横式、合式的结构安排方式。

 A.纵式结构通常有两种写法:

 a 按照考察的先后顺序,自然地逐“点”叙写。即以作者的考察活动为线索,把参观的若干个单位、走访的若干个人、考查的若干个“点”串在一起去写。既要交代各“点”情况,又应突出考察重点。有时还可以对每个点侧重讲一个特色或一条经验,防止报告内容重复。

 b 按照考察对象本身发展变化的过程或时间顺序来写。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可将其发展过程大致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去写,然后归纳综合其做法和经验。

 B.横式结构 主要是按照考察对象的几种做法、几条经验、几点体会或认识来分别组织材料,逐项加以叙述或论述。采用这种写法要在材料的筛选分类和各个小观点的提炼上下功夫。为使叙述眉目清楚,对于各个相互并列的内容往往要分段叙写或者用小标题分隔。各段的小标题或头一句话就是小观点,它们与考察报告的主题或总观点形成“众星捧月”的格局。

 C.合式结构:通常按总分式或对比式安排材料。

 a 总分式安排,就是对考察对象的情况先从总体上展现概貌,然后分述各部分内容;或者先分述各部分内容,然后从总体上加以概括和深化。

 b 对比式安排,就是将两个不同的考察对象或者将某一考察对象内部两个不

 同的方面进行对比;也可以将考察对象的情况与本单位的情况加以对比。通过对比区分优劣,突出考察成果,获得某种启示或借鉴。

 ③结尾: 收获与启示部分。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4.基本要求:

 (1)考察报告要有独立的见解,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2)考察报告的资料必须真实,内容应简明扼要,能反映出考察单位的情况及本人考察的情况、体会和感受。

 (3)正文内容必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考察目的;②考察地点介绍;③考察内容、过程和完成的任务;④考察收获、体会和建议。

 正文要求:考察报告应该内容真实,要有观点,有分析,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理通顺、行文规范。

 5.写作示例:

 家乡名胜古迹的考察报告

 一、活动主题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访家乡名胜古迹 二、活动目的 追寻历史,看祖国大好河山 三、活动地点 四、活动范围 五、活动流程 六、报告内容 六、课后作业:

 完成一篇关于家乡文化建设的建议书或考察报告。

  《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导学案

 《 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访谈相关知识,学习做访谈并撰写人物(风物)志。

 2. 收集家乡历史掌故,了解家乡优秀历史人物,分析这些历史人物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核心素养】

 1.了解访谈相关知识,掌握访谈的语言特点,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学习做访谈并撰写人物(风物)志,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收集家乡历史掌故,了解家乡优秀历史人物,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了解家乡优秀历史人物,分析这些历史人物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重点和难点】

 1.了解访谈相关知识,学习做访谈并撰写人物(风物)志。

 2. 收集家乡历史掌故,了解家乡优秀历史人物,分析这些历史人物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了解访谈:

 1. 访谈法的含义 访谈法是指调查员同调查对象接触,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收集资料的方法。是“访”与“谈”的结合,“访”有调查、探询之意。

 访谈录是访谈员根据调查的需要,以口头形式,向被访者提出生活中需要对新闻人物、商业人物、科研人员等进行采访,以帮助了解情况、获取信息、推广经验等,这样写出的文章叫访谈录。它是新闻体裁的一种,是以访谈形式报道新闻人物的一种体式。

 2. 访谈的类型 (1)根据调查员同调查对象的接触方式,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则是借助某种通信工具进行的访谈。在我国的实际调查中,当面访谈是访谈的主要方式,也有一些调查公司使用电话进行访谈。

 (2)访谈有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之分。

 结构性访谈是按照事先制定的调查提纲进行,在调查中对问题的解释和说明也是标准的。因此,结构性访谈的特点是比较规范。非结构性访谈没有事先制定的较详细的提纲,只有访谈题目或它所涉及的几个方面。调查员只就调查的主题提一些笼统的问题,求得调查对象的回答,甚至有些问题是在访谈中形成的,访谈随着情况的发展深人下去。非结构性访谈适用于事先对调查主题知之不多,或希望深人了解调查对象的情况。相比而言,这样的访谈得到的资料比较具体、细致、全面,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

 (3)按内容分为新闻访谈、商业访谈、科技访谈、军事访谈等;按形式大致分为当面访谈、电话访谈、网络访谈等。

 3.访谈的准备及技巧 访谈是调查员同调查对象面对面互动的过程,双方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访谈的进程与结果。

 因此,要想得到满意的结果,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并在访谈中讲究访谈技巧。这包括:

 (1)访谈前要尽量做好准备工作,对访谈的主题及它所包含、涉及的问题作尽可能充分的思考,以备向调查对象提出所要了解的问题。

 (2)事先通知调查对象,约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

 (3)尽可能多地了解调查对象的身份、生活背最及其与所调查问题的关系等情况,以使访谈时发问得体。

 (4)一般来说要提前到场,在约定的地点等候调查对象;如果去调查对象的家庭或工作地点则要准时。(5)从调查对象手中操办的、关心的事情谈起,逐渐引入正题,以与调查对象建立起良好关系。

 (6)从简单问题入手,启发调查对象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7)控制话题,避免谈话离题太远。在对方谈话离题时,要善意地、巧妙地扭转他的话题。

 (8)在整个访谈过程中始终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尊敬调查对象。注意使用合适的谈话方式,包括姿势、语气、表情,使对方觉得调查员是在认真听他讲话。

 (9)对重要问题可以.用不同方式重复提问,重复对方关于此问题的回答,看其是否肯定此说法。

 (10)调查员应对所问问题持中立态度,不能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也不能

 作引导性提问。

 (11)经调查对象同意后进行记录。

 二、了解“志”:

 “志” 是记述、记载的意思。如地方志,就是如实记载某一地方历史的书或文章。记述的人物,既可以是历史名人,也可以是有一技之长或有独特经历的普通人;风物,既可以是家乡的建筑、特产、老物件,也可以是传统习俗等。

 “志”的表述方式以叙述和说明为主,语言力求准确、平实、简明,在记述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对家乡的思考与情感。

 人物志:人物生平、主要事迹、重要贡献、社会影响。

 风物志:写作事由、风物渊源、特色风貌、文化价值。

 三、 访谈写作指导:

 (1 1 )

 制定访谈记录表和 历史建筑。

 登记表。

 (见课本 7 72 2 页“访谈记录表”和课本 7 73 3 页“历史建筑登记表”)

 (2 2 )

 拟订访谈 提纲

 所谓采访提纲就是记者在实施采访之前所拟定的有关采访计划和调查纲目(即采访问题)的书面内容。采访提纲在记者的调查采访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采访前没有拟定一个相关的采访提纲,采访时就很可能会陷入盲目,成为一只“无头苍蝇”。

 采访提纲包括两个方面:

 ①采访计划,所谓采访计划,是指大体的活动步骤、方式,确定要采访的部门、人员名单及其先后顺序,设想一下写什么体裁、多少字、采写周期等; ②调查纲目。所谓调查纲目,是指所要提问的大纲细目。

 (3 3 )历史名人采访提纲示例

 了解到家乡某位历史名人的事迹介绍,需要了解相关情况,进行采访。

 采访计划:进行现场环境观察;采访当地老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或专家。

 采访对象:当地老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或专家。

 调查纲目(问题):

 ①您知道他的哪些生平资料? ②他流传下来的故事有哪几个? ③您觉得他跟一般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④您觉得他对家乡的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 ⑤您认为我们后人应该从哪些方面向他学习? (4 4 )历史建筑采访提纲示例

 需要了解家乡某一古建筑的相关情况,进行采访。

 采访计划:进行现场观察;采访相关部门负责人或专家,听取专业解释。

 采访对象:相关部门负责人或专家。

 调查纲目(问题):

 ①古建筑何时、何地、何人建造?古建筑主人是谁?什么身份? ②建筑的类别,历史和特点。

 ③古建筑有什么样的价值(人文价值、考古价值、建筑价值等等)? ④和其他地方的古建筑相比,有什么异同? ⑤古建筑对家乡有什么意义?有哪些保护措施。

 ⑥其他补充性的古建筑专业知识。

 四、 “志”写作指导:

 (1)内容:

 人物(风物)简介。主要记述人物的突出事迹,风物的特点。人物志一般包括生平和事迹两部分,主要有姓名、性别、民族、生卒、出身、籍贯、家庭情况、政治面貌、主要经历、主要活动和事迹,重大贡献和影响等要素。重点写好传主的事迹,如品质才能、建树贡献、革命生涯、著作科研等。

 ②语言:

 志的撰写宜用简洁、朴实、生动的语言,直陈其事,不虚构、不渲染,不搞合理想象,不作政治评论。反对用文学手法修饰人物或风物,并不等于不需要文彩,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志,才更具可读性。

 【自主探究】

 1.思考,访谈要做哪些准备,有什么技巧? 明确:

 访谈是调查员同调查对象面对面互动的过程,双方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访谈的进程与结果。

 因此,要想得到满意的结果,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并在访谈中讲究访谈技巧。这包括:

 (1)访谈前要尽量做好准备工作,对访谈的主题及它所包含、涉及的问题作尽可能充分的思考,以备向调查对象提出所要了解的问题。

 (2)事先通知调查对象,约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

 (3)尽可能多地了解调查对象的身份、生活背最及其与所调查问题的关系等情况,以使访谈时发问得体。

 (4)一般来说要提前到场,在约定的地点等候调查对象;如果去调查对象的家庭或工作地点则要准时。(5)从调查对象手中操办的、关心的事情谈起,逐渐引入正题,以与调查对象建立起良好关系。

 (6)从简单问题入手,启发调查对象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7)控制话题,避免谈话离题太远。在对方谈话离题时,要善意地、巧妙地扭转他的话题。

 (8)在整个访谈过程中始终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尊敬调查对象。注意使用合适的谈话方式,包括姿势、语气、表情,使对方觉得调查员是在认真听他讲话

 (9)对重要问题可以.用不同方式重复提问,重复对方关于此问题的回答,看其是否肯定此说法。

 (10)调查员应对所问问题持中立态度,不能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也不能作引导性提问。

 (11)经调查对象同意后进行记录。

 2. 思考,什么是“志”?“志”有什么特点? 明确:

 “志” 是记述、记载的意思。如地方志,就是如实记载某一地方历史的书或文章。记述的人物,既可以是历史名人,也可以是有一技之长或有独特经历的普通人;风物,既可以是家乡的建筑、特产、老物件,也可以是传统习俗等。

 “志”的表述方式以叙述和说明为主,语言力求准确、平实、简明,在记述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对家乡的思考与情感。

 【自主检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央视《面对面》:王志专访侯祥麟 侯祥麟(1912—2008),中国化学工程学家,燃料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解说:2003 年 5 月 25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我国石油化工业著名科学家、两院院士侯祥麟的家中。在这次会面之后,当时已经 91 岁的侯祥麟担任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

 记:接手这个研究项目的时候,90 岁已经过了? 侯:根本就没有想到我多少岁,我考虑的是我有没有能力承担。当时觉得还可以,我就承担了。

 记:是不是因为总理点您的名,你无法拒绝? 侯:我考虑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有可能完成的,所以我就接受了。要是认为不能完成,我当然就不接受了。

 解说: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石油工业更是一片空白,全国的原油产量几乎为零。

 记:没有油的压力有多大,对你们来说? 侯:因为国内的油都要靠进口,而且只能从苏联进口。在 1960 年以前我的精力主要是在人造油上,当时想靠人造油来解决。

 解说:由于中苏关系紧张,我们出现了全国性的“油荒”,特别是航空煤油几乎无法供应,战斗机停在机场不能起飞,国防安全受到直接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的余秋里为此还对侯祥麟发了脾气。

 记:余秋里跟你们说的,要把研究所的牌子倒挂过来,这是怎么回事? 侯:这是因为我们生产出来的航空煤油,在试用的时候发现对飞机发动机有腐蚀,这个问题好几年没有解决,军委非常着急,就老找余秋里。余秋里着急得不得了,老找我,有一天他急了,你什么时候给我解决?你再不解决,我就把你这个研究院的牌子给倒挂。

 记:最后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的? 侯:能动员的人都动员起来参加工作,做了好多工作,取了好多数据。最后把这些数据再搁在一起,好好分析以后,就预测一个可能性,后来就试一下吧,一试,行了。

 解说:就在航空煤油研制成功的同一时期,侯祥麟领导的科研队伍,研制出了特种润滑油品,保障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成功爆炸。随着一系列科研难题的攻克,新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石油工业。而侯祥麟与石油化工专业的结缘,却是缘于中学时代一堂化学课的影响。

 记:对您有什么影响呢? 侯:给我们讲原子核里头有非常大的能量,要是...


推荐访问:文化生活 教学设计 单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