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基础测绘规划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市基础测绘规划

2022-07-08 18:15: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市基础测绘规划

 (2021~2025 年)

 二○二一年十一月

 目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十三五”工作回顾 ............................................................................................................. 1 一、 取得的成绩 ..................................................................................................................... 1 (一)综合行政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 ........................................................................... 1 (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一步丰富 ........................................................................... 2 (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进一步深入 ........................................................................... 3 (四)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进一步拓展 ........................................................................... 4 (五)公共地图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 ........................................................................... 4 (六)自然资源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 5 二、 存在的问题 ..................................................................................................................... 6 (一)测绘地理信息基础支撑有待加强 ....................................................................... 6 (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种类有待丰富 ....................................................................... 6 (三)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 6 第二章 发展形势与需求 ................................................................................................................. 7 一、 发展形势 ......................................................................................................................... 7 (一)自然资源管理机构改革明确新定位 ................................................................... 7 (二)测绘地理信息业务发展呈现新趋势 ................................................................... 7 (三)现代科学技术迭代发展迎来新机遇 ................................................................... 8 二、 总体需求 ......................................................................................................................... 8 (一)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的需求 ................................................................... 8 (二)政府社会治理体系转型升级的需求 ................................................................... 9 (三)新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 9 (四)突发事件测绘应急保障服务的需求 ................................................................. 10 (五)政务和大众公益性地理信息的需求 ................................................................. 10 第三章 规划依据、目标 ............................................................................................................... 11 一、 规划依据 ....................................................................................................................... 11 二、 基本原则 ....................................................................................................................... 12 三、 指导思想 ....................................................................................................................... 12 四、 规划目标 ....................................................................................................................... 13 第四章 主要任务 ........................................................................................................................... 14 一、 建设新型测绘服务体系 ............................................................................................... 14 二、 构建自然资源支撑体系 ............................................................................................... 14 三、 完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 ............................................................................................... 15 四、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 15 第五章 重点项目 ........................................................................................................................... 16 一、 新型测绘服务体系建设 ............................................................................................... 16 (一)现代空间测绘定位基准优化 ............................................................................. 16 (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 ..................................................................................... 17 (三)地理实体数据生产与建库 ................................................................................. 19 (四)“实景三维”建设 ................................................................................................. 20 (五)自然资源遥感监测 ............................................................................................. 20 二、 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 21

 (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运维与数据更新 ......................................................... 21 (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产品开发 ............................................................................. 22 (三)测绘应急保障服务工程 ..................................................................................... 24 三、 地理信息产业培育工程 ............................................................................................... 24 (一)测绘项目管理方面 ............................................................................................. 25 (二)专业技能提升方面 ............................................................................................. 25 (三)地理信息安全方面 ............................................................................................. 26 第六章 保障措施 ........................................................................................................................... 26 (一)

 资金保障 ........................................................................................................... 26 (二)

 政策保障 ........................................................................................................... 27 (三)

 人才保障 ........................................................................................................... 27 (四)

 组织保障 ........................................................................................................... 27 (五)

 安全保障 ........................................................................................................... 28 附表一

 市基础测绘

 “ 十四五 ” 规划项目预算表 ..................................................................... 29

 前 言 “十三五”以来,市基础测绘紧紧围绕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宗旨,革新发展思路,拓展服务空间,深化共享应用,强化按需测绘,全面推动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在政府决策、规划建设、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和民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基础性的保障作用。“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进新时代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也是基础测绘针对新形势、满足新需求、适应新环境、应用新技术、推动“两服务、两支撑”根本定位的黄金时期。

 为适应发展新形势,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治理、国家安全等领域对测绘地理信息的新要求,满足政府、企业和公众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需求的新变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 年)》等 法律法规与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 2021-2025 年。

 1

 第一章 “十三五”工作回顾 一、 取得的成绩 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实施以来,紧扣一个发展目标,聚焦六项主要任务,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数据成果社会化应用成效显著。

 (一)

 综合行政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 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机构改革之后,原测绘和地理信息职能转隶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设置测绘与地理信息中心,与规划管理服务中心合署办公。目前从事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人员有 3 名,其中分管局长一名、主任一名,科长一名。

 测绘行政执法卓有成效 。制定《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实施意见(试行)》,建立机构名录、监测企业收费、监督成果质量,“综合测绘”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将日常行业管理、行政执法检查结果与测绘地理信息信用管理挂钩,加强批后监管、强化质量管理,测绘行业管理工作全面落实。

 测绘宣传 教育 积极落实 。通过市房地产协会微信群向 47 家会员单位发放检查通知和自查手册,对实物地图及房地产企业网站开展全覆盖排查;从精品化实践课程入手探索版图意识融入基础教育的新模式,在新埭中心小学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一座景观型测量标志,编制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进校园读本,新埭中心小学被授予“浙江省测绘

 2

 特色学校”称号,成为 全省首个地理信息科普教育基地。

 基础测绘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基础测绘经费总投入 2501.61 万元,较“十二五”的 1249.94 万元增长了一倍。

 年 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合计 投入金额 179.3 297.31 350 1045 630 2501.61

 单位:万元 ( 二 )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一步 丰富 建立 影像定期 获取 、处理及更新机制 。2016 年采购一期卫星影像并制作了 0.5 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产品,2017 年开始依托省市县遥感影像统筹获取机制,实现全市范围内全色优于 0.5 米、多光谱优于 2 米航天遥感影像每年一更新。

 建立全域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常态化更新机制。研究并制定全市1:500 数字地形图滚动更新计划,数据生产覆盖中心城区 120 平方千米,为规划审批、方案设计、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等工作持续提供底图支撑;1:20003D 产品实现陆域全覆盖,采用无人机航测方式实现年度动态更新,其中,DLG 每年的更新范围在 20 平方千米左右,DOM 采用全新生产,DLG、DEM 采取修测方式动态更新,成果应用在规划编制、项目选址、土地整治、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图、城区影像挂图编制等工作;地名地址及兴趣点更新涉及城区80 平方公里,满足天地图主城区地名更新需求。

 。

 建立地面沉降监测年度更新机制。为满足城市地面沉降监测及城

 3

 市规划、建设的需要,开发了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统,按年度开展市城区二等水准沉降监测网复测,及时更新水准沉降监测网高程数据成果,同时利用已有的市地面沉降监测系统,对已有的沉降监测数据进行了市地面沉降分析。

 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季度更新机制。完成中心城区 28.8 平方千米区域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探明管线种类 18 种,探查管线长度 2082 千米;完成市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一、二期数据整合与入库工作,更新方式采用按季度收集各测绘公司竣工数据中的管线数据用来更新已有管线数据。

 ( 三 )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进一步深入 。

 积极开展数字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更新维护。数字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含天地图·公众版)自 2014 年正式上线以来,以省市县天地图数据融合模式维护了三年,2018 年嘉兴地区开始试点数据联动更新模式,按省市县责任分区、更新互送的方式,最终实现省市县共同维护一套数据,保障全省一张图。

 不断深化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应用推广。目前,该平台在规划、地名、城管、水利、园林、公安、交警、环保、交通、物业、地下管线、化工园区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服务全市 26 个部门自建系统。其中,嘉兴港区化工园区智慧地理信息系统和市智慧红巢系统作为典型应用案例上报给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同时为地名办、物业管理处、水洞埭社区、治水办提供天地图的专题数据采集与制作服务。

 4

 测绘成果提供节能增效。截止到目前,市 1:2000 数字地形图覆盖全市域,1:500 数字地形图覆盖中心城区,全市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每年更新一次;天地图先后服务于全市 26 个部门的信息化应用管理系统,各部门申请大比例尺地形图共计 150 次;这些基础测绘成果在各部门专项规划编制、专项调查工作底图参考、工程项目设计、信息化系统开发等方面得到充分应用,节约财政重复投入约 2.5 亿。

 ( 四 )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进一步拓展 。

 全面建立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机制。按年度开展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有序推进建成区“一区两率”监测、地理县情普查、市县情普查系统开发、成果统计分析、图集编制、普查监测成果应用等工作。

 。

 积极推进监测成果分析应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体现在系统开发、应急处置、定制服务、统计分析、地图编制 5 个方面。古树名木普查工作实现高效的古树名木管理、规划以及相应的维护;重要地理单元普查提供的小区分布信息为水务集团在供水抢修任务片区划分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地图保障。

 ( 五 )

 公共地图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 “十三五”以来,我市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组织编制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多种地图产品。形式上有挂图、地图集(册)、数字地图、系列地图等,内容上包含绿道、房产、交通等,包括《城区绿道分布地图》《城区楼盘图》《市地图》等。

 5

 ( 六 )

 自然资源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自 2017 年开始,无人机航摄、天眼监控等高新技术装备在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土地公开出让、永久基本农田日常监管、秸秆焚烧专项巡查、疑似土地违法行为取证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已实现“天眼”网络监控全覆盖。

 6

 二、 存在的问题 ( 一 )

 测绘地理信息基础支撑 有待 加强 市基础测绘财政投入相对较少,难以适应当地政府数字化转型、自然资源管理、社会民生对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迫切需求,供给矛盾突出。基础测绘保障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人员配备较少,测绘行业队伍整体发展缓慢,缺乏统筹规划与科学引导,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短缺,难以满足服务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的新形势。

 ( 二 )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种类有待丰富 根据《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明确指出城市地下空间和地下管线普查、重点水域水下地形测量、城市三维实景数据建立和更新等工作由设区的市、县(市、区)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开展,市部分水下、地下等方面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缺失,未能实现全方位立体型有效覆盖,同时也致使部分基础数据现势性不足。

 (三)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能力 有待提升 新体制下,测绘地理信息全面融入自然资源大格局,市基础测绘职责定位需及时做出适应性调整,全面支撑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履职,各科室数据管理和应用各自为政的现象还比较突出,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存在数据孤岛、数据共享不足等问题,与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7

 第二章 发展形势与需求 一、 发展形势 (一)自然资源管理机构改革明确新定位 机构改革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为新的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体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基础测绘面临推动自身改革、全面融入自然资源整体布局的新形势。新时期基础测绘工作要准确把握“两服务、两支撑”的根本定位,即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支撑各行业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测绘服务范畴更加广泛,服务对象和目标更具体、更明确,对测绘地理信息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测绘地理信息业务发展呈现新趋势 测绘地理信息业务领域开始从陆地国土向海洋空间、地表附属向地下空间、室外空间向室内空间拓展。服务模式由数据生产维护、导航定位服务、地图服务等单一服务模式向地理信息综合服务、智慧服务转变。基础测绘向以全域覆盖、海陆兼顾、联动更新、按需服务、开放共享等为主要特点的方向发展。遥感卫星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快速融合发展,多时相、多平台、多空间分辨率的地理信息数据愈加丰富多彩,带来了对地观测数据 TB、PB 级的爆炸式增长和广泛应用。互联网地图、志愿者地理信息、众包数据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众源地理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现势性不断增强,有效地促进互联网地理信息业

 8

 务创新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无人机等技术,带来了相应业务的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和发展,各行业间逐步打破独立发展的局面,开始倾向于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亦不例外,开始与其他行业相整合,出现了跨界发展的新趋势。

 (三)现代科学技术迭代发展迎来新机遇 近年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 通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融合趋势持续加深加强。卫星导航系统、遥感卫星、激光扫描、无人机、倾斜摄影、众源测绘等新装备新技术迭代发展,产业跨界融合日趋频繁。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信息技术等的集成应用逐步成为测绘地理信息主流支撑技术。地理信息数据自动化、智能化采集与处理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迭代发展,不断催生测绘地理信息新装备、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不断增强测绘地理信息创新驱动能力,给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空间。

 二、 总体需求 (一)履行自然资源“ 两统一” 职责 的需求 机构改革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的体制环境面临着重大变化,自然资源部门成为新的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由过去的独立“事业”变为自然资源管理业务板块之一,与地矿、

 9

 土地、林草、海洋等业务一起,共同支撑自然资源部门行使“两统一”职责。“十四五”期间,基础测绘发展要厘清与自然资源管理其他业务板块之间的关系,谋划与各业务板块协同融合发展,要以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提供“底图”、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不动产登记“奠定基础”,以新的理念和技术支撑“两统一”职责履行。

 (二)

 政府 社会 治理 体系转型升级 的需求 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以当好红船“护旗手”的站位,倾力打造红船旁铁军,建设忠诚、法治、实干、清廉的人民满意政府。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难度日趋增大,如何提高城市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是“十四五”期间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依托于地理信息行业推动新基建升级,加快物联网、传感控制、大数据及超级计算机的发展,以地理信息资源为基础整合部门管理业务等信息,推进“城市大脑”建设,打造智慧城市和现代治理新模式,切实提高政府数字治理能力,对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深需求。

 (三)新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十四五”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持续做强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推广新技术、创新新模式、催生新产业、发展新业态,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探索具有特色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全市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要谋划长远、推动高质量发展,

 10

 深化与大数据智能化、数字经济产业、无人驾驶、现代治理体系提升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切实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测绘地理信息支撑。

 (四)突发事件测绘应急保障服务的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建设事故、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灾害、事故预防、应急响应需求大量存在。测绘应急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手段,在“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无人机遥感、三维激光扫描、SAR 技术、5G 通信等高端技术手段和装备,及时为灾难与突发事件提供测绘应急数据采集与遥感监测、三维实景模型制作等技术服务,第一时间支援灾区进行灾害应对、事故处理、灾后重建等工作,全面做好测绘应急保障服务工作。

 (五)政务和大众公益性地理信息的需求 市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更新完善了部门权责清单,推进初心行动升级版,实施“马上办”“关键小事”等四大行动,科学划定“三区三线”,重点谋划南市新区站场片区,高水平编制市、镇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等等,这些政务工作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的技术支撑。随着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的飞速发展,导航定位、地图应用等借助泛在信息平台,深入应用到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方方面面,地理信息需求旺盛。

 11

 第三章 规划依据、目标 一、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017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2.《国务院关于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 年)的批复》(国函〔2015〕92 号)

 3.《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编制指南>的函》(自然资办函〔2019〕1914 号)

 4.《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财建〔2019〕17 号)

 5.《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170 号)

 6.《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15 号)

 7.《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2019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

 8.《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编制思路>的通知》(浙自然资办函〔2020〕16 号)

 9.《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2020-2025 年)>的通知》(浙自然资办函〔2020〕242 号)

 10.《浙江省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6-2030 年)》 11.《浙江省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 12.《嘉兴市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 13.《市“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2016-2020 年)》

 12

 二、 基本原则 —— 体现特色、务实可行。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全面规划和重点突出相协调、战略性和务实性相结合,根据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基础测绘发展水平,从测绘产品、生产模式、成果共享、制度建设等各方面,科学谋划,体现地方特色。

 —— 统筹推进、合理布局。围绕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生态保护修复、数字化行政服务和工程建设项目对测绘地理信息的新需求,拓宽发展思路,构建新型测绘服务体系。

 —— 科技推动、精准服务。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精准化、职能化水平,推动自然资源管理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从权力治理向数据治理转变,从公共事务服务向公共数据服务转变。

 —— 依法履职、强化服务。履行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职能,同时加强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履职能力,始终秉持服务宗旨,顺应新趋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提升测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提供与社会公众需求紧密结合的产品与服务。

 三、 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

 13

 浙江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红船精神,抓住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推动由供给导向测绘向需求导向测绘转变、由生产型测绘向服务型测绘转变,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勇猛精进、勇立潮头,切实用重要批示指导工作实践,奋力谱写全省自然资源领域“重要窗口”建设的篇章。

 四、 规划目标 市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立足测绘工作“两服务、两支撑”的根本定位,初步建成以“智能高效、按需服务、开放共享”为特征的新型测绘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础测绘核心供给能力、支撑保障能力、产业竞争力和行业监管力,实现市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

 进一步提升地理信息产品供给能力。推进 1:500 数字地形图的动态更新,实现省、市、县 1:2000 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库协同更新;积极开展地下管线、地下空间、实景三维等新型测绘产品建设,构建新型测绘服务体系; ——。

 进一步提升地理信息智能服务能力。推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化、公共地图产品多样化、测绘应急保障实时化,提升智慧化服务、个性化定制、多维度展示能力,构建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体系; ——。

 进一步提升地理信息产业竞争能力。加强本地地理信息产业政策引导,优化地理信息资源、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形成一支适应新时期市测绘地理信息高质量发展的本地人才队伍。

 14

 第四章 主要任务 一、 建设新型测绘服务体系 继续开展高精度平面和高程控制基准网优化,确保城市测绘基准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持续做好多比例尺、多分辨率、多种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覆盖与更新,为自然资源管理、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基础数据支撑;加快推进基础测绘转型升级,在表达形式、技术方法、组织实施、管理方法上创新测绘产品,构建以地理实体为核心的新型基础测绘产品;利用最新实景三维数据获取手段,积极开展“实景三维”建设,探索以三维地籍为核心的土地立体化管理新模式。

 二、 构建自然资源支撑体系 新时期测绘工作要准确把握“两服务、两支撑”的根本定位,即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支撑各行业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建立以立体空间位置作为组织和联系所有自然资源体的基本纽带,以基础测绘成果为框架、以三维地形产品为基底、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背景,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撑生产、生活、生态的自然资源立体时空模型。理清自然资源各业务部门对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需求,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提供“底图”,为自然资源监测提供变化“图斑”,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和资产清查提供影像数据和地形数据,为自然资源行

 15

 政执法提供技术支撑,服务自然资源调查和专项设施调查,全面融入自然资源业务管理。

 三、 完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 依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省市县一体化运维机制,继续开展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更新与地方应用推广工作,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地理信息服务数据同步更新,持续完善地理信息服务数据库;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试验田”为契机,着力发挥平台政务版在政务应用中的支撑作用,深入推广平台应用示范,促进全市信息资源整合、部门间协同共享、信息互联互通;开展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改造,提升智慧化服务、个性化定制、多维度展示能力;进一步丰富平台公众版、地图集、政务用图、标准样图等线上线下公共地图产品服务,提升地理信息知识化服务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公众休闲生活提供多元多样的产品与服务;不断提升测绘应急保障服务能力,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加大测绘应急装备投入和人员配备。

 四、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培育本地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人员队伍,加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优秀青年人才数量和素质,壮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优化人才队伍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完善激发人才创造力的机制,打造一支适应测绘地理信息跨越式发展的人才队伍;积极与市内外各大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

 16

 合作,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成熟科技成果,有效支撑新型测绘服务体系的实施;加大测绘装备和政府财政投入,开展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异地备份工作,加强测绘数据成果存储、管理、分发、服务网络能力建设,为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全面推进提供扎实保障;加强测绘与地理信息宣传力度,整合宣传资源,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扩大宣传工作面,增进政府和专业部门、社会公众对测绘与地理信息工作的了解,深化其对各类地理信息资源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认识。

 第五章重点项目 一、 新型测绘服务体系建设 (一)现代空间测绘定位基准优化 1 1 .平面与高程控制网的复测

 继续开展市域平面与高程控制网复测,联测市域 GPS C、D 级控制点,维护市域平面控制网;联测市域二、三等水准点,维护市域高程二等控制网。随着城市建设范围的不断拓展,增加点位数量,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网形。规划期内完成一次复测。

 2 2 .城区沉降监测网复测

 继续开展城区周期性复测暨地面沉降监测,发挥好水准网作为城市建设高程控制网和地表沉降监测网的双重作用。规划期内每年复测

 17

 一次。

 3 3 .永久 性测量标志 的保护与管理

 继续开展 85 座市永久测量标志保护管理工作,完成测量标志的分级分类,定期开展测量标志的动态巡查与维护,落实专项津贴,做好测量标志保管员信息登记和津贴发放。

 (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 1 1 .0 1:500 地形图测制与更新

 加大 1:500 地形图测绘工作力度,每年对中心城区、中心镇及各乡镇驻地城镇规划区域 1:500 地形图进行修、扩测,建立和完善规划区域范围内 1:500 地形图的滚动更新机制,各镇 1:500 地形图的修、扩测工作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统筹安排。

 2 2 .0 1:2000 基础地理信息资源采集更新

 依托省厅面向地理实体的省市县联动更新机制,开展 1:2000 基础地理信息资源重要要素的日常性动态更新,其他要素年度增量更新,基于全省统一的新型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平台,实现变化信息推送、增量更新、融合入库,以及定制化产品输出。

 3 3 .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建库

 依托省市县遥感影像统筹获取机制,市域范围内每年获取各类遥

 18

 感影像不少于 7 次。其中,分辨率优于 0.2 米航空影像下半年获取 1次,分辨率优于 0.5 米航天影像上半年获取 1 次,分辨率优于 0.8 米的航天影像下半年获取 1 次,分辨率全色优于 2 米、多光谱优于 8 米航天影像每季度获取 1 次,年均不少于 4 次。结合实际建设需要,利用小型或中型无人机每年按需采集分辨率优于 0.2 米航空影像。

 4 4 .地下空间数据采集

 开展城市建成区 45 平方公里范围内地下空间设施(地下建筑、地下商业设施、地下泊车位、人防设施等)调查,采用激光扫描技术开展城市建成区 15 平方公里地下空间设施三维数据采集,建立地下空间设施数据库,定期开展数据更新工作。

 5 5 .地下管线数据更新

 开展中心城区 70 平方公里范围内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等各类地下管线综合普查、探测及三维化建设,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管理。联合各管线权属单位及部门开展管线数据的交换、共建、共享,形成动态更新长效机制。

 6 6 .地名地址和兴趣点采集更新

 开展全市地名地址和兴趣点数据采集更新,构建众源采集协作模式,按季度开展动态更新。

 19

 (三)地理实体数据生产与建库 1 1 .公共地理实体采集建库

 为满足城市精细化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公共地理实体,通过将地理实体科学分类,赋予唯一标识,进一步将相关政务资源和社会信息关联融合,实现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政务信息以及物联网感知数据的空间化及共享交换。

 2 2 .自然资源实体采集建库

 立足自然资源管理应用需求,开展自然资源实体数据产品体系、采集标准研究设计。以地理实体为中心,关联融合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对象,建设符合自然资源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的自然资源实体库。

 3 3 .二三维实体一体化

 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建设,对单体化处理后的自然资源实体三维模型赋予唯一性编码,将三维实体与二维实体实现一体化管理,保持自然资源实体唯一码的统一,进而将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的业务信息与三维实体关联起来,实现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用途管制等业务的立体化管理。

 20

 (四)“实景三维”建设 1 1 .高精度三维地形产品生产

 依托省级“三维浙江”建设采集获取的机载激光雷达(LIDAR)点云数据成果,构建全市域高精度三维地形数据产品。

 2 2 .实景三维数据采集与更新

 采用倾斜摄影方式,采集获取 45 平方公里范围内优于 0.03 米分辨率三维实景数据,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基于三维实景数据,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建筑采用激光点云技术进行三维精细建模,包括完整的实景三维模型以及单体化处理。

 3 3 .三维地籍探索

 选择南市新区试点区域,建立三维地籍管理系统,将三维地籍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纳入土地管理、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全过程,在土地立体化管理制度、政策、技术标准、信息平台、数据库等方面进行探索,以三维方式设定立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实现以三维地籍为核心的土地立体化管理模式。

 (五)自然资源遥感监测 1 1 .自然资源遥感变化监测

 基于多源多分辨率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在市域范围内开展每季

 21

 度一次的遥感变化监测,及时发现“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的变化情况,结合“三区三线”等管控资料,按需开展裸露图斑、生态修复与保护等各类专题监测,为自然资源业务管理部门和督察执法等工作提供最具时效的监管资料。通过遥感影像变化监测的实施,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管理业务支撑能力。

 2 2 .地理国情监测

 结合“多规合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等重点工作,开展城市建成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及绿地率、城市建设用地现状以及相应专题性监测,更新地理国情监测本底数据库,完成年度统计分析评价报告,积极做好普查成果的共享和推广应用,为政府部门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

 二、 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运维与数据更新 1 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融合更新

 依托省厅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省市县一体化运维机制,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与地理信息服务数据库的自动化同步更新,定期开展影像地图、电子地图、地名地址、POI 等数据融合更新,做好地理信息服务数据库动态更新。

 22

 2 2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运维与 推广

 持续开展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运维工作,以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为纽带,结合政府现代化治理应用需求,积极加强平台的深度推广应用。

 3 3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升级优化

 嵌入市全域高精度三维地形数据产品为底图,提供地图矢量化服务,实现地图个性化定制、要素拾取等功能,构建一套以二三维地图服务为主,数据应用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展示等为辅的应用组件,为用户提供普适性、标准化,可以按需组合的地理信息组件式应用。

 (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产品开发 “十四五”期间,加强测绘与地理信息宣传力度,开发基础地理信息公共产品,丰富政务与公众地图产品种类,提升地图产品服务政务和公众的能力,推进地图文化发展和版图知识的普及。

 1 1 .基础测绘成果图集

 为更好地促进测绘地理信息广泛深度应用,挖掘测绘地理信息的潜在价值,方便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应用,按年度编写市基础测绘成果图集,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参阅。

 23

 2 2 .自然资源 建设成果图集

 结合自然资源和规划相关业务管理需求,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土地资源与保护开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自然资源系列专题地图,辅助自然资源监督管理。

 3 3 .政务工作用图编制

 结合政府工作及重大战略需求,持续制作政务工作用图,为市日常政务工作、宏观决策、综合管理、突发事件应对等提供清晰、科学、准确的地图服务。

 4 4 .民生热点地图编制

 关注社会民生,紧跟热点,编制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民生热点专题地图产品,包括旅游、教育、医疗、交通等系列用图,满足大众地图文化需求。

 5 5 .标准地图编制

 编制市及各镇(街)常用幅面标准地图,提供标准地图浏览和下载服务,用于新闻宣传用图、书刊报纸插图、广告展示背景图、工艺品设计底图等,使地图使用更加规范与专业。

 24

 (三)测绘应急保障服务工程 1 1 .应 急 装备 、 队伍建设

 更新无人机、航摄仪、影像处理、建模等应急测绘软硬件装备;采购多光谱、高光谱、激光点云等新型数据采集获取装备。积极引进无人机操控手、影像处理、分析等专业技术人员,扩充测绘应急保障人才队伍。

 2 2 .应急测绘 综合指挥平台建设

 依托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市应急测绘综合指挥平台,加强与省、市、县应急指挥平台的衔接,为我市应急指挥平台定向提供实时、精准的应急现场影像、视频、三维模型等数据服务。

 3 3 .应急 测绘保障演练

 按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制定年度预案演练计划,每年选取一定数量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无人机视频采集、航摄影像获取和 1:2000 数字标准产品生产,提升灾害现场数据获取与制作的能力,保障灾害发生时应急测绘快速响应,大幅度提高灾情评估、救援和灾后重建的应急保障能力。

 三、 地理信息产业培育工程 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测绘技术日新月异,为了推动市测绘地理

 25

 信息科学发展,对本地地理信息产业定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中培训,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一)测绘项目管理方面 以提高科学领导水平为核心,加强测绘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测绘项目管理的内容,对我市本地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测绘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测绘技术设计、测绘质量管理体系、测绘项目组织与实施、测绘安全生产管理、测绘技术总结、测绘成果质量检查验收等。增强领导班子整体活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其适应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新形势和谋划发展、抢抓机遇、带好队伍的能力。通过参与、承担重大项目,掌握先进经营理念、把握产业动态和市场变化方向。优化经营管理人才发展环境,表彰和奖励在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进一步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社团组织作用,为地理信息企业人才发展创造条件、做好服务。

 (二)专业技能提升方面 以提高核心技术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依托重大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和科研项目,加快培养对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水平和促进产业升级有引领作用的科技领军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实践能力,鼓励和支持把测绘技术与其他领域技术融合,不断拓展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新领

 26

 域。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结合智慧城市、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数字孪生、未来社区等重点工作更新知识。

 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以生产单位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单位培养紧密联系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结合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和新技术装备应用,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培养选拔工作力度,实现高、中、初级技能人才梯次发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

 (三)地理信息安全方面 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升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提升生产项目中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培训内容包括解读《安全生产法》、测绘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测绘安全生产管理实务、地理信息安全、自动化安全监测技术及应用、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等。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

 资金保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基础测绘分级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基础测绘的公

 27

 共财政投入机制,将基础测绘经费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逐步实现基础测绘投入的长期、稳定、持续增长。

 (二)

 政策保障 继续强化测绘依法行政意识,不断提高测绘依法行政能力,加大测绘行政执法力度,逐步形成依法管理测绘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坚决执行和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 年)》《全国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编制指南》精神,强化测绘行政管理职能,不断完善测绘行政管理体制,全面实现对全市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管。

 (三)

 人才保障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测绘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测绘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和人才评价制度,努力营造管理、经营、科技等各类人才成长环境,加大测绘人才资源开发力度。重点强化测绘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起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相协调的人才管理机制,特别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建设一支与测绘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测绘人才队伍。

 (四)

 组织保障 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市基础测绘年度计划和日常管

 28

 理和组织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基础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使基础测绘工作同各部门的要求有机的结合起来,防止各部门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重点项目和时间进度,建立测绘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五)

 安全保障 基础测绘成果涉及到国家安全,属国家密级成果,为了有效解决面向数据的保密性、可靠性、完整性,在推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共建共享的进程中,必须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的有关规定,采取防病毒、防黑客入侵、密码审查、灾难恢复等安全措施,确保密级数据安全,促进基础测绘成果广泛应用。

 29

 附表一市基础测绘

 “十四五”规划项目预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具体项目 项目周期 经费估算(万元)

 备注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一、新型测绘服务体系建设 1 现代空间测绘定位基准优化 (1)平面与高程控...


推荐访问:测绘 规划 基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