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04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医学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04

2022-06-28 10:20: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医学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Label 分)

 1 .下列关于非参数检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参数检验不依赖于总体的分布类型

 B.非参数检验仅用于等级资料比较

 C.适合参数检验的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会降低检验效能

 D.非参数检验会损失部分样本信息

 E.秩和检验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

 正确答案:B

  2 .两种药物疗效(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比较,宜用()。

 A.χ2 检验

 B.方差分析

 C.秩和检验

 D.t 检验

 E.SNK-q 检验

 正确答案:C

  3 .用大剂量 Vit.E 治疗产后缺乳,以安慰剂作对照,Vit.E组中有效者 24 例,无效者 6 例,安慰剂组有效者 4 例,无效者 12 例。欲分析 Vit.E 是否有效,应用()。

 A.χ2 检验

 B.方差分析

 C.秩和检验

 D.t 检验

 E.SNK-q 检验

 正确答案:A

  4 .定量资料多组比较,满足参数检验条件,假设检验时宜采用()。

 A.秩和检验

 B.方差分析

 C.t 检验

 D.χ2 检验

 E.McNemar 检验

 正确答案:B

 5 .定量资料多组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宜用()。

 A.秩和检验

 B.方差分析

 C.t 检验

 D.χ2 检验

 E.McNemar 检验

 正确答案:A

  6 .对于多组独立有序多分类变量资料比较,假设检验时宜采用()。

 A.秩和检验

 B.方差分析

 C.t 检验

 D.χ2 检验

 E.McNemar 检验

 正确答案:A

  7 .非参数统计的应用条件为()。

 A.样本数据来自正态总体

 B.若两组比较,要求两样本方差相等

 C.总体分布类型未知

 D.要求样本例数很大

 E.总体属于某种已知的分布类型

 正确答案:C 8 .设配对设计资料的变量为 X 和 X2,则配对设计的符号秩检验,如何编秩()。

 A.把 X1 与 X2 的差数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排好后秩次保持原差数的正负号

 B.把 X1 与 X2 的差数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秩次不保存正负号

 C.把 X1 和 X2 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D.把 X1 与 X2 的差数从小到大编秩

 E.把 X1 和 X2 综合从小到大编秩

 正确答案:A

  9 .用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 120 名。甲法的检出率为 60%,乙法的检出率为 50%,甲、乙两法一致检出率为 35%,试问两种方法何者为优,宜用()。

 A.χ2 检验

 B.方差分析

 C.秩和检验

 D.t 检验

 E.SNK-q 检验

 正确答案:A

 10 .某医院三年间四种甲状腺疾病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发病数据如下,

 甲 亢:春季 411 例, 夏季 451 例, 秋季 294 例, 冬季 284 例; 亚甲炎:春季 249 例, 夏季329 例, 秋季 331 例, 冬季 2 例; 甲 低:春季 60 例, 夏季 61 例, 秋季 59 例, 冬季 52 例; 甲状腺肿瘤:春季 45例, 夏季 50 例, 秋季 46 例, 冬季 40 例;为了解四种甲状腺疾病在四个季节中发病人数分布之间的差异,宜用( )

 A.t 检验

 B.卡方检验

 C.秩和检验

 D.F 检验

 E.Z 检验

 正确答案:B

  11 .进行两小样本定量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时,首先应考虑()。

 A.t 检验

 B.Z 检验

 C.秩和检验

 D.χ2 检验

 E.满足参数检验还是非参数检验的条件

 正确答案:E

 12 .某医师做了一个配对秩和检验,n=10,T+=15,T-=40,查 T 界值表:概率为 0.05 的 T 界值为 8~47,则 P 值为( )。

 A.P>0.05

 B.P<0.05

 C.P=0.05

 D.P≤0.05

 E.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A

 13 .配对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扁平足效果记录如下表,若比较两种疗法的疗效,宜用( )。甲乙两法治疗扁平足的效果数据如下:

 甲法:

 好, 好, 好, 好, 差, 中, 好, 好, 中, 差, 好, 差, 好, 中, 好, 中

 乙法:

 差, 好, 差, 中, 中, 差, 中, 差, 中, 差, 好, 差, 中, 差, 中, 差

 A.t 检验

 B.卡方检验

 C.秩和检验

 D.F 检验

 E.Z 检验

 正确答案:C

  14 .下列资料类型中,不宜采用秩和检验的是()。

 A.正态分布资料

 B.等级资料

 C.分布类型未知资料

 D.极度偏态分布资料

 E.数据一端不确定的资料

 正确答案:A

 15 .两种方法测定车间空气中 CS 的含量(mg/m3),10 个样品中只有 1 个样本用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相同,若已知正的秩次和为 10.5,则负的秩次和为()。

 A.44.5

 B.35.5

 C.34.5

 D.32.5

 E.无法计算

 正确答案:C

  16 .等级资料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使用正态近似法在计算 Z 值时,如相同秩次过多,应计算校正 ZC 值,校正的结果使()。

 A.Z 值减小,P 值减小

 B.Z 值增加,P 值增加

 C.Z 值减小,P 值增加

 D.Z 值增加,P 值减小

 E.Z 值增加,P 值减小或增大

 正确答案:D

  17 .某资料经配对秩和检验得 T=34,由 n=20 查双侧 T 界值如下:双侧 0.10 的 T 界值为 60~150;双侧 0.05 的 T 界值为 52~158;双侧 0.01 的 T 界值为 37~173;则 P 值为( )。

 A.P>0.10

 B.0.05<P<0.10

 C.0.01<P<0.05

 D.P<0.01

 E.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D

 18 .对于单样本设计的定量资料不满足参数检验的条件时,进行假设检验应选用()。

 A.秩和检验

 B.方差分析

 C.t 检验

 D.χ2 检验

 E.McNemar 检验

 正确答案:A

 19 .比较三种药物治疗效果有无差异,如果治疗效果为有序分类变量,宜采用()。

 A.t 检验

 B.方差分析

 C.χ2 检验

 D.Wilcoxon 秩和检验

 E.H 检验

 正确答案:E

 20 .在针刺麻醉下对肺癌、肺化脓、肺结核三组患者进行肺切除手术,效果分Ⅰ、Ⅱ、Ⅲ和Ⅳ四个等级,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无差别,宜用( )。

 A.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

 B.方差分析

 C.秩和检验

 D.t 检验

 E.行×列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正确答案:C

 21 .非参数统计方法不适用于()。

 A.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多组定量资料比较

 B.偏态分布的资料

 C.分布不明确的资料

 D.有过大值或过小值的资料

 E.等级资料多组比较

 正确答案:A 22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进行假设检验应选用()。

 A.秩和检验

 B.方差分析

 C.t 检验

 D.χ2 检验

 E.McNemar 检验

 正确答案:E

  23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检验统计量 T 通常为()。

 A.较小的秩和

 B.较大的秩和

 C.样本含量较小组的秩和

 D.样本含量较大组的秩和

 E.任取一组的秩和均可

 正确答案:C 24 .欲比较甲、乙两种类型气管炎疗效(控制、显效、有效、无效)间的差异,宜选用( )

 A.t 检验

 B.卡方检验

 C.秩和检验

 D.F 检验

 E.Z 检验

 正确答案:C 25 .定量资料两组比较的假设检验,首先应考虑()。

 A.t 检验

 B.秩和检验

 C.方差分析

 D.资料符合 t 检验还是秩和检验的条件

 E.χ2 检验

 正确答案:D

 26 .配对设计秩和检验,若检验假设 H0 成立,则()。

 A.差值为正的秩和与差值为负的秩和相差不会很大

 B.差值为正的秩和与差值为负的秩和可能相差很大

 C.差值为正的秩和与差值为负的秩和肯定相等

 D.正秩和的绝对值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E.正秩和的绝对值小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正确答案:A

 27 .两样本秩和检验,若 n1=12,T1=3,n2=10,T2=80,查 T 界值表 T0.05=84~146,则 P 值为()。

 A.P>0.05

 B.P<0.05

 C.P=0.05

 D.P≤0.05

 E.P≥0.05

 正确答案:B

 28 .测得某工厂铅作业和非铅作业工人的血铅值(umol/L),比较铅作业工人血铅值是否高于非铅作业工人(已知血铅不服从正态分布),宜用( )。铅作业组:

 0.82, 0.87, 0.97, 1.21, 1.64, 2.08, 2.13, 非铅作业组:

 0.24, 0.24, 0.29, 0.33, 0.44, 0.58, 0.63, 0.72, 0.87, 1.01

 A.t 检验

 B.卡方检验

 C.秩和检验

 D.F 检验

 E.Z 检验

 正确答案:C

  29 .以下方法中属于参数检验方法的是()

 A.t 检验

 B.H 检验

 C.M 检验

 D.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

 E.Wilcoxon 秩和检验

 正确答案:A

  30 .两组定量资料的比较,若已知 n1、n2 均小于 30,总体方差不齐且呈极度偏态分布,宜采用()。

 A.t 检验

 B.t`检验

 C.Z 检验

 D.方差分析

 E.秩和检验

 正确答案:E 三.判断题(每题 Label 分)

 1 .非参数统计方法不对特定分布的参数作统计推断,但仍要求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正确答案:E

  2 .非参数统计不适合偏态分布的资料。

 正确答案:E

 3 .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当两样本量较大时,采用正态近似法(Z 检验)属于参数检验。

 正确答案:E

  4 .非参数检验的检验效能一定低于参数检验。

  正确答案:E

 5 .多个构成比或率间的比较可采用秩和检验。

 正确答案:E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一.单选题(每题 Label 分)

 1 .在正态双变量(x,y)的相关与回归分析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r 值增加,b 值增加

 B.对 r 假设检验与对 b 的假设检验等价

 C.r>0 时,b>0

 D.r<0 时,b<0

 E.r=0 时,b=0

 正确答案:A

  2 .由样本求得相关系数 r=0.98,且假设检验 P<0.0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变量之间有高度相关性

 B.r 来自高度相关的总体

 C.对应的总体相关系数大于 0

 D.对应的总体相关系数小于 0

 E.两变量之间有正相关性关系

 正确答案:D

  3 .在同一问题的相关性研究中,样本例数越大,则()。

 A.两变量相关性越好

 B.结论可信度越大

 C.认为总体具有线性相关的理由越充分

 D.抽样误差越小

 E.抽样误差越大

 正确答案:B

  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r 与 b 的符号一致

 B.|r|越大,|b|不一定越大

 C.r 没有单位

 D.b 的单位是:x 的单位/y 的单位

 E.r=0,b=0

 正确答案:D 5 .在分析相关系数 r 时,应注意()。

 A.各散点越靠近回归直线

 B.各散点越离开回归直线

 C.算得 r 值后尚需作假设检验才能推断 X 和 Y 有无线性相关

 D.根据两组│r│,可直接比较相关密切程度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6 .对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资料作关联性分析,可用()。

 A.积差相关

 B.秩相关

 C.列联系数

 D.线性相关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7 .直线相关分析中,若总体相关系数ρ>0,则从该总体中抽取的样本相关系数()。

 A.大于 0

 B.小于 0

 C.等于 0

 D.可能大于 0,小于 0 或等于 0

 E.等于 1

 正确答案:D

 8 .在 X 和 Y 的直线相关分析中,│r│越大,则()。

 A.各散点越靠近回归直线

 B.各散点越离开回归直线

 C.算得 r 值后尚需作假设检验才能推断 X 和 Y 有无线性相关

 D.根据两组│r│,可直接比较相关密切程度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9 .若决定系数为 0.0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散点图中所有的实测点都排列在一条回归线上

 B.决定系数即 r2

 C.y 的总变异中有 4%可以由 x 的变化来解释

 D.相关系数│r│=0.2

 E.回归贡献相对较小

 正确答案:A

 10 .如果直线相关系数 r=0,则一定有()。

 A.直线回归的截距等于 0

 B.直线回归的截距等于 Y 的均数或 X 的均数

 C.直线回归的 SS 残等于 0

 D.直线回归的 SS 总等于 0

 E.直线回归的 SS 残等于 SS 回

 正确答案:B

  11 .样本相关系数 r=0 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需对总体相关系数进行假设检验

 B.应先绘制散点图

 C.两变量的关系不能确定

 D.两变量间必然存在某种曲线关系

 E.两变量间不存在直线关系,但不排除存在某种曲线关系

 正确答案:D

 12 .两组数据分别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对进行假设检验得到P<0.05,对进行假设检验,得到 P<0.001,可以认为()。

 A.第一组的两个变量关系比第二组密切

 B.第二组的两个变量关系比第一组密切

 C.更有理由认为第一组的两个变量之间有直线关系

 D.更有理由认为第二组的两个变量之间有直线关系

 E.两组变量关系同样密切

 正确答案:D

 13 .散点呈直线趋势,当 x 减小而 y 增加时,可初步判断两变量为()。

 A.正的直线相关关系

 B.无直线相关关系

 C.非线性关系

 D.负的直线相关关系

 E.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D 14 .在秩相关分析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适用于不满足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

 B.等级资料的相关分析

 C.分布资料不明

 D.四格表资料的关联性分析

 E.秩相关系数的解释与简单相关系数类似

 正确答案:D

  15 .直线相关分析可用于分析()的数量关系。

 A.性别与体重

 B.性别与血型

 C.体重与体表面积

 D.母亲职业与儿童智商

 E.工龄与患病率

 正确答案:C

 16 .对某样本的相关系数 r 和 0 的差别进行假设检验,t 值< t0.05(t 界值),则 结论为( )。

 A.两变量的差别无统计意义

 B.两变量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C.两变量肯定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D.两变量存在直线相关关系的可能性小于 5%

 E.就本资料而言,尚不能认为两变量存在直线关系

 正确答案:E

 17 .如果两样本 r1=r2,n1>n2,那么()。

 A.b1=b2

 B.tr1=tr2

 C.b1>b2

 D.tb1=tr1

 E.tb1=tb2

 正确答案:D

 18 .研究一种治疗措施和一种病的治愈率的关系,能推断出两者()。

 A.有无统计联系

 B.有无因果联系

 C.有无直接联系

 D.有无间接联系

 E.有无实际意义联系

 正确答案:A

  19 .查表法对某样本的相关系数 r 进行假设检验,结果为 P<0.05,则()。

 A.两变量的差别无统计意义

 B.两变量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C.两变量肯定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D.两变量存在直线相关的可能性小于 5%。

 E.就本资料而言,尚不能认为两变量存在直线关系

 正确答案:B

 20 .直线相关分析是为了()。

 A.研究两组变量间的关系

 B.研究双变量间的直线依存变化关系

 C.研究两组双变量间的差别

 D.研究双变量间的直线相关关系

 E.研究双变量间的直线关系

 正确答案:D

  21 .直线相关分析中,对相关系数作假设检验,其目的是()。

 A.检验相关系数 r 是否等于 0

 B.推断两变量间是否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C.检验两总体相关系数是否相等

 D.推断两变量间相关方向

 E.推断两变量间密切程度

 正确答案:B

 22 .在相关分析中,若散点分布在一条直线上,则有()。

 A.r=1

 B.r=0

 C.b=1

 D.b=0

 E.a=0

 正确答案:A

 23 .对相关系数假设检验,无效假设是()

 。

 A.ρ=0

 B.ρ≠0

 C.ρ>0

 D.ρ<0

 E.ρ≥0

 正确答案:A

 24 .据 16 名男大学生的身高(X)与肺活量(Y)资料,算得的相关系数为 0.67,P>0.05,由此得出的统计学结论是()。

 A.身高与肺活量呈高度相关

 B.身高与肺活量为正相关关系

 C.P>0.05 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 r=0.67 是抽样误差造成的

 D.若增大样本例数,P>0.05 的结果不会改变

 E.P>0.05 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 r=0.67 是本质上的差异造成的

 正确答案:C

  25 .在秩相关的分析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适用于不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

 B.总体分布类型未知的资料宜计算 rs

 C.│rs│≤1

 D.查 rs 界值表时,计算的统计量│rs│越小,所对应的 P越小

 E.它也适用于等级资料

 正确答案:D

  26 .求得相关系数 r≠0,可推论()。

 A.两变量间有相关关系

 B.两变量间无相关关系

 C.对 r 值作假设检验后才能推论

 D.³r³越大越有意义

 E.³r³越小越有意义

 正确答案:C

 27 .测出一组正常人的胆固醇值和血磷值(均服从正态分布),可选用上面哪种方法对此资料进行分析()。

 A.直线相关分析

 B.Spearman 秩相关分析

 C.两小样本比较的 t 检验

 D.配对χ2 检验

 E.χ2 检验

 正确答案:A

  28 .若分析肺活量和身高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身高值预测肺活量值,亦采用( )

 A.简单相关分析

 B.秩相关分析

 C.直线回归分析

 D.方差分析

 E.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正确答案:C 29 .对R×C列联表资料作频数分布的比较与作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A.设计不同,χ2 统计量一样

 B.两者仅假设不同

 C.两者仅结论不同

 D.两者的 P 值不同

 E.两者检验水准不同

 正确答案:A

  30 .简单相关分析,假设检验中无效假设为( )

 A.两变量间相互独立

 B.两变量间存在线性关系

 C.两变量间存在相互关系

 D.两变量间相关关系密切

 E.两变量间相关关系不密切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每题 Label 分)

 三.判断题(每题 Label 分)

 1 .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R

 2 .相关系数 r 的范围是 0≤r≤1。

 正确答案:E

  3 .直线相关反映两变量间在数量上的相互直线关系。

  正确答案:R

  4 .15 名 8 岁男童体重与肺活量相关系数假设检验中,剩余自由度等于 13。

 正确答案:R

 5 .相关系数的 t 检验的检验假设为 H1:ρ=0。

  正确答案:E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一.单选题(每题 Label 分)

 1 .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其备择假设 H1 是()。

 A.β=1

 B.β≠0

 C.β>0

 D.β<0

 E.β=0

 正确答案:B

  2 .建立直线回归方程中,下列哪者是错误的()。

 A.决定直线的系数为 a 和 b

 B.直线必须通过

 C.直线向左延长与纵轴相交,其交点的纵坐标=a

 D.画线时取两 X 值的原则是实测范围内的较远两点

 E.画线时取两 X 值应是尽量远的两点

 正确答案:E

  3 .求得 Y 关于 X 的线性回归方程后,对回归系数作假设检验的目的是对()作出统计推断。

 A.样本斜率

 B.总体斜率

 C.样本均数

 D.总体均数

 E.样本分布

 正确答案:B

  4 .研究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元浓度之间有无关系应用()

 A.t 检验

 B.u 检验

 C.F 检验

 D.相关分析

 E.回归分析

 正确答案:D

  5 .同一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

 A.r>0,b<0

 B.r>0,b>0

 C.r<0,b>0

 D.r=b

 E.r 与 b 的符号无关系

 正确答案:B

  6 .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

 A.只能用 r 的检验

 B.只能用 t 检验

 C.只能用 F 检验

 D.三者都可以

 E.只能用 F 检验或卡方检验

 正确答案:D

  7 .若探讨学龄儿童年龄和身高两变量的数量依存关系,可选用()。

 A.Spearman 相关分析

 B.简单回归分析

 C.两小样本比较的 t 检验

 D.配对χ2 检验

 E.χ2 检验

 正确答案:B

  8 .直线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r>r0.01,34,可认为()。

 A.回归系数β=0

 B.相关系数ρ=0

 C.决定系数等于零

 D.X、Y 间存在线性关系

 E.X、Y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正确答案:D

 9 .最小二乘估计方法的本质要求是()。

 A.各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和最小

 B.各点到 x 轴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大

 C.各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各点到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E.各点到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大

 正确答案:D

  10 .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若对该资料拟合回归直线,其回归系数( )。

 A.b>0

 B.b<0

 C.b=0

 D.-1< b <1

 E.b>1

 正确答案:A

  11 .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中,Sy·x(又称剩余标准差)反映()。

 A.应变量 Y 的变异度

 B.自变量 X 的变异度

 C.扣除 X 影响后 Y 的变异度

 D.扣除 Y 影响后 X 的变异度

 E.回归系数 b 的变异度

 正确答案:C

 12 .若直线回归系数 b=0,则一定有( )。

 A.绘制散点图一定呈圆形

 B.两变量间不存在回归关系

 C.两变量间不存在线性回归关系

 D.两变量间毫无关系

 E.两变量间既不存在相关关系亦不存在回归关系

 正确答案:C

 13 .如果直线相关系数 r=1,则一定有()。

 A.直线回归的截距等于 0

 B.直线回归的截距等于 Y 的均数或 X 的均数

 C.直线回归的 SS 残等于 0

 D.直线回归的 SS 总等于 0

 E.直线回归的 SS 残等于 SS 回

 正确答案:C

  14 .随机抽取 1~7 岁儿童 200 名,建立 y(体重/kg)关于 x(年龄/岁)的回归模型,回归系数 b=2,则回归系数的解释为( )。

 A.对于所有的儿童,年龄每增加 1 岁,体重平均增加 2kg

 B.对于所有的儿童,年龄每增加 1 岁,体重均增加 2kg

 C.对于 1~7 岁儿童,年龄每增加 1 岁,体重平均增加 2kg

 D.对于 1~7 岁儿童,年龄每增加 1 岁,体重必定增加 2kg

 E.对于所有儿童,年龄增加,体重一定增加

 正确答案:C

  15 .关于 Y=a+bX 中的|b|,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b 是回归直线的斜率

 B.b>0 表示直线从左下走向右上

 C.b<0 表示直线从左上走向右下

 D.|b|越大。则回归直线越陡

 E.b=0 表示直线通过原点

 正确答案:E

  16 .研究一年级女大学生肺活量依体重变化的回归关系时,SS 残差的大小可由()来解释。

 A.体重

 B.个体的差异

 C.体重以外的其他一切因素

 D.体育锻炼

 E.遗传因素

 正确答案:C

  17 .在求出 Y 关于 X 变化的线性回归方程后,发现将原始数据中的某一点(xk,yk)的横坐标值代入方程所得的值不等于 yk,则可以认为()。

 A.此现象无法解释

 B.此现象正常

 C.计算有错误

 D.X 与 Y 之间呈非线性关系

 E.X 与 Y 之间呈线性关系

 正确答案:B 你的答案:B

 18 .研究身高和体重之间是否有数量依存关系宜采用()

 A.t 检验

 B.u 检验

 C.F 检验

 D.相关分析

 E.回归分析

 正确答案:E

  19 .欲建立女大学生的胸围(cm)与肺活量(L)的线性回归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胸围和肺活量必须先进行标准化变换,以消除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影响

 B.肺活量为自变量,胸围为应变量

 C.先绘制散点图,散点呈现线性趋势,则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D.回归系数不论有无统计学意义,都必须解释回归系数

 E.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则胸围与肺活量间一定为因果关联

 正确答案:C 你的答案:C

 20 .当偏态分布双变量中相同秩次较多时,表示它们的相互关系宜计算()。

 A.a

 B.b

 C.r

 D.rs

 E.校正 rs

 正确答案:E

 21 .检验总体直线回归方程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可采用()。

 A.Z 检验或χ2 检验

 B.方差分析或 t 检验

 C.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

 D.Z 检验或 t 检验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B

 22 .直线回归中,如果自变量 X 乘以一个不为 0 或 1 的常数,则有()。

 A.截距改变

 B.回归系数改变

 C.两者都改变

 D.两者都不改变

 E.以上请况都可能

 正确答案:B

  23 .表示正态分布双变量间有无关系及其密切程度的统计量是()。

 A.a

 B.b

 C.r

 D.rs

 E.校正 rs

 正确答案:C

  24 .在双变量数量依存变化的直线关系中,表示其直线斜率的是()

 A.a

 B.b

 C.r

 D.rs

 E.校正 rs

 正确答案:B

 25 .直线回归方程 Y=a+bX 是用来描述()。

 A.两变量间确定性数量关系

 B.两变量间非确定性数量关系

 C.两变量问线性函数关系

 D.两变量间有无关系

 E.两变量间有无差别

 正确答案:B

  26 .下列有关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已知 r 来自ρ不为 0 的总体,则 r>0 表示正相关,r<0 表示负相关

 B.b>0 表示直线从左下方走向右上方

 C.a>0 表示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在原点上方

 D.回归直线一定通过坐标原点

 E.散点距回归直线的纵向距离和是最小的

 正确答案:D

  27 .已知两样本 r1=r2,n1>n2,则有()。

 A.b1=b2

 B.b1>b2

 C.两样本回归系数等价

 D.两样本决定系数相等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D

 28 .对 y=14+4x 是 1~7 岁儿童以年龄(岁)估计体重(市斤)的回归方程,若体重换成国际单位 kg,则此方程()。

 A.截距改变

 B.回归系数改变

 C.两者都改变

 D.两者都不改变

 E.回归方程不变

 正确答案:C

 29 .探讨男性腰围与腹腔内脂肪面的关系,对 20 名男性志愿受试者测量其腰围(cm),并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法测量其腹腔内脂肪面积(cm2),建立有腰围估计腹腔内脂肪面积的回归模型,回归系数为 b=2.110,则回归系数的解释为( )。

 A.对于健康成年人,腰围每增加 1cm,腹腔内脂肪面积平均增加 2.110 cm2

 B.对于健康成年人,腰围增加 1cm,腹腔内脂肪面积一定增加 2.110 cm2

 C.对于健康成年人,腰围越大,腹腔内脂肪面积一定越大

 D.对于健康成年男性,腰围每增加 1cm,腹腔内脂肪面积平均增加 2.110 cm2

 E.对于健康成年男性,腰围增加 1cm,腹腔内脂肪面积一定增加 2.110 cm2

 正确答案:D

  30 .若对回归系数 b 的假设检验采用 t 检验,其自由度υ为()。

 A.n

 B.n-1

 C.n-2

 D.2n-1

 E.2n-2

 正确答案:C

 三.判断题(每题 Label 分)

 1 .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只能用 F 检验。

 正确答案:E

  2 .同一双变量资料,如回归系数大于 0,则相关系数必小于 0。

 正确答案:E

  3 .回归系数 b 的意义是 Y 每增(减)一个单位,Y 平均改变 b个单位。

 正确答案:E

  4 .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各观察点与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正确答案:R

 5 .建立了回归方程,且 b 有统计意义,可认为两变量间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R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一.单选题(每题 Label 分)

 1 .某医生使用三联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 120 例,共观察到105 例有效,有效率为 87.5%,故认为此疗法有较好的疗效。该分析()。

 A.正确

 B.样本含量不够

 C.未设立对照

 D.未采用盲法

 E.未贯彻随机化原则

 正确答案:C

  2 .某医生预研究清肝活血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将在该医院用清肝活血颗粒治疗的 60 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常规疗法的 3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从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该方案()。

 A.可行

 B.未遵循随机化原则

 C.对照组样本含量太小

 D.只需进行自身治疗前后对照

 E.对照设立不当,应设立空白对照

 正确答案:B

  3 .单纯随机抽样指()。

 A.每个人被抽中的机会均等

 B.总体中相邻个体一定不能被抽中

 C.系统误差可以被估计

 D.样本中包括的个体仅取决于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

 E.总体中每个个体都能被抽中

 正确答案:A

  4 .研究美泰宁对失眠的疗效,实验组服用美泰宁,对照组服用淀粉,这属于()。

 A.安慰剂对照

 B.相互对照

 C.标准对照

 D.实验对照

 E.自身对照

 正确答案:A

 5 .设立对照的原则是()。

 A.随机确定对照组

 B.除处理因素外,其他因素应和实验组尽可能一致

 C.人口学因素(如性别.年龄等)应和实验组尽可能一致

 D.根据试验目的确定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6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A.随机、配对、盲法

 B.重复、随机、均衡

 C.随机、盲法、对照

 D.对照、随机、重复

 E.均衡、盲法、随机

 正确答案:D

 7 .对某市儿童身体状况作调查,先按民族分类,然后从各类中进行随机抽样,则这种抽样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E.立意抽样

 正确答案:B 8 .某医师研究腹腔镜胆囊手术疗效时,实验组用腹腔镜胆囊手术疗法,对照组用传统胆囊手术疗法,这属于()。

 A.实验对照

 B.空白对照

 C.安慰剂对照

 D.标准对照

 E.历史对照

 正确答案:D 9 .样本含量的估计是()。

 A.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

 B.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

 C.根据实际情况,能选多少是多少

 D.不必估计,调查整个总体最好

 E.保证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确定的最少例数

 正确答案:E

 10 .某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还是实验性研究,是根据()确定的。

 A.研究者的工作属性

 B.在现场工作,还是在实验室工作

 C.研究对象所提供的信息

 D.是否给予研究对象干预措施

 E.是否遵循随机化原则

 正确答案:D

  11 .避免医生以及病人对实验效应观察的主观偏性,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随机化

 B.单盲

 C.双盲

 D.对照

 E.多中心研究

 正确答案:C

 12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受试对象、实验效应、观察指标

 B.随机化、重复、设置对照

 C.齐同对比、均衡性、随机化

 D.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

 E.设置对照、重复、盲法

 正确答案:D

 13 .抽样调查方法中,抽样误差的大小关系为()。

 A.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B.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C.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D.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E.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

 正确答案:B

  14 .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外,要求其他条件必须齐同。

 A.系统误差

 B.处理因素

 C.年龄人口构成比

 D.个体因素

 E.抽样误差

 正确答案:B

 15 .为研究治疗偏头痛药物的有效性,研究者让一部分患者服用与研究药物外观、形状完全相同的淀粉片,其主要目的是()。

 A.研究淀粉片的治疗作用

 B.比较两种片剂的有效性

 C.避免患者的心理因素影响

 D.减少选择性偏倚

 E.评价试验药物的安全性

 正确答案:C 16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常用调查方法分为()。

 A.普查、抽样调查、病例-对照调查

 B.全面调查、典型调查、队列调查

 C.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案例调查

 D.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E.普查、抽样调查、队列调查

 正确答案:D

 17 .以下关于实验效应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指标有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之分,客观指标具有较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B.观察指标的准确度指观察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C.精密度指对同一指标进行重复观察时,观察值与其均值的接近程度

 D.指标的灵敏度反映检出真阳性的能力

 E.指标的特异度反映其鉴别假阳性的能力

 正确答案:E

 18 .以下关于实验研究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因素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不同,非实验因素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齐同

 B.某医师研究丹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实验组用丹参,对照组用无任何作用的糖丸,这属于安慰剂对照

 C.临床试验中采用安慰剂对照可消除来自于受试对象心理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D.随机抽样的目的是消除抽样误差

 E.设计中要求有足够的样本含量实际上就是贯彻重复原则

 正确答案:D 19 .下列不能用作标准对照的是()

 A.现有的标准方法

 B.现用的常用方法

 C.患者接受处理后的实验效应

 D.现有的参考值

 E.现有的标准值

 正确答案:C

 20 .单盲临床实验中,始终处于盲态的是()。

 A.患者

 B.医生

 C.护士

 D.数据管理人员

 E.统计分析人员

 正确答案:A21 .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相比,主要优点是()。

 A.节省时间

 B.节省人力

 C.节省经费

 D.干扰因素少

 E.统计分析指标少

 正确答案:D

 22 .四种基本的随机抽样方法为()。

 A.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偶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单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雪球抽样、便利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配额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E.多阶段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机械抽样

 正确答案:D

  23 .研究某中药的利尿效果,实验组用该中药治疗,对照组用速尿治疗,这属于()。

 A.安慰剂对照

 B.相互对照

 C.标准对照

 D.实验对照

 E.自身对照

 正确答案:C

 24 .消除来自于受试对象心理因素对治疗的影响的对照是()。

 A.标准对照

 B.空白对照

 C.安慰剂对照

 D.实验对照

 E.自身对照

 正确答案:C 25 .在相同条件下抽样误差最大的方法为()。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

 E.雪球抽样

 正确答案:C

 26 .研究双环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降酶效果,共收治200 例病例,其中 189 例有效,有效率达 80.45%,故认为该药有效,值得临床推广,该结论()。

 A.正确

 B.不正确,样本例数太少

 C.不正确,未进行多中心试验

 D.不正确,未设立平行对照

 E.无法评价该结论

 正确答案:D

 27 .对调查表考评的三个主要方面是()

 A.信度、效度、反应度

 B.信度、效度、可接受性

 C.效度、灵敏度、特异度

 D.信度、灵敏度、特异度

 E.效度、反应度、可接受性

 正确答案:B 28 .实验设计时,受试对象如何分组,可使得组与组之间具有最好的可比性()。

 A.多分几组

 B.将条件接近的分入同一组

 C.将条件接近的分入不同组

 D.将体质弱的分入对照组,强的分入实验组

 E.各组的例数相等

 正确答案:C 29 .某医师在吸烟与肺癌发病关系的研究中,选择对照的最佳条件是()。

 A.找出影响肺癌发病的可疑因素,一一平衡

 B.选择与肺癌病人发病情况完全相同的其他病病人

 C.选择年龄.性别等基本条件相近的非肺癌病人

 D.排除了与研究疾病有关系的人

 E.除年龄不同之外,其他条件均应相同或接近

 正确答案:C

 30 .为了解某疗法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用 12 头健康雌性良种幼猪建立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仅实验组给予该疗法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7 天后观察两组幼猪的存活情况。该研究采用的是()。

 A.空白对照

 B.安慰剂对照

 C.实验对照

 D.标准对照

 E.自身对照

 正确答案:A 窗体底端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40 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 线图

 D 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

 B负偏态分布

 C 正偏态分布 D 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 5 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 95%或 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 95%或 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 10 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

  (B)

 构成比

  (C)定基比

  (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 和 B 均不是

  D. A 和 B 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 t 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 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 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 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 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 n 1 和 n 2 ,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 t 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

  n 1 + n 2

  (B)

  n 1 + n 2 –1

 (C)

  n 1 + n 2

 +1

 (D)

  n 1 + n 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 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 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 t 值为 t r ,对回归系数检验的 t 值为 t b ,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 r >t b

  B t r <t b

 C t r = t b

 D 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

 13、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 x 1 和 x 2 ,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D

 )

 A 分别按 x1 和 x2 从小到大编秩

 B 把 x1 和 x2 综合从小到大编秩

 C 把 x1 和 x2 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D 把 x1 和 x2 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1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 2 >χ 2 0.05, ν 可认为( A )

 A 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 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 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 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 35 人,阳性人数 4 人;乙年级调查 40 人,阳性人数 8 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

 A.四格表 检验

 B. 四格表校正 检验

 C

  t 检验

  D

  U 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 n1=5385,均数为 3.08kg,标准差为 0.53kg;南方 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 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 D

 )

 A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B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C 由于 P 值太小,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无意义

 D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无实际意义。

 17、两个样本率比较的四格表 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这个差别是指(A )

  A 两个样本率的差别

 B 两个样本率的标准误

  C 两个总体率的差别

 D 两个总体率的标准差

 18. 下列指标不属于相对数的是( D

  )

 A 率

  B 构成比

 C 比

 D 百分位数

 19、利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试验,以西替利嗪片组作为对照组,治疗 28 天后结果如下表,现要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何种方法为优:( D

 )

  表 1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

 组别 治愈 显效 进步 无效 合计 左西替利嗪片组 49 8 5 2 64 西替利嗪片组 44 10 9 3 66 A. 检验

 B. 成组t检验

 C. u检验

 D. 秩和检验

  20、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 )

 A 计算相对数尤其是率时应有足够的观察单位或观察次数

 B 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成比代替率

 C 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D 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作假设检验

 二、填空题(20 分)

 1、现有若干名儿童健康检查一览表的部分检测指标,见表 2

 表 2

  某年某地儿童健康检查部分检测结果

 编号 性别 年龄(周岁)

 身高(cm)

 坐高(cm)

 血型 表 面 抗原

  肝大 1 男 7 116.7 66.3 A + ++ 2 女 8 120.0 68.3 AB - - 3 女 10 126.8 71.5 O - + 4 男 9 123.7 70.0 A - - . . . . . . . . . . . . . . . . 问:

 ①上述变量中能形成计数资料的指标有 性别、血型、表抗

 ②计量资料的指标有

  年龄、身高、体重

 ③等级资料的指标有

  肝大

 ④对于身高或坐高指标,在进行统计描述时宜计算

 均数

 和

 标准差

 表示其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⑤对于血型指标宜计算

  构成比

  表示各种血型的构成

 ⑥若要分析不同性别身高有无不同,宜选用的统计方法有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

  ⑦若要分析不同性别血型构成有无不同,宜选用的统计方法有

 卡方检验

 2、某年某地年龄在 60 岁及以上的人口数为 9371 人,死亡数为342人,其中恶性肿瘤死亡数为32人,则该地60岁及以上人口的恶性肿瘤死亡率(1/10 万)为 341.48/10万

 3、临床上安排试验设计时,应考虑的三个基本原则是 对照

 随机

 重复

  三、简答题(20 分)

 1、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哪些?其适用范围有何异同?(5 分)

 均数:

 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

 几何均数:等比数列或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中位数:资料是偏态分布的;分布不规则;一端或两端有不确定数据(开口资料)时。

 2、何谓假设检验?可以举例说明。(5 分)

 首先建立检验假设,然后在该假设下进行随机抽样,计算得到该统计量及其极端情形的概率,如果概率较小,则拒绝该假设,如果概率不是小概率,则接受该假设,这个过程称为假设检验。

 3、请你谈谈对假设检验结论的认识。(5 分)

 由于假设检验的结论是依据小概率事件一次试验实际不可能发生的原理进行的,因此当拒绝检验假设时可能犯 I 型错误,当接受检验假设时可能犯 II 型错误。

 4、请你谈谈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异同点。(5 分)

 区别点 标准差 标准误 意义 个体差异大小 抽样误差大小 计算公式

  与 n 的关系 n↑

 S→σ n↑ →0 用途 与均数结合可制定参考值范围 与均数结合可计算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题 四、计算分析题 10 分*2=20 1、请将下列数据编制成合格的统计分析表。

 试 验 组 对照组

  庆大霉素(8 万单位/10 毫升) 新 洁 尔 灭(0.1%)

 生理盐水冲洗服四

 环素 3 天 生理盐水

 冲洗 总例数

 感染例数

 百分比 30

 1 3.3% 30

 3 10% 30

 5 16.7% 30

 8 26.7% 表 1 四种脐带消毒方法效果比较

 组别 总例数 感染例数 百分比,% 庆大霉素(8 万单位/10 毫升) 30 1 3.3 新洁尔灭(0.1%)

 30 3 10 生理盐水冲洗服四环素 3 天 30 5 16.7 生理盐水冲洗 30 8 26.7

  2、某文章作者根据下表资料,认为沙眼在 20-岁组患沙眼最多,10-岁组、30-岁组次之,40 岁以后剧降,10 岁以下儿童较 50 岁以上老年人高,由此可见沙眼对幼年及成年人侵害最多。

 某医院门诊沙眼病人年龄构成比

 年龄组(岁) 0- 10- 20- 30- 40- 50- 60- 70- 计 沙眼人数 47 198 330 198 128 80 38 8 1027 沙眼百分 比(%) 4.6 19.3 32.1 19.3 12.4 7.8 3.7 0.8 100.0 问以上结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要达到作者的目的,应计算什么相对数指标?

 答:不合理。沙眼百分比大小受该年龄段患病率与就诊对象年龄分布(即该地年龄结构)有关,因此百分比高并不意味患病率就高。应计算患病率,即患者数与该年龄段总人口数之比。

  第二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40 分)

 1.均数是表示变量值_A_水平的指标。

 (A) 平均

 (B)变化范围

 (C)频数分布

 (D)相互间差别大小

 2.原始数据同乘以一个不等于 0 的常数后_D_。

 (A) 均数不变、标准差变

 (B)均数、标准差均不变

 (C)均数变、标准差不变

  (D)均数、标准差均变

 3.描述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是__B____。

 (A)中位数、四分位间距

 (B)均数、标准差

 (C)中位数、标准差

 (D)几何均数、全距

 4.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特征的是_A__。

 (A)中位数、四分位间距

  (B)均数、标准差

 (C)中位数、标准差

  (D)几何均数、全距

 5.均数与标准差计算的数值 A

 。

 (A)均数可以是负数,标准差不可以

 (B)均数不可以是负数,标准差可以

 (C)两者都可以是负数

 (D)两者都不可以是负数

 6、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资料的变异度大小宜采用___C___。

 (A) 极差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间距

 7.说明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例应选_B___。

 (A) 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标准差

 8.来自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_D_小的那个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时更精确。

 (A)S

  (B)R

  (C)CV

  (D)

 9. 已知正常人某定量指标的总体均值μ 0 =5,今随机测得某地一组特殊人群中的 30 人该指标的数值,为推断这组人群该指标的总体均值μ与μ 0 之间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意义,若用 t 检验,则自由度应该是

 C

 (A)5

 (B)28

 (C)29

 (D)4

 10.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μ-1.96σ到μ+1.96σ的面积为

  A

  (A)95%

  (B)49.5%

  (C)99%

  (D)97%

 11.两样本均数间的差别的假设检验时,查 t 界值表的自由度为

  C

  (A)n-1

  (B)(r-1)(c-1)

 (C)n 1 +n 2 -2

 (D)1

 12.从一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

  (A)总体中个体值存在差别

 (B)样本中个体值存在差别

 (C)样本只含总体的一部分

 (D)总体均数不等于 0

 13.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时,哪一个水准第二类错误最小

 B

 (A)α=0.05

 (B) α=0.20

 (C) α=0.01

 (D) α=0.10

 14. 比较某地 10 年间结核与白喉两病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宜绘制

 C

  。

 (A)线图

  (B)条图

 (C)半对数线图

 (D)圆图

 15.构成比用来

 C

  (A) 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B) 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C) 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

 (D) 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

 16.某医院的资料计算各种疾病所占的比例,该指标为

 D

  (A)发病率

  (B) 患病率

  (C) 相对比

 (D)构成比

 17.等级资料的比较宜用

 C

  (A) t 检验

 (B) 检验

 (C) 秩和检验

 (D) 方差分析

 18.四格表中,当 a=20,b=60,c=15,d=5 时,最小的理论频数等于

 C

 (A)T 11

 (B)T 12

  (C) T 21

  (D)T 22

 19.四格表校正 x 2 检验公式适用于

 D

 (A)n<40, T>5

  (B)n<40, 1<T<5

  (C)n>40, T<5

  (D)n>40, 1<T<5

 20.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有

 B

  (A)

 r>0 , b<0

  (B)

 r>0 , b>0

  (C)

 r<0 , b>0

  (D)

 r=b

  二、填空题

  12 分 1、统计资料按其性质不同,通常将资料分为

 (计量、计数、等级 )

 三种类型。

 2、统计工作步骤通常为统计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四步,其中统计分析常分为( 统计描述 )与(统计推断 )两个阶段。

 3、计量资料,随着样本例数的增大,S 逐渐趋向于(

 σ

 ),逐渐趋向于(

 0

 )。

 4、变异系数常用于比较(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情况下两组资料的变异度。

 5、( 相关分析)侧重于考察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回归分析 )则侧重于考察变量之间数量变化规律。

 6、对某地一年级 12 名女大学生体重(x :单位 kg)与肺活量(y:单位 L)的数据作相关分析,经检验两者间有直线 相 关 关 系 , 作 回 归 分 析 ...


推荐访问:统计学 考试试题 答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