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2022-06-27 19:20: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如何引导学生 实行 写作

 引导学生写作是作为语文教师的必做功课,如何引导学生写作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首先要了解小学生习作的策略;其次,要懂得如何为小学生写作搭桥引路;再次,怎样使小学生喜欢写作;最后,在写作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我们教师如何为小学生搭桥引路?激情引趣,做好起步作文。1、玩中觅趣。2、画中寻趣。当然,还有很多能激起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有了写作的欲望。但是,我们的旧作文教学观在要学生写作时,往往提出很多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文的要求,比如说写什么样的文体啦,写什么样的内容啦,一大堆,把他们的思维压抑在一定的范围内。他们会顾虑万分,写这又怕不合乎要求,写那里又怕不适当。久而久之,他们会不知不觉中怕起写作来,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呢?

  (一)淡化命题,提倡自由表达。要想学生喜欢作文,就应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想,冲破旧观点,淡化各种“清规戒律”,让学生异想天开,让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自由采集素材。把作文命题淡化,提倡自由地表述。(二)淡化文体、文章,激发想象,改正主题心灵。小学语文大纲作文提出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下来,练习写简单的记叙文、应用文、读书笔记、日记。这就是把小学生作文的文体从“以写记叙文为主中解放了出来,给学生松了绑,给学生在习作时有异想天开的机会。所以,教师在教学学生作文时,不要过重强调文体,让学生自己选择,不管写成什么文体,能写好文章就行;更不能强调什么写作章法,不要要求学生在某一篇作文中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而不能用说明议论等,这样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因为他们想出来,写出来的文章不一定合乎写作章法,但内容、感受却是真真切切、感人至深的,我们不能因这篇文章的章法不合于要求而加以否定。教师是教学生写作文的,不能苟求学生写教师所想要写、要看等的内容,要让作文主题心灵改正过来,学生应该写他们自己的内心所想、所感以及亲自所见,这才是小学生作文的主题心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喜欢作文。

  学生喜欢写作文,他就会自觉地去看、去闻、去思,但因为生活面窄,经验不足以及知识的困乏,往往写出来的作文都有相似雷同之处。那么,教师如何教学生推陈出新,哪怕是写同一种事物,写第二篇文章时比写第一篇文章时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新的想象呢?(一)突破思维定势,为创新作文打基础。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展空间,教师一定要先转变观点,重视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文教学中的学生主体的发挥,从让学生“学写”转向让学生“会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写苹果,因为学生观察的角度以及所感受的不同,会写出不同的文章来,这时教师不能以自己对苹果的观察经验、感受去评判学生作文的好坏,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肯定学生作文,为学生进一步创新打下基础。(二)提供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创新作文铺路。课堂气氛,需要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坚持正面的激励,宽容和理解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不要全责备,使学生能自由和安全地作文,使课堂气氛较松活跃。比如写《妈妈》这样的文章,有的学生写自己的妈妈非常凶恶,如何打他自己,写得很真切,但有的教师就指责说:“你妈妈都是为你好吗?你怎么能把妈妈写成这样呢?”这样一批评,课堂气氛肯定会沉闷下来,学生的思维肯定被抑制了,因为他们有了顾忌,害怕教师批评,所以,教师一定要激励为主。(三)培养和发现创新,注意求新务实。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只要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点、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就能够称得上创新。创新不能拔高了基本要求而一味追求创新,求新要务实。所以,教师教学生作文时,一定要把学生引至新的内容,大胆放手,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并启发学生去发

 现问题,引导他们找出与众不同的方法,想出与众不同的思路,说出与众不同的话语,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学得轻松、自然,而且能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水平,并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成就感。

  写作技巧又因内容的表达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写人,必须抓住人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可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写事,注意事件的完整性表述,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清楚,要抓住重点;写景,注重的是形状、色彩、声音、静态、动态的特征和空间顺序的合理安排。但是这些都是理论上的指导,如果仅仅做到这个步而不往下走,那么就会使学生感到空洞与抽象。那么下一步应该是什么呢?我主张从摹仿入手——这是训练他们写作技巧的一个很好方法。分模版来摹仿,先给范文,再讲规则,最后进入实践操作,远离了理论的抽象性,同时也无形中让他们掌握了写作规律。当他们都对各个版块的技能熟练了,作为教师的作用又凸显了——引导他们灵活地选择技巧构思属于自己风格懂得写作,促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提起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文,老师认为不好教,学生认为不好写。特别是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更令老师感到头疼,学生感到害怕。这是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练习写作文,觉得无从下手,产生的恐惧心理。我教三年级学生习作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避难就易,消除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三年级的学生对习作感到很陌生,心里非常害怕。我在教学生习作时不提“习作”二字,只要求学生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者是自己做的写一写,不给学生定条条框框,让学生放开胆量写。

  二、化难为易,减轻学生习作的心理负担。我教学生的习作并不只在习作课上教,平时就要求学生围绕每一组语文园地中的习作内容实行练笔。学生到习作时就感到轻松一些。比如:三年级语文上册中第一次学生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的课余生活。我从这个组课文教学开始时就布置学生把当天的课余活动写下来,每天写一件事,写了以后读给别人听,让别人协助修改,大约经过两周时间的练笔,到学生习作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平时是在练习写作文啊!学生都认为习作并不难,也不感到害怕。学生尝到平时练笔的滋味后,慢慢地养成了每天围绕学的那组课文的习作内容写片段、写短文的习惯。因为平时增强了练习,到习作时就轻松多了。

  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我在批改学生习作时不面面俱到,指出过多的错误,一次只指出一处比较容易修改的地方,让学生修改。如果指出的问题多了,学生会无所适从,感到困难重重,产生畏难情绪,挫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比如:钟袁媛同学写的第一篇习作,内容是自己的课余生活,她从放学一直写到晚上睡觉,完全是记流水帐。我没有批评她,反而赞扬她的课余生活非常丰富,要求她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情写。她选择了“喂鸡”这件事情写,习作中写到鸡“抢”着吃食,我又要求她把“抢”的情景写清楚。经过几次修改,第一篇作文终于写成了。

  四、正面鼓励,让学生始终保持强劲的习作兴趣。学生每天把习作练笔交给我检查时,我总是满脸笑容地说“写得好”、“有进步”、“坚持天天写”等一些鼓励的话语,学生听后,感到亲切,心里舒畅,觉得写作文乐趣无穷,就喜欢上了习作练笔,我就引导说:“只要天天写,你们的习作会越写越好。

 教小学生写作文的前提仍是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是一条写作教学公认的真理了。因为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文在新课标已明确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与人交流”,写作是一次模拟尝试与人交流沟通的活动;而且在认知教学理论中,“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恰好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兴趣呢?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鼓励他们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和感想。尤其是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肯定,调动他们写作文的积极性。

 根据他们想表达的渴望,克服了怕写作文的心理。而写作教学中提倡“先放后收”的建议,就是给小学生提供一个学会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平台,激发兴趣,然后再慢慢地向审题方面靠拢,这样就解决了写作中“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

  实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作文写好后,组织在小组内讲评。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学生每写一篇都有收获。

  “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是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旨在营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所谓“自主”就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写作。“自主”作文就是“言为心声”,率性而为,体现自我的风采,体现鲜明的个性。

  理应脱离作文教学的陈旧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写作,褪去矫揉造作、模仿穿凿,赋予其鲜活的想象力,丰富的创造力,等待收获的将是缤纷的色彩,清新的果实和勃勃的生机。

  写作时,课堂上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文思枯竭,三言两语就把要说的倾倒完了,干干瘪瘪;有的学生却思绪绵绵,脑子里如有活水,或潺潺流淌,或波澜起伏,笔下洋洋洒洒。究其原因,与写作材料充足与否当然有密切关系,不过,切不可忽视另一重要因素,即想象力发挥得如何。

  根据近代脑生理的研究,人的大脑可分为四个功能部位,即感受部位、判断部位、储存部位和想象部位。就多数人来说,前三个部位注意开发,想象部位比较忽视。据研究测试,一般人只用了自身想象力的15%,潜力很大。学写作,就要重视想象力的发展。人们说,科学是从想象开始的,如果人们不幻想能像乌一样飞,像鱼一样游,哪来今日的飞机、潜艇?写文章也一样,发挥想象力,让思想插上双翅飞翔,就能上下求索,神游八荒,获得十分丰富的写作材料。

  展开想象应选择不定向的、跳跃式的、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就是浮想联翩,不受限制地思考。一般地说,人们思考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文问题常常是按一定的常规、一定的角度实行,思维的范围比较窄,而想象却不是按部就班地思考,是不受任何拘束放开来想,思维充分发散。思维发散,头脑中就能形成很多从来没见过的事物形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综上所述,要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文,不但要懂得学生作文的策略,还要为学生作文搭桥引路,让他们喜欢上作文,而且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水平,让他们真正能写好作文。我从习作教学中体会到:只要学生敢写了,平时又喜欢写,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会逐步提升。


推荐访问:学生进行 引导 写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