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产业的兴衰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中国对虾产业的兴衰

2022-06-02 08:50: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zoޛ)jiw㞿mM?}ou_z۞{}4Ѩky总结了个顺口溜:春养,夏保,秋捕,冬斗。春养、夏保是指要保护对虾亲虾和仔、幼虾,冬斗是在越冬场和日本渔轮争夺对虾资源。虽然斗的结果我们获得了胜利,但有意思的是我们捕捞的对虾最终主要还是出口到日本。

1965年-1984年20年中国共捕捞对虾385033吨,平均年产量达19252吨。那个时候捕虾季节一到,渤海周边的烟台、大连、龙口、莱州和营口等港口码头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形势大好,渔民及各级管理干部因高产而欢欣鼓舞。

养殖和增殖的兴起

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相比我们节节高升的捕捞量,日本的捕捞量是越来越少,到了1983年-1984年,日本就很少再进行捕捞。而我们好景也不长,没多久我们的捕捞量也开始减少了。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秋汛对虾渔业和日本冬、春汛对虾渔业的捕捞力量太大,造成补充型捕捞过度,使对虾资源在低水平处波动,对虾资源整体在下降。八十年代,年产量从将近2万吨,下降到不足万吨,上世纪末更是下降到不足千吨。

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导致对虾补充量减少,为了增加捕捞量,农业部积极开展对虾的增殖和养殖工作。农业部安排了“八五”攻关项目“渔业资源增殖研究”。所谓渔业资源增殖是通过向天然水域投放各类鱼苗(或成体、或受精卵等)以增加种群数量,是增加资源量的一种方法。这项研究最终发展成对虾增殖渔业。并形成五处对虾增殖渔业:福建省东吾洋、浙江省象山港、黄海中部、黄海北部和渤海。

经过实践证明,人工放流对虾幼苗进行渔业增殖的方法确实有效。据辽宁省黄海北部海洋岛渔场渔业资源增殖管理委员会统计,1985年-1992年8年黄海北部对虾增殖产值5.85亿元,扣除捕捞成本1.32亿元,渔民获利4.54亿元。

同时,农业部开始也号召养殖对虾。对虾是一个很好的养殖品种,它的经济价值高,生长速度快,在海中生活每10天增长1.5厘米,体长1厘米仔虾约经3个月,就能长成出口商品规格。对虾的温度、盐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大,在中国沿海,南到广东,北至辽宁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发展对虾养殖。

80年代中期,科技工作者和农业部门人员一起下乡,给渔民们补助鼓励他们养对虾。对虾人工养殖与增殖相比的优点是明显的,那就是在人工环境下比自然条件下对虾幼苗的存活率上升了很多,对虾在海里自然状态下成活率只有千分之几,一公分体长的对虾放到海里后死亡的很多。举个例子,假如6月份投放100尾幼虾,到9月份能捕到5条已经很不错了,也就是说5%已经是海里面比较高的成活率了。人工养殖却可以达到30-50%成活率。在人工环境下提高存活率的养殖方法主要靠调节水质,也可以混在饵料中投放一些抗生素。八十到九十年代对虾养殖逐渐兴旺起来,农业部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到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养虾面积约210万亩,产量约20万吨。

亲虾资源减少

不管是对虾的增殖还是养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虾苗问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是我国家研究对虾工厂化育苗的科研单位,在50年代末就开始进行此方面研究。但在当时还都是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没有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在80年代初期,育苗问题还没有解决,人工养殖用的仔、幼虾都是从海里捕捞的,然后直接放在虾池中养殖。在80年代中期,对虾育苗问题解决了,开始捕捞亲虾,每年早春4月份的时候进行捕捞,用海上捕捞的亲虾进行人工育苗用来进行工厂化养殖。随着对虾养殖的发展,对亲虾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那

时候亲虾的价格可以达到100块钱一尾。

到了90年代,亲虾也可以在虾池中培育出来,利用养殖的对虾在室内池中越冬,第二年就可以作为产卵亲虾用于人工育苗,随着亲虾数量的增减和来源的变化,价格也有所回落,但没有低于50块的。不过通过人工方式培育的亲虾质量低,幼虾的产量低,打个比方,捕捞野生的亲虾可以产卵100万,而人工繁殖的只能产几十万。而且人工养殖导致了种质资源的退化,一个虾池中的虾基本都是近亲繁殖的。近亲繁殖的虾,质量很差、容易染病。野生亲虾与养殖的亲虾相比,具有质量高、产卵量大的优势,所以广大养殖户宁愿使用野生亲虾不用养殖亲虾。

养虾业的蓬勃发展需要捕捞大量的野生亲虾,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春汛在石岛外海进行的大量捕捞亲虾活动,更加速了资源的衰败。于是野生亲虾的数量不断减少。在自然界中亲虾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维持后代的数量和种群数量,亲虾一少对虾的补充量也减少,加上强度不断增大的捕捞,次年的亲虾变得更少,形成恶性循环,所谓鱼贵伤渔,资源就这样被破坏了。

病毒的出现

80年代以来,对虾栖息地的环境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是随着沿海城市工业化发展,河口栖息地的陆源无机氮、无机磷和COD污染指数和面积日趋增加。再加上对虾产业初步兴起而带来大规模人工增养殖的无序发展,放流实施的过程缺乏科学指导,大规模放流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下甚至感染了病毒的“劣质”种苗,稀释和污染对虾野生群体的基因库。同时大量跨境的亲虾、苗种贸易完全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和检疫,不仅影响了对虾野生资源和自然生态,也为后来的灾难埋下了种子。

在80年代后期对虾的资源补充量已经逐年下降并在低水平上波动。对虾遗传多样性水平下降。80年代末台湾和东南亚养殖的斑节对虾(对虾的一种,俗称草虾、花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就出现了严重的病毒病害,1991年与台湾类似的病害已蔓延到了大陆南方养殖的斑节对虾,患病虾在一周左右就大量死亡,当时人们还不清楚原因,大都认为是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所致。1992年这种病害已开始扩散到浙江的部分地区,到了1993年,严重的灾难最终蔓延到了包括山东在内的几乎全国范围内养殖的对虾身上。

1993年7月份山东寿光县道口一家养殖户的对虾大量死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将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通过病理显微观察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一种新的形状为杆状的病毒,把这种病毒提纯出来后,通过实验证实并确定这种病毒就是引起对虾快速死亡的直接原因,科研人员还给这种新的病毒命名为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这一发现是第一次确定导致对虾严重的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

这一年对虾的养殖产量一落千丈,其后不断下降。据原辽宁省水产局统计资料,1993年全省对虾产量21436吨,平均亩产47公斤,1994年产量3573吨,比上年下降了83.3%,平均亩产仅12公斤,大部虾池绝收,全国情况与此类似。对虾养殖业受到沉重打击,损失惨重!《中国海洋报》曾以“黑色的星期五”为题,报道了这一事件。

此后,科研人员对各地的病害进行了细致研究,虽然最终查明了给予对虾产业致命一击的原因,是养殖虾受病毒感染后大量死亡,幼体、仔虾和虾苗等都带有病毒,也查明了病毒种类、性状、感染途径和发病特征,但对付这一病症没有良方,对虾养殖业陷入“防”没有措施,“治”没有良药的境地。对虾犹如一枕黄梁,仅仅10多年,它的捕捞业、养殖业和增殖业都衰落了,整个产业从100亿元彻底崩溃到了冰点。

中国对虾的产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高峰时年秋汛捕捞产量近4万吨,养殖产量达到20万吨。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黄渤海区的对虾种群资源衰败。对虾的衰败与没落,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损失,按1965年-1989年25年的平均产量约15000吨作为估计损失量,相当于渔民每年少收入15亿元。

为了挽救对虾的产业,水产工作者们不断探索对虾养殖业新的替代品种。在1988年就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进中国的南美白对虾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学名凡纳对虾,外形酷似中国对虾,平均寿命至少可以超过32个月。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是迄今世界上公认的少数优良养殖品种之一)。1994年人工育苗和批量生产首获成功,从1998开始在我国逐渐推广。由于南美自对抗病力强,产量高,并且经过驯化后可在纯淡水中生长,故在沿海各省及长江流域广泛养殖,大大扩大了养殖面积,提高了产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中重要种类。在2009年我国对虾养殖再创新高达到130.3万吨。然而这期间问题也陆续出现,南美白对虾在我国十年大面积推广该养殖的过程中,病害不断发生、养殖周期普遍延长、个体大小参差不齐,造成不少养虾业主亏损,阻碍了养虾业的健康发展。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沿海没有野生的亲虾。因此,只好用养出的大型虾选择来做亲虾进行繁殖,这种近亲繁殖造成种质退化。

可喜的是,现在许多养殖户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开始从美国夏威夷进口无特定病原的亲虾进行繁殖。这种亲虾亲原产地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用其所产生的新一代或二代虾苗养殖,大大提高养殖对虾的质量,克服了许多虾病的发生。而且目前对虾养殖技术及养殖条件比起1993-1994时代,已有极大改善和提高;同时引起南美白对虾发病的病毒发作规律已被摸清。良种培育和科学管理将有利于南美白对虾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对虾渔业是中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对虾渔业资源的灾难是沉痛的。中国对虾产业的衰败和南美白对虾的兴起,提醒我们应该对行业的发展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知易行难”,这是科技工作者对对虾产业研究工作的切身体会。希望南美白对虾的兴起带来的技术和理念变化也同样裨益与中国对虾,使之有朝一日重登水产养殖的明星舞台。


推荐访问:对虾 兴衰 中国 产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