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及防范措施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探析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及防范措施

2022-05-31 16:00: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 要:本篇文章主要对煤矿通风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预防手段。旨在能够提高煤矿通风安全的整体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制约因素;防范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涉及到的范圍面很广,如矿井自身的基本情况、人为因素等。矿井通风系统给安全因素带来很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环境因素;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对此,针对煤矿通风中的这两方面因素做出合理的研究,旨在可以找到合理的方法来避免出现煤矿安全问题。

1 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

煤矿通风系统是一个大型复杂工程,涉及矿井自身条件、通风系统本身、人为管理操作等内容,制约其安全的因素很多,既有环境方面的,也有人为造成的。下面,我们将就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环境、人为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找到解决和减少矿井安全的有效措施。

1.1 环境因素

矿井地质和一般的地质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煤层的地质结构通常是具有复杂性的,由于开采深度逐渐的变深,这样里面的地应力、低温会明显的增加,进而使煤矿出现自然灾害的概率不断的增加。同时,因为煤矿瓦斯大量的涌出,也会致使煤和瓦斯的现象日益增加。目前,在煤矿企业生产的形势下,高瓦斯出现的情况显著,随之也让矿井的数目不断的增多。此外,还有出现煤层的情况也是经常出现的。就矿井通风系统而言,因为某些矿井中的通风性能不强,不能确保通风良好,矿井中一般都会发生外部漏风率不达标等情况。另一方面,因为部分矿井中的通风系统在布置的时候就出现不恰当的情况,或者是通风设备放置的位置不合理等,这样都会致使通风系统发生不良的现象,从而对矿井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还有由于井下环境所带来的干扰,让矿井中的系统、仪表等出现数据传输错误的现象发生。

1.2 人为因素

目前,在煤矿企业中,采取安全管理的方法较为落后,没有对安全功能从整体上提升,而是处于事后总结不足的被动管理上。此外,相关部门对救援产业的建设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配置的资源没有进行恰当的协调,检测体系的研究没有紧跟生产的脚步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相关员工整体的安全意识不强,相关管理人员也没有对通风系统制定规范的标准,而且在人员分配上也没有依据员工能力而进行恰当的安排,最终因为没有对通风安全引起重视而发生事故。员工的整体安全认识不强,还有管理工作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经常用拿吨煤工资进行鼓励,继而致使有关人员出现违章冒险情况出现。

2 煤矿通风安全的防范措施

相关部门应当对煤矿通风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减少事故情况的出现;而为了避免矿井通风事故突然发生,相关部门应当尽可能的将隐患降到最低。不同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存在的隐患而发生的,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将煤矿通风安全做好恰当的落实,对各种不同的预防措施进行不断的改善,从而防患于未然。

2.1 加强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做好矿井通风安全培训工作

人为因素对通风系统是主要的核心内容,只有将员工整体安全认知不断的加强,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为因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对此,各级煤炭相关部门应当对安全生产工作引起重视,进而从整体上将安全的重要性得以提升,树立安全的重要理念,坚持将安全放在工作的首要任务中,继而有效的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当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并且对培养形式和实际有效紧密结合,要对员工整体品质加大培养的力度,并且在核心岗位上应当安排专业人员,从而做好相关工作。

2.2 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就煤矿生产企业而言,应当对矿井安全生产配置相关的监控系统,与此同时还应当安排专业人员对瓦斯进行详细的检测,时刻到井下环境做好检查工作,倘若发生问题应当在第一时间做好恰当的解决。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当对通风系统做好恰当的改善,能够让通风系统正常的运作,还应当对矿井中出现的改变而对通风系统做好相应的改造工作,从而确保矿井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生产工作,禁止出现串联通风的现象,做好相应的控制工作。

在工作中,还要强化局部通风管理,杜绝局部通风机无计划断电。在有局部通风机工作的部位,必须安装有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的瓦斯传感器,当瓦斯超限时断掉局部通风机后部用电设备的电源,保证安全生产。

2.3 完善矿井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监察部门的监察力度

加强管理对煤矿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工作中要建立规范、科学的矿井安全管理体系,做到职责明确、机构健全,使得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违章必究,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另外,还应加强各级安全监察部门的监察力度,做到定期和不定期对煤矿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问题一定要停产整顿,待彻底解决后,再恢复生产。对于企业自身来说,也要建立矿井通风安全自查机制,做好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的同步运行,彻底杜绝造成事故后进行事后弥补的做法。

2.4 建立矿井通风评价机制,做到安全生产的准入运行制度

煤矿矿井安全通风评价机制是跟踪监测矿井各种数据,对煤矿安全生产体系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并对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科学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当前,国内煤矿行业已经开发研制出多种形式的针对不同特点、适应不同范围和不同条件的具体评价方法,按照其不同特性可划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安全评价方法。除了定性定量安全评价法以外,还有根据通风系统稳定性的高低及煤矿安全划分的安全评价方法,如煤矿通风的基础资料评价,煤矿测风的评价等多种方法。煤矿企业无论使用哪一种评价机制,均需要在日常生产中做到安全评测通过才进行生产的安全准入制度。

结束语

通风系统安全在煤矿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对矿井安全生产的有关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且依据管理基本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手段。在文章结尾处,笔者特意强调,对影响通风安全的有关因素做好正确的研究,并且为了能够起到预防的作用,需要全面的配合,经过人、机、环境之间的有效配合,才可以让通风系安全情况能够进行恰当的完善,进而让矿井发挥出安全生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俊春.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15(12).

[2]河南省煤炭学会第六届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交流会召开[J].中州煤炭,2013(12).

[3]李伟,曹宜峰,龙厚喜.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6).

[4]郭孝炫.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2).

[5]夏永中,孟凡新.关于建立通风安全过程控制体系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2).


推荐访问:探析 通风 煤矿 防范措施 制约因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