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印刷技术与明代插图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浅谈印刷技术与明代插图

2022-05-29 10:00: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 要:明代是我国古代木刻插图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而明代插图是通过雕版印刷的方式取得的绘画作品副本,明代雕版印刷业的发展使明代插图艺术显示了独特的视觉魅力。

关键词:印刷技术;明代木版插图;创新

中图分类号:J217;J2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071-01

隋末唐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到宋朝初年已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在印刷的实践活动中,造就了一代有一代的雕版印刷的手工业工匠,他们的技艺一代超过一代,在之后的印刷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明代插图在历史上是一株璀璨的明珠,而在那时的木版画因为它印刷特性在书籍当中运用频繁。

一、雕版技术新发展

明初刚刚经历元末的动乱,统治者为了恢复生产,加强对意识形态的限制,同时在百废待兴的环境下,明初印刷力量是比较脆弱的,促成了明洪武至天顺年间的一百余年里插图几乎被看成是一篇空白的尴尬局面。嘉靖时期是印刷业发展的转折,艺术趋于繁荣,与统治者对通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分不开的。纸、墨、刻、印是雕版印刷的四大要素,印刷业的繁荣,得力于这四个方面的共同发展。由于政府对印刷重视,从中央到地方的很多部门都从事过印刷活动。同时,政府对印刷业政策开放,民间形成了汴京、杭州、福建、江西等几个印刷业较集中的地区。

福建的建阳、南北两京、苏州、杭州等地的印刷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使木刻插图日益增多。中国是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国家,中国的彩色木刻画用朱墨两色套印而成明代彩色套印版画遗留最多,蓝墨两色套印也不少,如嘉庆时期《墨子》等。天启年间,湖州的凌、闵二家印刷了大量的朱墨二色或朱、墨、黄、蓝四色的古书,如明末朱墨两色印刷版的《今古与地图》,并没有彩色印刷插图。变化总会使人感觉到触目、新奇、震动。自从发展雕版印刷术后,插图一般都是黑白的,在追求多样的心理驱动下,古代版刻家克服了技术上的困难,使用了套色的方法,制作出彩色的插图。雕版技术发明后,书籍的传播从手抄进入印制。雕版印刷虽然解决了文字和黑白插图的印制,但是仍不能满足人们对色彩插图的需求。于是,采用雕版印刷与手工上色相结合:先用雕版印刷术,在纸上印出版刻插图,再用手工在图画上涂上各种颜色,使黑白图画变成彩色图画,这种制作工艺被称为“刷涂套色”。

随后,出现了不起的印刷技术——刷版套印,它是一种新的彩色套印工艺,它根据画面的要求,在同一块雕版的不同部位涂上不同的颜色,然后一次刷印而出。明代早期的彩色木刻画有两部“典型”范本可以说明这种技术对我国印刷技术发展对明代插图的影响。一部是由万历二十八年由郑振铎先生收藏的《花史》,其彩色印刷的方法是把几种不同的颜色涂抹在一块木板上,比如花涂上红色,叶子涂上绿色,树干涂上棕色,然后再覆纸印出来,这是一种单板涂色印刷的方法,与多版套色截然不同。另一部是徽州程大约刻印的《程氏墨苑》,也在他所刻的木板上按照应该渲染的色彩涂上相应的颜色,而后印刷。虽然这种刷版套印技术在今天看似简单,但在当时操作起来也十分不易。这种方法要求同时要用多种颜色在木刻画上涂抹,如果印刷时间相隔太久,那么先前涂上去的颜色就干掉,影响印刷效果。由于他的大胆尝试,明代迎来了彩色木版画插图的大量出现。

二、饾版印刷新出现

把套版印刷和版刻艺术结合起来的彩色套印术,最初采用的涂色方法,在着诸多明显的缺点。后来在这种方法上进行革新,很快出现了一种分色分版的套印方法,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饾版套印技术发明了。“饾版印刷”,就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色情况,分别勾摹,每种颜色刻成一小块木板,犹如饾饤,故称“饾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将不同颜色依次套印,直至与原稿位置吻合,最后形成彩色图画。天启六年由金陵吴发祥镌刻的《萝轩变古笺谱》,它的雕版、饾版等工艺很是精湛,它的发现在彩色套印版画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由于统治者对于意识形态的重视,木版画盛行,私营性的刻图制是许多画家的谋生手段,《十竹斋书画谱》的作者胡正言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历时八年,于天启七年完成,《书画谱》备受读者喜爱。出版不久便已有人翻刻,数百年过去了,原版初印本传世极少,现今《十竹斋书画谱》多为清代翻刻本,此谱共有八卷,每种40幅,一共160图,采用一图一文的形式,每图均为对版双页版面,中间隔页题写诗词。书画谱里的作品有的是由胡正言自己书写绘制,画谱不仅满足了“幽人韵士之癖好”而且“竹谱”中的绘写竿、节、枝、叶的各个步骤,并附有画诀。此谱汲取了古代丝织品漏版染花和凸版印花技术,发展了程大约编刻的《程式墨苑》所运用的色涂刻版、两版套色发展成多色分版套印的新技术,并且使饾版印刷空前成熟。它推翻了死硬的绘、刻、印,转而灵活精心。

三、拱花技术新应用

胡正言又于明崇祯十七年完成《十竹斋笺谱》,技术上,它运用了在《书画谱》里未曾用过的“拱花”技术。“拱花”就是将木板雕刻成凹版然后将宣纸按照画面的位置打湿拓入凹版中,在吸干水分,形成浮雕效果,使白色的东西可以运用拱花的技术表现出来,这一发明为我国印刷史平添了一种新的表现方法,从而这种新的表现方法获得了广泛的表现空间。如无华的八种花卉、雅玩古器的花纹凸出,皆以素纸拱花压印而成,其内容有山水意境、花卉奇石、历史故事,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四、木板水印新出现

木板水印是一种特殊的手工印刷技术,它是水质颜料印刷的一种具有“水味”的艺术形式。在拓印时,根据墨色的水性特征渗透到宣纸柔软的纤维中,呈现出水墨渗化的痕迹,温润而韵味十足;水印木刻不外乎绘、刻、印三个环节,若结合不好将直接影响印刷的最终效果,所以彩色木刻画的传统不容易继承的缘由就在于此。十竹斋的水印木板按其属性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偏于工艺复制性质,在绘、刻、印上特别要求与原告版乃至印刷上都有画家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全部完成,比工艺复制性质的木刻版画要灵活,但相对来说比较难,此外,十竹斋的水印木刻在绘、刻、印上有着新的特点,如花和叶子的处理方法上更充分的利用了彩色墨化进行印刷,此外,十竹斋工人在印刷工程中巧妙地用手指在纸上进行按捺,所表现出来的线条比较柔和,色彩润和,用指甲按捺出来的线条则显得坚挺,色彩深浅不一。

十竹斋的彩色套印技术是在传统的技术上加以发展而来的,它在印刷方法上得到了突破,而且彩色木刻作品的价值没有超过《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的,它们是木版插图的璀璨明珠,在古代插图中是彩色印刷的最高成就,作者胡正言为明代插图做出来历史性的贡献。自此之后彩色印刷技术在木版插图方面一直应用至今。

五、结语

‘中央美院博士后李啸非介绍,在明朝末年,出现了插图的繁荣景象,“插图的繁荣意味着商业的繁荣和书籍印刷的繁荣,那个时代才是一个阅读的黄金代”。’正是由于饾版、拱花技术及水印木板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人们自宋、元以来一直探索的彩印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为明代插图艺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版画史[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61.

[2]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史略[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3]周芜.中国古版画百图[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4]周心慧.中国古代版刻版画史论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5]薛冰.插图本[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6]徐小蛮,王福康.中国古代插图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明代 插图 浅谈 印刷技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