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满族、蒙古族文化与保护开发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辽宁满族、蒙古族文化与保护开发

2022-05-28 09:15: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内容提要]辽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境内居住的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锡伯族、朝鲜族和回族等,但从人口数量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作用方面,满族和蒙古族更显著。满族蒙古族对中国文化历史的影响具有多领域、大角度的特点。辽宁满族、蒙古族历史遗留文化品级高,做好保护和开发工作,有利于分调动满族蒙古族群众的积极性,增进民族团结,为辽宁文化兴省、经济腾飞助力。

[关 键 词]再论;辽宁;少数民族文化;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的作用、力量和效益越来越不容忽视。近年来,我省GDP增速缓慢甚至下滑,传统的投资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瓦解,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思路和行动对经济影响的效果不明显。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思考与保护自然、人文环境相连的文化、文化产业的相关问题凸显重要。文化的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注重研究、挖掘、整理境域内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又与文化本身的特点、品级及价值有密切联系。另外,文化的力量与效益来自多样化(全局视角)和特色(局部视角)。文化的多样化和特色主要指不同民族的文化、多样化和特色都必须根植于历史与现实。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辽宁的少数民族文化都具有文化和经济价值。探讨辽宁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有助于利用地方文化特色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蒙古族、满族的文化的影响

目前,辽宁境内生活着人数不等的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64.3万人,约占辽宁人口总数的15%。满族人口533.7万人,占辽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3%,占全国满族人口的51.3.%。蒙古族人口67万人,占辽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0%以上,占全国蒙古族人口总数的12.2%。由于蒙古族和满族都曾经建立过全国性的政权,对中国的影响时间长、面积广、领域多。

(一)人口优势和历史上政权统治的范围决定了其影响范围广

1.满族、蒙古族的人口优势决定其影响面相对广。第一,省内影响。辽宁满族和蒙古族人口共600.7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2.5%,满族人口居全国第一位,蒙古族人口居全国第二位。在满族聚集区先后成立8个满族自治县(市),即新宾、岫岩、清原、本溪、桓仁和宽甸六个县和凤城、北镇两个市,满族自治乡、镇、街道88个。在蒙古族聚集区先后建有两个自治县,即喀喇沁左翼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自治乡、镇、街道16个。另外,有11个联合自治乡镇。其他少数民族自治的层次只到乡镇街道级,且数量明显少。由于人口相对多,自治地方就相对多,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相对更可能会得到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其影响范围理论上相对更广。第二,辐射全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人口流动速度更快、数量更多,城市化进程加速。辽宁的满族和蒙古族民众以谋生、考学、求职、婚姻等原因遍布全国各地,主要聚集在中等以上城市。这种情况或多或少对其学习、工作、生活的地方产生一定影响。

2.满族、蒙古族曾经建立幅员辽阔的全国政权,决定其影响必然是全国性的。在中国历史上称雄的少数民族很多,匈奴、鲜卑、契丹、突厥、大理,他们或雄居一方或占据半壁江山,但是统治现中国全境的只有蒙古族和满族。元朝和清朝国土面积完全包括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据1310年保守统计,元朝疆域面积为1 400万平方公里。大致北至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南至中国的南海,东北至今黑龙江下游、跨外兴安岭、乌苏里江以东,接日本海,西南包括云南、今缅甸北部、中部、东部;泰国北部、老挝、越南西北部,都纳入元朝国家范围。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将中原、包括台湾在内的沿海、东北、西北、西南和大漠南北联成一体。” [1]据1840年统计,清朝疆域面积为1 300万平方公里,包括整个黑龙江及外兴安岭大部,内外蒙古、台湾和喜马拉雅山等。由于管辖的土地面积广大,具有蒙古族和满族特色文化在其所管辖的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产生影响。辽宁的满族、蒙古族与其他地方的满族、蒙古族有着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性格特征,所以这种影响的主体也就当然包括辽宁的满族与蒙古族。

(二)蒙古族和满族的历史影响及其民族性格特点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和满族建立的清朝不仅统治范围广,统治时间也较长。元朝的历史,自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1271年建国号为元,至1368年元惠宗撤离大都,元室北迁,百年左右。清王朝自1644年入关至1912年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这两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对中国的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影响是巨大的。

1.元朝和清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形成重要影响

(1)政治制度上的影响:由于蒙古族和满族建立过全国性政权,其政治思想和政权组织形式对其后的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统治者的蒙古族与满族贵族目的在于全国政令通畅和稳定,所以必须吸收中原古代成功的统治方法。同时,为了维护本民族利益,又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民族特色。元朝行省建置一直沿用至今。成吉思汗建立了跨越欧亚的运输线和通讯联络线,组建了世界上最高效快捷的通信兵,号称 “箭速传骑”。元代疆域辽阔,驿传运输发达,形成规模庞大、称雄一时的元代邮驿。这种驿传体系经明清,成为现代邮政体系的原有基础。忽里台大会,是蒙古帝国建立前及建国初期,推选大汗的大型集会。同时拥有决定或宣布重大军事行动、分派征战任务、宣布新定制度的权力。该制度起始于成吉思汗,影响整个元朝及北元时期。我国现行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形式与忽里台大会可以找到相似点。为了保护本民族统治者的安全及避免完全同化的考虑,清朝强行 “剃发易服”,推行满式发型和服装,对中国的发型和服饰有很大影响。

(2)经济上影响。蒙元丝绸之路,对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影响重大。《马可·波罗游记》等一些名著大量记载了丝绸之路上商队贸易情况和元大都作为东方国际贸易中心无可争议的地位。元朝首创人类历史上银本位制,以丝和银为本位的钞本来维持纸币信用。元代的 “中统元宝交钞” 由于信誉度高,其流通领域除了国内,在东南亚许多地方流通,直到明代仍有流通。元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纸币流通最为盛行的时期。

清朝借地养民。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因为河北、山东等地发生蝗灾和旱灾,灾民食不果腹,要求出关谋生。清朝命昭乌达、卓索图两盟札萨克容留灾民垦殖度荒。对入蒙地农民“免其田赋”,对蒙旗王公“许其吃租”,关内大批灾民涌入喀喇沁、土默特、翁牛特、敖汉诸旗及克什克腾旗南部。

(3)文化上影响。北方游牧民族多信萨满教,萨满教曾流行于中国北方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东北的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和达斡尔族等都曾信仰萨满教,反映了东北地域文化的某些共同特征。这种宗教文化形式或多或少影响其他地区,并影响到蒙古、日本、韩国等国家。另外萨满教的多神论,也使统治者更容易接触其他教派,也是满族和蒙古族都接受了藏传佛教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样可以在文化思想上和中原达到一定程度的统一。

马文化。蒙古族堪称马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马的兴衰一直与蒙古族荣辱与共水乳交融,蒙古族马文化与能征善战的蒙古民族一同载入史册。清朝最终问鼎中原,马无疑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农耕文化中关于马的绘画、成语、小说等或多或少受到蒙古族、满族马文化的影响。

饮食文化及其他。满族的萨其马、糕点、酸菜,蒙古族的牛羊肉特色菜、酸奶,已经在国内绝大部分县级以上城市都能找到踪迹。满族的旗袍,蒙古族的马甲、马靴、头饰和蒙古袍对服饰的影响也很普遍。

2.民族性格特点

蒙古族满族这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对民族性格的演变和形成有重要影响。

第一,草原情结深厚,有四海均可为家的气魄。历史上由于征战、驻军、管理等原因,满族蒙古族人口分散在全国各地。近代由于生计、管理、求职等原因,又有许多满族蒙古族分散到全国各地。现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满族蒙古族又一次分散到全国各地。当然其他民族也不同程度地分散到全国各地,但满族蒙古族无论从人数上还是区域广度上都更胜一筹。这种历史情况,就以世代相传的方式,影响了后代子孙的地域观念。所以,蒙古族和满族的人口在国内各个省份乃至港澳台地区都有相当数量的分布。

第二,民族情感深厚,心系中华大地的志向。满族蒙古族(尤其城市中的满族蒙古族)的民族情感越来越重,注重传承民族文化,宣传民族文化。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越来越强烈。同时,他们又关注整个中国的命运,将中华大地作为自己生身立命的根基。因为这片土地上记载祖先的辉煌,到处刻烙着祖先的足迹、民族的符号,甚至是祖先诞生栖身之地,没有理由不珍爱这片土地。

第三,热爱民族文化,更重大局观念的胸怀。满族蒙古族(尤其蒙古族)中很多同胞,特别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喜欢自己民族服饰,注重民族语言的学习,喜欢民族音乐和乐器,注重传承民族风俗习惯。同时,又注重变通,主动学习中原文化,善于取长补短。既重佛又尊道,既重视牧业又推行 “农桑为急务”。“经元朝对朝阳地区百余年经营,许多荒原辟为良田,村落里,鸡鸭成群,男耕女织,炼铁炉,烧瓷炉炉火纯青。城镇里人来人往,店肆栉比,集市上货物齐全,塞外的朝阳到处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2] 这种兼容并蓄,尊重不同文化的胸怀对民族心理、思维方法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辽宁蒙古族满族遗留文化保护、开发价值

辽宁的满族和蒙古族由于在这片土地上,曾经长久生活战斗乃至辉煌过,所以留下了众多遗迹和信息;具有品位高,价值大和开发前景可观的特点。

(一)辽宁蒙古族遗留文化

1.与尹湛纳希相关系列。尹湛纳希是蒙古族一代文豪,被称为蒙古族的曹雪芹。写有长篇巨著《青史演义》,长篇小说《泣红亭》、《红云泪》、《一层楼》,另有杂文、中篇小说、诗歌和绘画作品,可谓才华横溢,一代神笔。尹湛纳希的家乡在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下府,其故乡有惠宁寺(其家庙),已有260年的历史,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是我省及至东北现存规模最大的喇嘛庙,1988年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0月21日,在寺中建立了尹湛纳希纪念馆,国家副主席乌兰夫手书“尹湛纳希纪念馆”。又逐步保护修建了尹湛纳希陵园及尹湛纳希文化园,建有尹湛纳希高级中学。另外,尹湛纳希家族后人遍布省内外。此系列具有世界唯一性和品级高的特点。

2.喀喇沁乌梁海系列。建平三家蒙古族乡的喀喇沁蒙古王陵,陵墓的主人是清皇家额驸贡桑诺尔布(1872-1931),系者勒蔑第25世孙,卓索图盟喀喇沁右翼旗第十四任世袭扎萨克多罗杜陵郡王(1912年封为亲王),兼卓索图盟盟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乌梁海家谱,是世界上最大的家谱。另外有乌氏家谱,宝乌联姻情况,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吴氏家谱等。此系列具有世界唯一性和品级高的特点,且与内蒙古喀喇沁王府联系密切,可以考虑共同开发。

(二)辽宁满族遗留文化

1.实物系列。“一宫三陵”,包括沈阳故宫、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清永陵位于满族的发祥地抚顺市新宾县(史称兴京),其他 “一宫两陵” 都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史称盛京)。作为 “明清皇宫”和“明清帝陵”的拓展项目, “一宫三陵”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已经成功,文物维修、环境整治和专门性法规制定等相关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人物系列。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相关事迹和相关人物的演绎。

2.特点。第一,遗留历史文物品级高。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的赫图阿拉城,因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此诞生而誉满神州,当时有人口十万余众,被誉为清代第一都城。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的清永陵与沈阳的清福陵和清昭陵合称关外三陵,他们是清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及其远祖的陵墓。沈阳故宫是全国现有的两座完整的宫殿建筑之一,记载和传播着满族辉煌的历史。

第二,待研究、保护、整理和开发的文物和资料数量巨大,品位极高。辽宁是满族发祥地,有着大量的遗迹文化是历史的必然。辽宁保存的满族历史档案、古籍、文物及其碑刻书画作品数量众多,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具有重要的保存和开发价值。

第三,研究、保护、整理人员不足,急需培养相关人才。

(三)辽宁满族蒙古族藏族汉族结合遗留文化

1.藏传佛教系列。藏传佛教寺院:阜新的瑞应寺,朝阳的惠宁寺、万祥寺、佑顺寺、元隆寺、普佑寺、普云寺、仁隆寺、安全寺、经海寺(陈氏家庙),葫芦岛的经法寺,锦州的旧陵喇嘛庙,等等。满蒙文化与藏传佛教关系密切,满族蒙古族的婚礼葬礼多受藏传佛教影响。庙宇建筑多为满蒙藏汉风格共存于一体。此项具有密集性和普及性,影响大并与满族蒙古族文化密切相连。

2.其他系列。满蒙联姻:主要是清皇室与蒙古王公联姻,阜新、朝阳的蒙古族相当一部分有满族血统,而清朝的公主格格本身多数有蒙古族血统。喀喇沁兀良哈和土默特右旗尹湛纳希的家谱中可以证明满蒙联姻的历史久远、频率和品级。历史遗留的清朝蒙语手抄书籍是蒙语夹杂满语。满蒙语逐渐演化成辽西方言。辽宁地名多是满蒙汉兼而有之。建平县蒙汉剪纸和北镇满族剪纸。辽宁典型的旧民居是满蒙汉居住文化的结合。辽宁特色饮食是满蒙汉饮食文化的结合。此系列具有知识性、生活性、地方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三、满族蒙古族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深

满族和蒙古族贵族由于统治的需要,必须了解吸收中原优秀的农耕文化。元朝建立之后,重视和提倡以儒学为主的汉族传统文化,公元1267年(至元四年)忽必烈在上都重建孔子庙,推崇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忽必烈虽讲求功利,主张改革,但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进行尊孔崇儒活动,建 “宣圣庙”,设学官,开学堂,规定用程、朱理学的方法讲儒学。大量录用汉族儒生学者,保存颁刻典籍。“在全宁路创建孔子庙,开办儒学。应昌府的孔子庙壮观,儒学教育有起色。……上都地区儒家文化的发展是开创性的。孔子庙颇具规模。全国著名儒士一度聚集在这里,为亲王、大汗、皇帝忽必烈出谋划策,协助他夺权、巩固政权,推行汉法。” [3] “平定南宋后,南宋秘书省、史官、学士院、国子监中的书籍、绘画和刻板等得到保护,陆续运往大都。” [4]满族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更加迅速和全面,在东北时,就将满族的牧猎和汉人的屯垦结合。“在文化习俗上,汉满的融合更是势不可挡。如在清初就出现了满族原始宗教萨满祭祀和汉族佛教并行发展的情况。”[5]到康熙以后满汉文化习俗几乎融为一体。

(一)地理原因。东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且是中原农耕和北方草原结合带。凭借地域和资源优势有逐鹿中原的实力,要实现抱负又必须了解中原文化。而所居地理位置又便于吸收了解利用中原文化。元朝和清朝在地理上的大面积统一,使草原文化区与农业文化区得到统一,实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北方蒙古族满族以管理、驻军和求生等方式南下;而南方各族人民则以求学任职等形式北上,“世祖多次‘求贤于江南’江南大量名人、儒士纷纷北上任职。同时,江南官吏多由北人担任,北方文化随之南下。” [6]

(二)文化本身的需要。文化的繁荣需要不同文化的碰撞,千篇一律不会产生有生命力的文化。“各种异质文化的交流,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需要理解与沟通者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7]

(三)政治统治的需要。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文化上的交流和互补。政治上的稳定,要求对不同文化的重视和尊重。忽必烈建立元朝,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南方和北方,不同民族,蒙古族和汉族的关系,在儒家文化的持续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清朝更是为了获得中原农耕文化的认可,做了全面的文化认同,以至于将本民族的特点几乎湮灭在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中了。

正因为不同文化的交互影响和作用,相互接纳和尊重,才实现了政治上的大面积多民族的统一,经济上的进步和繁荣,文化上的发展和超越。

总之,辽宁的满族蒙古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极高的人文价值,研究整理保护开发不仅会有极大的经济效益,还会激发蒙古族满族群众潜在能量和热情,充分调动满族蒙古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辽宁省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应加大整理规模和开发力度,进一步调动多方的积极性,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全方位大尺度运作,必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为辽宁文化兴省、经济腾飞助力。

参考文献

[1][3][4][6]张帆等.蒙古民族通史(第二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36、40-41、41.

[2]朝阳市博物馆.朝阳历史与文物[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1996:39.

[5]徐秉琨、孙守道.东北文化[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211.

[7]萨仁图娅.尹湛纳希[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26.

基金项目:2015年度辽宁省高校统战理论研究课题《关于辽宁注重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化兴省关系研究》(项目编号为2015-GXTZC26)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刘顺宝


推荐访问:蒙古族 满族 辽宁 文化与 保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