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论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2022-05-25 15:25: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 要 班级文化是一种隐形课程,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从班主任所承担的责任来看,班主任不仅需要强化班级管理,更要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塑造,而班级管理和学生个体的品德塑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发挥班级文化的作用,也是班主任强化班级管理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就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展开论述,并提出了如何运用班级文化强化班级管理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班级文化;班级管理;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B038,R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8)18-0053-01

一、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一)品质塑造功能

积极的班级文化能够在无形中约束着学生的言行,熏陶和感染学生的情操。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环境,更易对学生产生影响。例如,在班级中悬挂海涅的诗——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这一班级文化贴便可以时时提醒学生的诚实守信,也必然有学生将其奉为自己言行的准则,也就实现了班级文化对学生品质的塑造效果。再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中张贴座右铭,并通过班会的形式将自己的座右铭与其他同学分享,同样也能起到对其他学生的感化和熏陶作用。所以,班级文化总是能够对学生起到督促和强化的作用,促进学生品德的不断提升。

(二)习惯养成功能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而班主任和家长也无法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此时便可以发挥班级文化的作用,通过班级文化营造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氛围,让学生群体处于这种氛围中还能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从而实现个体教育、环境教育和群体教育相结合的效果。

(三)激励意志功能

小学阶段,教师和家长都重视学生品德认知的规范,但是仍然有不少学生存在违反生活和班级学习准则的行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由于学生认知的不足,而是体现在学生品德意志不够坚韧。例如,对学生而言,学生必然知道按时上交作业、独立完成作业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义务;不写作业是不良学习习惯,会受到教师的批评或者是家长的责罚。但是,仍然有学生不写作业、是延迟上交作业、抄袭作业。所以,在小学阶段强化对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而班级文化中也可以增进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学生的监督和督促作用,让班级文化起到对学生的激励和磨炼效果。

二、班级文化的创建措施

(一)完善班级物质文化,塑造学生道德品质

在班级文化构造中,物质文化对学生起到长期的熏陶和感化作用。因此,班主任应当重视班级物质文化的创建,力争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用熏陶教育法对学生道德品质进行塑造。例如,为帮助学生建立珍惜时间和热爱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悬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一励志文化贴,从而营造出惜时、勤学的氛围;再比如,为了在班级中营造出勤学奋进、追比赶超的氛围,教师也可以在班级中设立表扬栏,对被表扬的学生起到直接的强化作用,对未上榜的学生起到替代强化的作用,为学生全体树立动态积极的学习榜样。再比如,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目标以便利贴的形式张贴到自己的心愿栏或目标栏中,让学生自己设立的目标不断激励、督促着学生前行,让完善的班级物质文化成为学生道德品质塑造的引领者。

(二)制定班级制度文化,强化学生自我约束

对小学生而言,其心目中并没有十分完备的规范意识,还需要教师通过明确的纪律约束,才能让学生实现令行禁止,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例如,在学习方面,教师可以从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按时上交作业等方面进行规定,并辅以相应的奖惩制度进行强化和巩固,让学生明确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触碰的制度和纪律红线;再比如,教师也可以在班级管理制度中明确班级环境卫生的制度条例,明确规定班级中个体的卫生轮值工作和卫生负责项目,从而帮助学生有条不紊的开展学习和工作。通过以上制度和纪律约束,让学生明确:即便是班级中没有教师和班委的监督,仍然需要自己牢记以上活动和言行规范,从而强化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三)创建班级活动文化,构建积极舆论班风

良好的班风和班级舆论不仅是在学习中建立起来的,更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给学生以更多的活动和交流体验。例如,在班主任可以借班会机会开设“文明礼仪演讲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说出自己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帮助学生养成懂文明、讲礼貌的习惯;再比如,班主任也可以通过积极学习习惯交流会,让学生在班级中共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以供其他学生借鉴和学习。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组建辩论赛、组织励志演讲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积极的舆论洋溢在班级中,感染和熏陶着每位同学,帮助其磨练意志品质、提升道德水平,强化习惯养成。

三、总结

班级文化是教育和塑造学生的一种载体,如何使用班级文化强化班级管理、塑造学生品质也需要教师的不断揣摩和创新。因此,班级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性的教育教学手段。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发挥其对学生品质塑造、习惯养成和激励意志的作用,并通过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活动文化的构建,让班级管理更加有序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泽华.浅议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N].贵州民族报,2017-07-12(C03).


推荐访问:班级 班级管理 作用 文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