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中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2022-05-24 13:55:01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只有生产发展了,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本文重点从“生产发展”的角度,总结中部欠发达地区——湖北省黄冈市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黄冈市生产发展的有效措施,为中部其他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 黄冈市; 成效;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6-0172-03 

一、 引言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现辖一区(黄州)、二市(武穴、麻城)、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和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30万,是中部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近几年来,黄冈市强抓机遇,迎难而上,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重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只有生产发展了,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本文重点从“生产发展”的角度,总结黄冈市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黄冈市生产发展的有效措施,为中部其他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二、 黄冈市“生产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主要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农业产业化雏形基本显现

根据黄冈市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见表1),2002-2007年,黄冈市粮食总产量稳步增长,从2002的246.56万吨上升至2007年的294.4万吨,增加47.84万吨,增幅达19.4%。其他主要农产品也有较大增长,水产品由2002年的29.18万吨上升至2007年的40.03万吨,增幅达37.18%;肉类产品由2002年的28.37万吨上升至2007年的33.33万吨,增幅达17.48%;油料由2002年的36.18万吨上升至2007年的42.1万吨,增幅达16.36%;棉花和茶叶尽管产量相对较低,但增速较快,其增幅分别为98.09%和48.67%。

表1:2002-2007年黄冈市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情况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黄冈市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在巩固粮棉油生产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市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县一特”的基本格局,经营集约化、生产专业化、农业产业化的现代农业雏形基本显现。2007年,英山的茶叶总面积达26万亩,罗田板栗总面积达到243万亩,浠水的小龙虾总面积达到13万亩,武穴年出栏生猪70万头,团风的蛋鸡突破400万只,黄州的蔬菜播种面积突破12万亩,黄梅的肉鸭养殖已经发展到300万只。在农产品生产扩大的同时,农业领域的招商引资,引进、扶持、整合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是围绕支柱产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创大品牌,引大龙头。2008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增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增10家,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

(二)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力度逐步加大,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村生产环境显著改善

随着工业和城市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黄冈市的财政收入得以快速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表明已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黄冈市政府围绕“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惠农、支农新举措,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2007年,全市财政共发放粮食直补资金0.67亿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1.18亿元,水稻良种补贴0.58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0.11亿元,油菜补贴0.26亿元。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明显增加。2002年,黄冈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31元,到2007年为3295元,5年内增加1164元,增幅为54.62%。2007年政府根据《黄冈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一是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工建设工程1.7万处,投资金额达1.49亿元,投入土石方0.25亿立方米,投入劳动工1.55亿个,投入施工机械2.86万台套,修复水毁工程4056处;在17条小流域拉开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战场,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63平方公里;改善、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30.76万亩。二是以修建乡村公路为核心,改善乡村经济发展环境。通村公路总投资5.2亿元,完成通村公路路面硬化2600公里。

(三)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步伐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明显减少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生产发展”要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因素。农民素质高低及培训转移进程已成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主要障碍。黄冈市充分发挥教育品牌优势,整合国民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以及社会团体的培训资源,完善培训网络,创新培训机制,有效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强了农民参与社会的竞争力。2007年共培训农民近4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3.5万人,比上年新增转移11.5万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261元,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49.23%,劳务经济收入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贡献率达89%。例如黄冈市农业部门开展的“阳光工程”培训,培训后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等方面明显优于未培训人员,平均年薪高出2000—3000元。

(四)推广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日益受到重视

要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核心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水平。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普及对于当前农业生产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黄冈市正在开展新型科技进村入户工程。2007年黄冈市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率达90%以上。先进实用技术到田率85%以上。重点推广无公害技术、棉花无土育苗、小龙虾养殖、沼气一建三改等技术。武穴市在梅川镇盘古当村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棉花一品村项目,实现棉花生产、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平均亩产籽棉620市斤,比上年增加18市斤,增长3%。另外黄冈市在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方面成效显著。2007年推广水稻直播6.6万公顷。其中早稻3.6万公顷,中稻3万公顷;推广旱育抛栽2.46万公顶;推广机械插秧1.83万公顷;稻田机械开沟,稻板直播油菜2.4万公顷。农业科技的推广对于促进黄冈市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三、 黄冈市“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黄冈市在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方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与发达地区生产发展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资金“瓶颈”制约

黄冈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量巨大。尽管黄冈市政府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很高,力度很大,但面临的困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一是地方财力的承受能力与相关配套政策之间有差距,2007年,黄冈市财政总收入为45.27亿元,而财政预算支出为89.08亿元,资金缺口较大,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明显偏低。目前相当一部分县乡财政比较困难,县市以下地方政府的各项配套建设资金难以落实。二是建设资金来源有限。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工正在取消,“一事一议”筹资方式和额度,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益性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三是农村债务沉重。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市村平均负债仍有15.31万元,而目前可供基层实际操作的有效化债措施不多,政策性支持不够,导致村级经济十分薄弱。“空壳村”、“负债村”维持运行尚且困难,投入新农村建设更加力不从心。

(二)在新农村建设上,重“村容整洁”,轻“生产发展”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始终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当前,在农村镇(乡)以下的干部群众思想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村容整治,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放在修建房屋,治理脏乱差等方面;而忽视了加大对农业、农村生产发展方面的投入,导致重形式,轻实质以至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很多村庄虽楼房林立,但由于本地缺乏主导产业,生产能力低下,大量的外出务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在家务农和照看房屋。

(三)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根据黄冈市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2年,黄冈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31元,城乡收入差距为2669元;到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3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95元,城乡收入差距为5019元,5年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近1倍。主要是因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增收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靠价格上涨拉动农民增收难;二是继续靠政府补贴拉动农民增收难。财政难以在较高基础上继续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三是靠低成本拉动农民增收难。此外,由于向农民乱收费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少数地方收费形式花样翻新,出现了税费转移和替代的新情况新问题,保护农民减负成果的压力依然不小。

(四)农业结构调整滞后

从总体上看,种植业比重过高,养殖业比重过低。近5年来,养殖业年均递增7.2%,低于湖北省1.02百分点。目前,黄冈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种植业的比重57.55%,比全省高5.0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7.95个百分点,林牧渔业总产值42.45%,比全省低5.05个百分点,比全国低7.95个百分点。这种农业生产结构,不适合生态农业,效益农业等农业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农业增收。2006年,黄冈市产业率为46.81%(轻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率)。一直以来,黄冈市农产品品质优,产量高,数量大,但缺乏深加工转化能力,产品附加值率低。如黄冈市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280万吨左右,而除了居民食用和少量初加工转化外,基本上是以原料的形式外销。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

目前,黄冈市农业人口为564.3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77.2%。据专家测算,在黄冈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村只需150万左右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达414.32万人。目前,黄冈市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仍占一定的比例,小学文化程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较高,大专以上比例较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越积越多,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四、 推进黄冈市“生产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各项惠农政策,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建立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主要包括:一是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保持财政存量支出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将财政支出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农村发展和建设,切实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功夫。二是加强专项资金制度建设。积极开展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和办法,对支农专项资金的设立、申报、立项、分配、使用、验收和评估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增强资金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三是加大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财政扶贫、以工代赈、退耕还林等国家重大支农专项资金的到位及使用情况,注重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相结合,努力实现查漏洞、促管理、增效益的目的。

(二)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黄冈是农业大市,劳动力及各类农业资源极为丰富。针对黄冈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健康享受型转变的新形势,只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才能将潜在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真正的经济优势。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生产。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加快农业特色板块建设。在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板栗、茶叶、蔬菜、畜禽、水产、蚕桑、速生丰产林等七大特色优势板块,继续按“一县一特”的要求制定发展规划,调整板块布局,实行集中连片开发,走“专、精、新”的发展路子。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继续把大型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加大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力度,配套建设田间工程。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实行中央、省、市共同负责,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目前,黄冈市和11个县市区的“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都编制完成,确立了 “十一五”期间的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具体措施。计划“十一五”期间主攻水库除险保安、末段渠系工程、泵站改造、安全饮水工程、“家门口”工程、水保工程和水利血防灭螺等八大工程。继续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利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所有乡镇村村通油(水泥)路。

(四)实施多种途径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主要包括:一是搭建网络平台促就业。建立以本地为原点、向全国各地辐射的劳务输出网络。为外出务工人员和用人单位提供就业信息和优质服务,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推行劳务派遣促就业。各地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要把劳务派遣与转移就业结合起来,成立劳务派遣公司,并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采取“订单式”培训对口派遣,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三是提升服务水平促就业。各地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机构要为全社会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通过黄冈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及时发布各类用工信息。同时,充分发挥各村联络员作用,将用工信息及时通知到村到户到人,对边远农户派出专人上门服务。四是实施技能就业工程促就业。通过进一步发挥技校、就业训练中心、民办培训机构、乡镇培训组织“四大阵地”作用,以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为重点,以帮助进城务工经商为主要目标,坚持长、中、短期结合,高、中、低层次互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强化技能鉴定服务,并针对农村劳动者的技能特点,简化鉴定程序,同时降低收费标准,对农民工初次核发的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按核定的标准减半收费,有力推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参考文献:

[1]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曹明贵,盛正国.新农村的制度建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杜梅萍.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J].前线,2006,(5).

[4]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梅瑞祥


推荐访问:新农村 成效 对策 欠发达地区 生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