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的自然资源教育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刍议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的自然资源教育

2022-05-20 10:20: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 要 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在新时代下,将教育作为首要功能的博物馆需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在展览策划、馆校合作、文创开发、教育活动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尝试,以个性化的自然资源教育切实承担起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责任。

关键词 博物馆 自然资源 科普教育

0引言

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作为一个展示一方水土特征、地理探索成果、测绘科技发展及国家版图知识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其职责是通过对地图、仪器等见证物的收藏、研究、展示以及教育,引导公众探索自然国情、亲近历史国情、徜徉现实国情,进一步培养自然资源观,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融入行业优势、渗入馆藏特色是本馆的立业之根本,也是发挥自然资源教育功能的重要基础。

1自然资源教育的重要性

1.1自然资源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与欲望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科技的突飞猛进,加之消费水平的空前提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自然资源因无节制的开采而发生枯竭或退化,严重影响着社会的长久发展,同时利用不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所以,树立科学的自然资源观是现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们要从小就把自然资源观的种子根植于孩子们稚嫩的心田,以强化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然而,翻开中国教育的历史扉页,不难发现国情启蒙教育始终在“自豪史”与“忧患史”间游移。时而津津乐道于“地大物博”,描述着大兴安岭森林茂密、物种繁多的傲人雄姿;时而自哀自怨于“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警示着荒漠化的“沙海”正无情掠夺大片良田的严峻国情。倾斜的国情教育方式阻碍了正确自然资源观的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一花一木皆资源,有声有色振教育。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以自然资源观为建馆理念,以挖掘藏品价值为教育核心,真正做到立足行业、服务社会。

1.2博物馆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驱动力

目前,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已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面对日趋失衡的生态系统、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给自然与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挑战,博物馆要勇于担当自然资源观的传播者,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开展多维度的摸索与实践。

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进步的关键词,而自然资源的永续和高效利用则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此,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旨在丰富馆藏资源奠定科普基础,加强设施建设创造科普条件,夯实服务能力推动科普创新,以增进公众对国土资源的了解。

2自然资源教育的开展方式

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遵循“以物育人、以事动人、以人化人”的原则,通过展览策划、馆校合作、文创开发、教育活动等方式开展自然资源教育。

2.1用展览故事构建知识

如图1所示,博物馆演绎了关于测绘的四个故事,即“测绘历史”“测绘成就”“测绘科技”“地图”。其中,“民国测绘历史”展区为观众呈现了诸多岁月变化的痕迹,比如老照片、旧地图等,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那段昔日的时光。在“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展区,巧妙穿插了大型中国地图素模、墙面地面联动视频以及互动知识竞赛游戏,讲述中国的现实国情,打造沉浸式参观体验,把观众变成主角,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另有“三星定位”展项将手机定位作为引子,为大家祛魅解惑,介绍中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地图的主权意识”展区,通过中国各朝代版图变迁、中国行政区划拼图等,促使观众牢记“雄鸡”的每一段界线,增强公民对领土的认知与认同。

2.2用馆校合作实现共赢

博物馆与学校作为文化与教育领域的重要机构,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我们邀请了当地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共同探讨自然资源教育的理念及方法,搭建“人”与“物”的桥梁。在博物馆中专门设置一个半开放式的课堂,以地理国情为主题,将“小家”与“大家”相结合,给孩子们准备了意义丰富且饶有兴致的博物馆课程。并且,博物馆工作人员主动带着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测距仪等测绘设备走进校园,引导学生去观察、去触摸、去思考,有所悟且有所得。

2.3〓用文创产品增强记忆

博物馆商店是博物馆里的“最后一个展厅”。如果观众在参观完专题展厅之后,购买一两件富有纪念意义的商品,就能把关于展览的记忆带走,真正做到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落到实处。然而,当下的消费者更强调追求自我,不再被动地照单全收,而是拥有各种不同文化需求、审美品味的独立个体。因此,文创产品的分众开发遂成为大势所趋,也是延伸自然资源教育的重要途径。

我们通过深入调研,根据展览内容拓展文创形式,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竞争力。如由各省地图及其标志性元素所构成的手绘环保布袋,供来自各地的观众将“家园”带回家循环利用。可谓一事一物思节约,一点一滴见行动。

2.4用多样活动深化教育

博物馆拥有舒适宜人的学习氛围,是开展各项活动的理想场所。我们有计划地开发了各类主题鲜明、寓教于乐、贴近生活的自然资源教育活动。如定期邀请测绘专家甚至院士举行高品质科普讲座,围绕我国的地形、地势、领土、海域等基础地理知识,推广前沿科技。

3结语

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因此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正确自然资源观的引领。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致力于公众的自然资源教育,激发兴趣、点燃思想、启迪智慧,以生生不息的文化感染力共同擘画美丽中国的新蓝图。

参考文献

[1]林蒙安.浅谈新时期测绘科普工作[J].测绘,2013(5):238- 240.

[2]中国测绘科技馆:中国疆域变迁与地图发展参观体验活动[J].中国科技教育,2014(6):54-55.

[3]黑龍江省测绘地理信息科普基地:测绘科普形式丰富多彩[J].中国科技教育,2016(1):56-57.

[4]林键.中国古代测绘历史在博物馆中展陈的内容研究[J].测绘通报,2017(4):130-133.


推荐访问:刍议 自然资源 浙江 测绘 地理信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