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之塔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通天之塔

2022-04-09 10:10:36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计划修建的一座皇家寺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说,从文献记载了解到,这个寺院繁华惊人,考古发掘也印证,寺院的规模、布局,都是首创。

但是,这座震惊后人的皇家寺院,并非孝文帝完成。

公元499年,孝文帝迁都5年后突然去世。15年后,一个或许孝文帝都没有想到的人,完成了他的遗愿。而佛教此时在洛阳的发展,也远远超出了他的最初设想。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在描写南朝建康城佛教兴盛的著名诗篇《江南春》中写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的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建康城内寺院林立,烟雾缭绕的佛教盛况。

其实,杜牧不知道,在当时的北方都城洛阳,已经不仅仅只有孝文帝早期规划的一座永宁寺。

到公元534年,北魏洛阳城内佛寺的数量,从公元518年的五百多座,激增到1367座。短短16年间,数量增加了一倍多,全国僧尼人数达二百万人以上。

城内寺院数量,超出了同期南朝都城建康的数倍。其中,最为瞩目的,便是那座皇家寺院中的百丈宝塔。

196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建考古队,开始对洛阳进行考古工作。走访中了解到,这里遗留到现在的,更多的是众多帝王的陵墓。并没有大型建筑的基础。

传说中耸入天际的那座百丈宝塔会在哪里呢?

1979年,考古队对洛阳城再次进行考古发掘。

一天,考古队员来到20世纪60年代确定的永宁寺塔塔基遗址。当队员们准备清理发掘时,却发现在遗址上的土堆旁,有一个刻有 “汉质帝”的石碑。

难道这里并不是永宁寺塔塔基的遗址,而是一座皇陵?带着这个疑问,考古队决定,先对土堆的四周做初步勘察。

勘察的结果让队员们大吃一惊。在这个“静陵”周围的地表下面,有一个1万平方米,深6米的巨大夯土层。而土堆所处的位置,是这个巨大夯土层的中心。

在土堆内部,有一个篮球场大小、近40米见方、由土坯砌筑而成的正方形土台。土台的土坯,排列十分规则,土坯之间,非常紧密、整齐。

考古队员认为这里根本不是皇陵,而是一个巨大建筑的基础。

钱国祥说,是一个不多见的建筑。基础这么大,它的承重量应该非常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鸿勋说,我们从建筑史上知道,古代建高塔的时候,塔基地下先做一个大的基础,这个基础很厚,范围比较大。基础上地面再做小,先建塔的台基,再建塔。

由此看来,60年代考古队所确定的遗址位置并没有错。

事实上,《洛阳伽蓝记》开篇记载中,就明确指出了永宁寺的位置,并详细描述了整座寺院的规模与奢华。

这座皇家寺院,建造得与当时的皇宫极为相似,寺院的四面院墙,都有如同宫城大门一样的山门。寺中的大殿,更是建造得如同宫殿一样宏伟,寺院仅僧房就有一千多间。

但是,整个寺院最为世人惊叹的,是寺中那座堪称奇迹的百丈宝塔。

公元515年,北魏宣武帝元恪病逝。时年六岁的元诩,被大臣拥立为帝,就是后人称为肃宗的孝明帝。而他的母亲胡氏,就是创造了佛教史上奇迹,被后人称为灵太后的胡崇华。

由于孝明帝年幼,无法治理朝政,胡崇华临朝称制。这也促成了这个极度热衷于佛教的女人,日后在洛阳大建佛寺。

被尊为皇太后的胡崇华,初临殿堂不久,便改令称诏,群臣上书言必称陛下,她也自称为朕,将北魏王朝的大权,揽于自己一人之手。

同时,一心崇佛的她,借口完成先帝未了心愿,开始兴建永宁寺这项浩大工程。北魏极盛的佛教香火,吸引了西域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僧人来到洛阳。面对这样的盛况,皇太后胡崇华甚至下令修建了专供各国使节及商人使用的四夷馆。

相传,被誉为中国禅宗始祖的菩提达摩,在受师父般若多罗指点后,前来中国弘扬佛法。当他千里迢迢来到洛阳,见到永宁宝塔后,当即双掌合十,口念南无。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楼劲说,她把永宁寺和永宁寺塔造得如此壮观、奢华,是寄托了一定的政治用意,有南北竞争之意。

对于塔的高度,翻阅古籍发现,记载虽不多见,却有着巨大的悬殊。

《洛阳伽蓝记》中对塔的高度记载是: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折合一百丈(图3)。而中国早期的著名地理著作,《水经注》中对塔高的记载则是:“自金露盘下至地四十九丈”,只有前者的一半(图4)。

我们如果根据塔高百丈进行换算,它的高度应该是三百三十多米,即使根据水经注的记载,它的高度也达到163米。

哪一个才是它真正的高度呢?

杨鸿勋分析说,北魏的尺度我们知道可以分为前尺、中尺和后尺,一个比一个大,前尺最小。北魏最小的尺相当于现在米制的28厘米多一点,将近29厘米。

根据这个数据,杨鸿勋对记载中的各种高度,进行换算对比后发现,《水经注》的记载:塔基十四丈,应该是现在的39米,这与现存遗址宽度38.2米,相差只有0.8米,数值非常接近。

通过计算,杨鸿勋最后得出,永宁寺塔塔身的高度应该是133.7米,再加上塔刹的高度,它的总高度应该是147米。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在它之后500年建造,高67米的现存世界最高木塔——山西应县木塔,高度只有它的一半(图5)。

但是,杨炫之为什么会在《洛阳伽蓝记》中记为百丈呢?

杨鸿勋说,我想他是记错了,他是一个文人,不是建筑家,建筑知识只凭生活常识,他估计这个塔的高度时大概从第一层有一个印象,第一层很近能够估出来,甚至都可以量一下,第一层十丈,9层乘以9。他忽略了塔高是逐层减少的,塔的第一层高,第二层矮一点儿,第三层再矮一点儿,越来越矮。

据民间传说,远在洛阳百里开外的地方,人们就可以看到永宁寺塔的身影。每当漫漫长夜,清风袭来,宝塔上所有的铜铃一起叮咚作响,十里外依然清晰可辨。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建专家杨鸿勋,对永宁寺塔做出了塔高达147米的大胆推测。但也有人提出,永宁寺塔的高度最多不过81米的说法。并认为,即使加上塔基下面的夯土部分,高度也不可能达到100米。

那么,这座佛塔真的有147米高吗?

1994年,为了揭开这个谜团,考古队对永宁寺塔塔基遗址再次进行考古发掘。这次,考古队要打开塔基遗址的内部,进行彻底的解剖式发掘。

随着发掘工作的一步步展开,塔基内部的结构,令考古队员们震惊。在塔基内部,由土坯垒砌而成的土台里面,还有一个惊人的内部结构。

在40米见方的土台内部,规律地排列着五圈立柱,而在这五圈立柱之间,还有数百根方木与它们相互穿插,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状结构。其中部分立柱下面,还有三层巨大的青石衬垫。

杨鸿勋说,这些木柱在土基里包着,我们第一次知道还有这么一种构造方法,土木混合结构,那个横木头相当于我们现在钢筋混凝土里的钢筋。为什么呢?横向是土基砌成的整体,为了增加整体抗震性,砌到一定高度,很粗大的木头横摆在里面,再继续砌,到一定高度又摆一层。竖向是很规整的柱网,木头的柱网砌在里面,形成一个土木混合结构的塔心(图6)。

但是,此时的杨鸿勋,也发现了自己早期所犯下的一个错误。

杨鸿勋发现,自己先前所绘制的塔基平面图,和这次遗址所揭露出的情况有些出入,其中最主要的是,这个巨大土木合构的塔心内部,从第四圈开始,那个庞大的柱网,全部由土坯垒砌,并不是他早期所猜测的,只有最里面的三圈木柱。

不过,这也使杨鸿勋更加确定,永宁寺塔的高度,足以能够达到147米。

由土坯包砌着的,数百根木柱和横梁所构成的高大墩台,就是那个土木混合结构的巨大塔心,是它支撑起了近150米高的整座宝塔(图7)。

但是,在那个南北相互征伐,战火频繁的年代,各朝代的命运都十分短暂,北魏的最高统治者,为什么要建造这么高大的一座佛塔呢?

临朝称制的灵太后胡崇华,借口完成孝文帝遗愿,下令开始修建孝文帝在迁都之初规划建造的永宁寺。并在洛阳城南继续大力开凿石窟,以示礼佛。

与此同时,饱受战火侵扰的人们,也纷纷效仿,寻求精神慰藉,很快发展到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个鼎盛时期。

北魏时期,仅在洛阳的短短几十年间,就开凿了三万多间石窟(图8)。

楼劲说,崇佛是南北朝统治者共有的一种自发举动,民间的、官贵的和朝廷的,大家都崇佛,都想给自己多带来点儿福气,而要带来福气的办法就是开石窟或者造寺院,说做功德,整个社会形成了这种风气。

公元515年的一天,负责营建的官员呈上一个奏折,而这个奏折也促成灵太后胡崇华下定决心,大建佛塔。

奏折中写道:初掘基至黄泉下,得金像三十躯,众惑之不解。此金佛突见,乃佛祖献瑞,太平祥和之兆也。于此建塔,必保一国之兆民康乐,太平天下也。我大朝因得佛祖之庇佑,必天下一统,传之千年之远也。

在与南朝“承传中华正统”之争的大背景下,胡崇华决定,倾国家之财力、物力,集中建筑、雕塑、佛教、文化等各方面一流人才修建此塔,并要把它修建成最宏伟、豪华的皇家首刹。以示自己对佛祖的崇敬,期望在佛祖庇佑下,北魏王朝可以得到千年传承。

那30尊佛像,是下面的官员为了奉迎她而人为杜撰?还是真的是前人遗留?如今已无从查证。

建成后的永宁寺塔是什么样子呢(图9)?

最初兴起于印度的佛塔,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和信徒们,出于对佛祖的尊敬,修造了样式考究的坟墓,将舍利子藏供起来。这种坟墓在以后的岁月里,逐渐演变成今天我们所见的佛塔。佛教徒以塔为中心,绕塔建堂,作为供奉佛祖,诵经宣教的场所。

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佛塔的形制逐渐多样化,功能也演变为主要用于供奉佛像,埋藏高僧骨灰、经卷以及佛门七宝等法器,所以又被人称之为宝塔。

由于佛塔是佛祖的象征,其体量的大小、数量的多少代表着对佛祖的崇敬程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受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台近仙”思想的影响,修建体量高大的佛塔,更接近佛教宣扬的神圣天国,也更能体现对佛祖的虔诚。从此,耸入云端的宝塔也逐渐林立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上。

公元516年,历时三年,永宁寺塔完工。整座宝塔耗费巨大,巧夺天工。

永宁寺塔每层9间,设3门6窗,涂以朱红色油漆。每扇大门上都排列着5行镏金铜钉,如同宫殿般庄严。塔的最顶端,是巨大的镏金铜制宝瓶,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铜瓶下面又有13重铜盘,周围都悬挂着大铜铃,塔刹连到顶盖四角的四根链条上,也挂着许多铜铃,全塔一共有五千多枚铜铃装饰。

佛塔的建成,令皇太后胡崇华大悦。作为营建者的她,在塔建成后不久,便带着7岁的孝明帝元诩,登上宝塔顶层。当她发现在这里足以把洛阳城看得一清二楚,整个皇宫更是一览无余时,随即下令,严禁世人登临此塔。

大权在握的皇太后胡崇华,面对年幼的君王,作为母亲的天性虽然没有丢失,但是,内心的担忧在一天天加重。

北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掌权的王朝,不仅要与中原地区的汉族保持友好关系,同时,还防备着来自北方其它少数民族入侵。北魏王朝不得不在北方派驻重兵防范。但是,这也为政权的灭亡,埋下了危险的种子。这个种子就是掌管北方驻守部队的尔朱荣。

洛阳的皇宫内,孝明帝元诩已经慢慢长大,距离亲政的年龄越来越近。

此时的灵太后胡崇华,虽然皇权在握,但她已经明显地感觉到,长大的孝明帝对权力的渴望。

不过,此时的孝明帝,势力十分单薄,无法与母亲抗衡,母子之间的嫌隙,日渐加深。

公元524年,一直受到母亲压制的孝明帝元诩,决定密诏北方驻军统领尔朱荣,让他举兵内向都城洛阳,以此来胁迫灵太后胡崇华归政。

但是,就在尔朱荣的军队出发不久,孝明帝却又以私诏制止尔朱荣军队前行。

楼劲说,孝明帝身边的亲信纷纷被太后杀掉,他想把尔朱荣调到洛阳来解决问题。但是他鉴于历史教训,又犹豫,让尔朱荣暂不行动。

虽然孝明帝最终决定,不让尔朱荣进城,但是,这并没有彻底打消灵太后胡崇华的疑虑。宫廷里的政治血腥,使她的人性产生了极端扭曲。

公元528年,胡崇华毒死了已经到了亲政年龄的儿子孝明帝。

灵太后胡崇华的所作所为,正好给尔朱荣一个有利的借口,在孝明帝被害不久,尔朱荣正式发兵洛阳。

尔朱荣的军队进入洛阳后,灵太后胡崇华的亲信四处逃窜,形单影只的她,为了保住性命,亲自落发,希望皈依佛门,为自己赎罪。

但是,这位曾经母仪天下、不可一世的灵太后,仍然被尔朱荣抛进了滔滔黄河中。

随着尔朱荣进驻洛阳,一场导致北魏土崩瓦解的内乱就此展开。这场不停的连环诛杀,历时六年。期间的洛阳城,到处刀光剑影,血腥遍地,城内大部分建筑,也在连年的战火中惨遭损毁。

寓意永宁的那座九层宝塔,是否也在这场内乱中灰飞烟灭了?

汉魏洛阳故城考古队副队长钱国祥说,在查阅以往的工作记录时发现,根据1979年的考古记录,寺院的东、南、西3个门遗址已经被确定。但是,这3个已发现的山门遗址的位置关系图,与中国早期的寺院建筑格局并不相符。难道早期的勘察有误?

杨鸿勋说,永宁寺是一个皇家工程,质量很高,从文献记载和遗址都可以看得出来,它有一个严格的中轴线,左右对称。

根据记载,如果在寺院相对的山门之间画一条线,东西山门与南北山门之间的连线,应该是垂直相交,而它们的交汇处便是永宁寺塔。

但是,早期的勘察结果,却与记载不同。其中,寺院的西山门基址位置,很有可能存在偏差。

经过考古队再次对遗址的各个建筑基址位置重新勘测定位后,很快,便找到了真正的西山门遗址的准确位置。塔基的遗址,正是处于两条连线垂直相交的地方。证明早期所确定的位置并不正确。

至此,1500年前的这座庞大寺院的地下基础,完整地呈现在世人眼前。整个寺院南北长305米,东西宽215米,面积65000多平方米。

这座豪华的皇家寺院的精神徽章,是缀于寺院正中的那座九层宝塔。

根据杨鸿勋的推测,这座九层宝塔的巨大土木结构中心实体,并不是由下而上整体贯穿,而是从塔基向上逐级内收,垒砌到第六层。佛塔最上面的三层,由于截面减小,就不再砌筑土坯,而只是木结构支撑。而这三层也成了整座宝塔最为薄弱的一个地方。

这座曾经耸入天际的宝塔已经消逝,是什么导致了这座佛塔的毁灭?现在已无法考证。相对于在战争中被人为损毁,我们更愿意相信杨炫之在《洛阳伽蓝记》中给出的,宝塔被雷击着火而焚毁的答案。

公元534年2月的一天夜里,一场大雷雨不期而至。147米高的塔刹遭受雷击,木质塔端由此被引燃,雨夜中,一百多米高的寺塔火炬般燃烧。寺中僧众却无法扑救,只有眼睁睁看着宝塔在烈焰中轰然倒塌。

宝塔从建成到毁灭,短短18年,令人为之惋惜的不是它的奢华,而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建筑作品,就这样消失在世人的眼前。

就在永宁寺塔损毁不久,北魏的衰落也随之开始,很快便和永宁寺一样,成为过眼云烟。也正是因为北魏如此之快的消亡,永宁寺塔的命运,也往往被后人与北魏王朝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而遗忘了它自身在建筑史上的地位。


推荐访问:天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