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财务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论和谐财务

2022-03-24 11:19: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本文认为,利益和谐是和谐财务的前提,利益和谐也是经济和谐的核心,是利益失衡通过制衡达到利益均衡的过程。和谐财务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契约理论、共同所有权理论、托管责任理论、帕累托理论、控制权相机配置理论。利益整合是构建和谐财务的关键,构建和谐财务应着重兼顾企业社会责任、真实完整地披露财务信息和发挥审计委员会的作用。

关键词:利益和谐 和谐财务 理论基础 构建重点

一、和谐财务的前提

(一)利益和谐是经济和谐的核心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在1850年所著《和谐经济论》中指出:我希望引导你们,去认识一切正当的利益彼此和谐这个真理。本书的主导思想,即利益和谐。利益法则具有和谐性。德特马,多林在其“导言”中还进一步指出:他的哲学核心是认为:“所有合法的利益都是和谐的”。“合法”一词表明,巴斯夏所指的不是赤裸裸的自私自利或是在损害他人的基础上追逐自己的利益。利益和谐就是建立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的,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相反,它是有能力解决利益矛盾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关系趋于均衡的社会。社会利益关系越复杂,冲突与整合的问题就越重要,制度机制转化与创新的需求就越迫切,这些成为构建和谐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谐经济的最基本含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和谐经济重点要解决利益失衡的问题。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指出:正是因为社会的规范因素,使得实际社会总体上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缺乏“规范因素”,出现了利益失衡的现象,必须从制度人手。在多元利益的整合过程中,通过新的制度与机制的加速生成来争取和谐,为社会协调提供体制性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利益均衡机制,要善于探索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均衡解,即在各利益主体间寻找平衡点或衔接点,以弥补裂缝。但参与博弈的各利益主体的地位不同。博弈也就不在同一起点上,起点的不一致使得博弈无法在均衡状态下进行。如果任由强弱不同的各利益主体自由博弈,则显失公平,这就需要客观公正的外力(如政府、独立董事)的适度干预,使弱利益主体能够借助公共资源与强利益主体进行相对公平的博弈,寻求使各方都获得正当利益的共赢博弈策略,最终形成均衡的博弈格局。

(二)利益不和谐是财务不和谐的根源公司是多元利益主体的集合,由于公司内部人控制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逐步形成“弱所有者,强管理者”的公司治理格局,经营者逐步取得了公司财务营运和重大决策权。股东认识到,控股权不等于控制权,更不等于财务控制权。弱利益主体与强利益主体已不在公平的博弈起点,无法进行相对公平的博弈,治理机制出现了失衡,需要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特别是公司财务治理进行制衡,健全各利益主体均衡博弈的机制。利益群体一旦具有独占性倾向,不仅会损伤其他利益群体的创新愿望,而且将侵占现有企业的存量资产,进而破坏企业和社会的利益均衡与和谐环境。因此,建立与健全公司各主体的利益整合机制,是和谐财务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和谐财务的理论基础

(一)现代契约理论科斯(Coase,1937)是企业契约理论的创始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契约,契约的不完备性导致所有权的重要性。契约的本质要求利益主体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从这个角度看,构建和谐财务要使得财务主体之间应是平等、独立的关系。英美法系国家的公司契约理论认为,公司是由一个明示和默示的交易组成的网络或称作合同的联结体。在利益相关者的众多财务主体中,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员工等关系属明示契约,相互之间利益均衡的契约是构建和谐财务的主要内容;默示契约是指由于文化、社会习惯等形成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虽未在正式合同中写明,但起着重要作用,如企业的社会责任等。在构建和谐财务的过程中,企业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不能以社会利益的损失为代价来谋求企业发展。

(二)共同所有权理论企业的契约理论认为,契约的达成是产权主体平等博弈的结果。即在契约达成前参与博弈的各个产权主体的获利机会至少在原则上是平等的,结果的不平等性正是产权主体理性选择、谈判实力与技巧的反映(如资本雇佣劳动制度),它并不否认利益相关者的客观存在及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可能性(杨瑞龙、周业安,1997)。企业是一个难以被市场复制的、围绕着关键资源而生成的专用性的投资网络,股东、供应商、债权人、顾客、员工都作出了特殊资源的投资,都要承担企业经营的风险。效率最大化要求企业的剩余索取权的安排和控制权的安排应该是对应的(Milgorm、Robets,1994)。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分散地对称分布于不同的产权主体,每个产权主体所有的份额则取决于参与人之间讨价还价的结果(杨瑞龙、周业安,1997)。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财务主体也应包括向企业专用性资源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各个财务主体都应该分享企业的财务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共同所有权理论充分考虑了与企业相关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从单边的股东治理转化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或参与治理,体现利益相关者在治理中的权利,是和谐财务的基础。

(三)托管责任理论公司是有个性和特点的组织,它关注的是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广泛利益。在托管模式中,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是公司资产的受托管理人,而不仅是股东的代理人,受托管理人的职责是公正地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促进发展。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定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经理层执行经营计划,员工是经营的实施者,债权人为企业提供资金,政府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显然,正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从制度上协调好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才能维持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和谐财务的目标不仅要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更要从治理角度达到利益均衡,最终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四)帕累托理论和谐财务的构建过程是各财务主体通过“帕累托改进”来谋求自身利益,并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过程。帕累托改进的过程指参与财务活动的各个财务主体在谋求自身利益改进的过程中,不损害其他财务主体的利益,从而导致整个企业价值的增加,这样的改进是有效率的、和谐的。帕累托最优即指在财务活动中,不但没有任何一个利益主体受到损害,而且企业价值要尽可能达到最佳状态,这样的状态是各为利益的均衡与最大化。现实的财务活动过程中存在市场失灵问题,任由市场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达到和谐财务的帕累托最优。赫姆斯特姆(Hoblmstrom,1982)认为,一个“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最优”在“预算平衡”的团队中不可能同时实现,即“不可能性定理”。但机制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斯金和梯若尔(Maskin、Tirole,1999)提出的“可能定理”认为,不可预见的偶然性所造成的契约的不完全陸,并不构成资源配置无效率的本质障碍,在当事人的效用函数不是非常限制性的情形下(即当事人没有很特殊的偏好),可以设计出一个激励相容的机制,实现帕累托有效的配置。

(五)控制权相机配置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处于正常状态时,每个产权主体至少可以实现资本保全。而在企业绩

效下降、出现持续亏损、甚至资不抵债时,则会有一个或多个产权主体的权益受到损害,此时让受损方索取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至关重要(杨瑞龙、周业安,1997)。设x代表企业总收益,N为股东最低预期收益率,W为应付员工的合同工资,R为债权人的合同收入(本金加利息)。并假定x在零到N之间连续分布,员工的剩余分配权优先于债权人。状态依存的所有权认为:如果企业处于“W+R<x<w+R+N”的状态,股东是所有权分配的支配者;如果企业处于“w<x<R+W”状态,债权人是支配者;如果处于“x<W”状态,员工是支配者;如果处于“x>W+R+N”状态,经营者就是实际的支配者(张维迎,1996)。企业的所有权只是一种状态依存的所有权,当企业财务恶化时企业的所有权会相应地转移到债权人或人力资本所有者手中,而企业的财权也会相应地发生转移,从而实现财务相机治理。当然,企业所有权的状态依存性并不等于支配权的自动让渡,如果不存在事前的契约规定,就必须依靠产权主体之间的自愿谈判来完成。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造成其中一方或多方面临交易成本的约束而放弃支配权的要求,因此相机治理机制是企业所有权状态的制度化。财务控制权的相机配置从理论上解释了参与财务活动的主体,在不同的所有权状况下接管企业的可能性,而在构建和谐财务的过程中要将该机制制度化,以保证相机配制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减少相机治理的成本。

三、和谐财务的构建

(一)社会责任是和谐财务的应有之义 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通用定义是指:一个企业对自己的股东和股东以外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即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投资者、商业伙伴、企业员工、消费者、社区和民间社团等——都在影响(促进、约束或限制)企业的发展,社会责任应是企业财务目标之一。美国财务学家J·费雷德,韦斯顿和托马·E·科兰普指出,企业目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和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社会责任的考虑。我国会计学家余绪缨也指出:企业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必须以合法经营、公平竞争为条件,并努力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保护生态平衡、防治公害污染、支持发展社区的文化教育和福利事业以及关心赞助社会的慈善事业等。所有这些,都应视为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而目前部分企业存在着社会责任的问题:一是逃避企业提供公共品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少缴税收与社保基金;二是缺乏环保意识,为追逐利润而污染环境;三是缺少诚信,对消费者提供不合格的产品服务与虚假信息,或对债权人进行假破产逃避债务;四是对职工不负责任,如雇用童工、延长工时、拖欠工资、缺乏安全;五是只顾企业效益裁员下岗,将包袱甩向社会;六是重视资本原始积累,对公益慈善等事业缺乏责任。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和谐财务的构建。

国际社会已经越来越看重企业社会责任,如1999年美国推出“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2001年英国的FootsieforGood,澳大利亚的RepuTex。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的金融分析师发现,与那些完全不考虑社会和环境影响的公司相比,考虑了上述因素的公司的股票业绩更佳。2002年美国DePaul大学的CurtisC.Yersehoor和ElizabethMurphs也进行了一项专门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的研究,该研究将《商业伦理》杂志(BusinessEthics)评出的100家“最佳企业公民”(基于企业对股东、员工、客户、社区、环境、海外投资者、女性与少数民族等利益相关者群体提供服务的定量评估),与“标准普尔(S&P)500强”中其他企业的财务业绩进行比较。基于1年和3年的整体回报率、销售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以及净利润率和股东权益报酬率等8项指标得出结论:“最佳企业公民”的整体财务状况要远优于“标准普尔500强”的其他企业,前者的平均得分要比后者的平均值高出10个百分点。《财富》和《福布斯》在企业排名时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考核标准之一。我国《南方周末》推出“中国(内地)创富排行榜”,“企业社会责任”是评估体系中三项指标之一,比重占45%。2005年我国举行第四届“最受尊敬企业”评选活动,将社会责任作为评价体系的标准之一。过去人们习惯将“义”和“利”对立起来看待,真正体现社会责任的企业,应找到“利”和“义”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点。

(二)会计信息披露是和谐财务的生命线 信息披露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在资本市场的必然产物。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公司财务报告成为公司系列契约的基础和纽带。会计信息是委托人观察代理人的“窗口”,通过它可以判断代理人执行契约的过程和结果;同时又是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管理层经营业绩的渠道,通过它可以掌握与其利益相关的信息。SEC原主席Arthur Levitt指出,公司的根本长远利益是财务报表数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公开性和透明度。玩弄操纵利润的数字游戏只能蒙骗投资者于一时,欺诈取巧终有曝光时,最终只能导致公司的覆亡。《OECD公司治理原则》认为,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吸纳资金并维持信心。股东和潜在投资者要求获得定期的、可靠的、可比的、足够详细的信息,以使其能够评估管理层,能够对股份的价值、所有权和股票权作出有根据的决策。刘峰(2003)认为,队会计角度,披露主要是指在财务报表之外反映或揭示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其他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理解、判断企业财务报表的信息。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董事会成员、ACCA的执行总监罗杰士,亚当斯认为,企业的信息披露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财务报告,而是发展为对外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目前全球已有3500多家企业对外发布不同标准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2002)的编制原则与财务报告的原则有很多是相同的,如高透明度、包容性、可审计陸、完整陸、相关性、准确性、中立性、可比较陸、清晰性和具有时效性等。目前可持续发展报告与财务报告的重叠之处大概有10%左右,GRI希望经过10年的努力,使这部分比内扩大到50%。财务报告应当借鉴可持续发展报告,强化信息的披露,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为相关可靠的信息。同时环境管理会计、社会会计、无形资产会计和无形资产评估等领域的迅速发展,为财务报告确认与计量可持续发展信息提供了可能。

(三)审计委员会是构建和谐财务的推动器 随着帕马拉特丑闻的曝光,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呼吁财务信息链的相关各方(公司管理当局,审计委员会顾问和审计公司)提高警惕,防止帕马拉特丑闻的重演。一个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链,由信息生成(经营者)与信息监督(审计师、内部审计)两个环节组成。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既要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又要负责审计师的聘任与内外审计的沟通。因此,审计委员会对财务信息的质量负有重大责任,是构建和谐财务的推动器。审计委员会不属于审计,定位在公司治理(乔春华,2003)。2003年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根据《萨班斯法案》细化其内容发布了新的公司治理最终规则,将审计委员会定位在公司治理的最高层面上。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充当公司与外部独立审计之间的矛盾缓冲器。

审计委员会运作要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与外部审计的关系,主要是审计师的聘任、审计费用的审核和审计业务的监管三个方面。二是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主要问题在于体制(我国基本上隶属于CEO或CFO),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2003年规定,内部审计应实行双重领导、双向报告;财务审计归审计委员会领导,向其提供职能性报告;经营审计归CEO领导,向其提供行政性报告。三是与监事会的关系,主要问题是两者的职责交叉,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发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规定:监事会应当设立审计委员会,这可避免功能重复。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审计委员会的勤勉与尽责。

作者简介:蒋苏娅(1965-),女,江苏淮安人,淮阴师范学院副教授

(编辑 刘 姗)


推荐访问:和谐 财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