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动脉CT值与贫血相关性对照研究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对照材料 > 文章内容

胸主动脉CT值与贫血相关性对照研究

2022-03-22 11:02:46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研究胸主动脉CT与贫血相关性影响,总结胸主动脉CT值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我院131例胸主动脉CT诊断为贫血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动脉腔内血液CT值与血红蛋白浓度存在正相关影响,心腔内密度、室间隔密度、主动脉环征等临床诊断信息均可以作为判断患者是否有贫血症状的依据,与其他非贫血患者相比,胸主动脉CT值在判断贫血Hb含量上,其说明性更强。

关键词:胸主动脉;CT值;贫血相关性;对照研究

文章编号:1673-8640(2018)-0131-02

中图分类号:R563.5

文献标志码:B

前言

胸主动脉是在胸部的降主动脉称,在胸主动脉CT平扫检查中,可以清晰诊断分辨出患者心腔内密度、室间隔密度的高低水平和呈现关系。一般临床诊断,以评价判断患者心腔内密度、室间隔密度表现关系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主动脉环征”,如前者低于后者,则可基本确定疾病类型,进而推测患者有贫血症、以及相关贫血表现等[1]。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抽选我院131例胸主动脉CT诊断为贫血病案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结合临床病案中相关信息进行统一、对比研究。患者均被确诊为贫血症,男67例、女64例,年龄13-72岁不等,排除其他合并症干扰因素影响,患者客观疾病状态、症状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采用联影64排螺旋CT机、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胸主动脉CT平扫检查,扫描范围由肺尖至肺底区,层厚均为4mm,准直5mnm,连续无间隔重建。同步采集患者血样,检测记录血红蛋白(Hb)浓度,比较患者心腔内密度、室间隔密度的高低水平和呈现关系,结合Hb浓度与上述CT检查结果的各项数据相关性关系[2]。

三、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31例患者,胸主动脉CT检查配合Hb浓度检测确诊为贫血症,按照贫血程度划分,轻度贫血36例、中度贫血61例、重度贫血29例、极重度贫血5例,不同程度贫血症患者、主动脉CT值、左心室CT值、室间隔CT值、左心室与室间隔CT值差值等数据有相关性影响关系。具体数据见表1。

一、胸主动脉CT值与Hb浓度关系主动脉CT值与Hb浓度呈正相关影响,Hb浓度越低贫血程度越严重,主动脉CT值越低。中度贫血61例、重度贫血29例患者Hb浓度与主动脉CT值影响关系明显,相关性影响紧密,具有说明价值。相比之下,轻度贫血、极重度贫血主动脉CT值数据与Hb浓度影响关系不确定,无法统一概论。

二、左心室与室间隔CT值差值、Hb浓度关系左心室与室间隔CT值差值、Hb浓度呈负相关影响,Hb浓度越低贫血程度越严重,左心室与室间隔CT值差值越高。其关系影响的关键因素在于左心室CT值,Hb浓度负相关性影响关系明显,数值下降幅度、比例较大,相比较而言,室间隔CT值数据与Hb浓度数值无明显差异变化。研究对象中,中度贫血、重度贫血患者与左心室和室间隔CT值差值变化影响小,轻度贫血、极重度贫血患者与左心室和室间隔CT值差值变化影响大。

讨论

一、胸动脉CT值与贫血相关性讨论临床诊断贫血程度及贫血症以“血红蛋白浓度”为衡量标准,单位容积循环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的数值直接决定患者是否属于贫血症、贫血症状如何。临床诊断中,除血红蛋白浓度之外,还会引入患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生活区域等客观因素作为考量标准,以《WHO诊断贫血测量与标准》研究依据,可确定统一标准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血红蛋白浓度标准值,分别为120g/L、110g/L,孕妇、早产儿等特殊患者群体血红蛋白浓度标准值可能要低于110g/L[3]。作为人体血液部分中的重要组成,红细胞中的铁含量是决定血红蛋白浓度与贫血症关系的主要因素,铁含量会影响改变血液浓度,进而影响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人整体的生理状态。

判断胸主动脉CT值与贫血相关性影响,需先确定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即人体组织的相对值,Hb含量可以相对客观反馈表现患者血液浓度及相关生理状态。通过胸主动脉CT检查观察患者主动脉腔、壁组织结构状态,以及心腔内密度、室间隔密度的高低水平和呈现关系,直观影像的数据说明能力强、准确性高[4]。从主动脉腔、壁的组织结构状态来看,如果腔、壁密度高于心腔密度,则可预估判断患者可能存在主动脉环征,再结合胸主动脉CT值的数据变化,如:主动脉CT值、左心室CT值、室间隔CT值、左心室与室间隔CT值差值等数据,其变化表现与Hb浓度相关性影响相符合,正相关、负相关关系表现显著,则可基本确定患者贫血程度、贫血病症。

本文研究资料中,131例患者,主动脉CT值、左心室CT值、室间隔CT值、左心室与室间隔CT值差值等数据与Hb值的变化差异存在一定规律性。依照贫血程度不同,轻度贫血36例、中度贫血61例、重度贫血29例、极重度贫血5例,主动脉CT值、左心室与室间隔CT值差值两个数值判断依据分别为正相关、负相关,轻度贫血、中度贫血两种贫血程度的诊断需要結合Hb浓度检查结果做细致判断,重度贫血、极重度贫血诊断单一依靠胸主动脉CT平扫检查结果就可准确判断,此结论与其他文献资料所总结结论一致。

二、胸主动脉CT检查在临床贫血诊断中的应用目前,临床诊断贫血使用的诊断技术为血液检测、仪器检测两种,按照双向检测结果、结合患者临床病症反应,获得最终诊断结论。本文提出的胸主动脉CT检查为仪器检查的一种,其诊断优势在于,直观诊断结果可直接影响最终诊断结果,比血液检测的检测时间缩短,诊断效率更高[5]。当患者出现“贫血症”的相关临床病症时,临床会先对其进行胸主动脉CT检查,获得动脉CT值、左心室CT值、室间隔CT值、左心室与室间隔CT值差值等数据,以数据对患者具体贫血病症或其他情况做判断,如:主动脉环征,主要表现为心腔内密度低于室间隔密度、主动脉CT值数据下降,两项数据程度越明显、数值下降越低,则说明患者主动脉环征表现明显。在主动脉环征检查中,CT影像资料也会出现误差,比方说,CT平扫状态下,医生依靠肉眼观察患者左心室、室间隔等组织结构的生理状态,分析判断密度的高度关系,进而确定患者Hb值[6]。误差原因在于浓度高低及数值表现,存在依据性影响,如果心腔内密度、室间隔密度等数值相差较小,则完全依靠肉眼很难辨析患者Hb浓度的真实水平。可见,当患者属于轻度贫血状态时,依靠胸主动脉CT检查确定患者贫血状态,需要其他依据性资料佐证,临床确诊结论准确性难保证。

上文数据显示,当主动脉CT值、左心室CT值均低于20HU时,则左心室与室间隔CT值差值会明显上升,此数值变化也会在胸主动脉CT平扫影像中显现,在本文中出现此类诊断情况的为重度贫血患者、极重度贫血患者。胸主动脉CT平扫影像资料中,在相应的纵膈窗上,能观察到患者心室、主动脉密度相应减少,密度减少幅度小,则说明主动脉环征不明显,密度减少幅度大,则主动脉环征明显。除此之外,围绕左心室与室间隔CT值差值也可以判断贫血程度,依照左心室CT值、室间隔CT值的变化规律、检查数据结果,可基本确定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左心室CT值與Hb浓度变化相关性影响大,其是决定诊断患者贫血程度、症状以及相关治疗方案的关键考量因素,在贫血诊断、治疗过程中,可围绕左心室CT值的变化情况来衡量诊断与治疗的效果。以20HU为节点,左心室CT值超过这个节点数值,则可确定患者属于中轻度贫血;如果高于这个节点,则说明患者很有可能存在重度、极重度贫血。其次,室间隔CT值相对稳定,其数值变化幅度较小,不会因Hb浓度变化而变化,贫血程度与该数值的相关性影响可以适当忽略,该数值同样无法印证主动脉环征等特殊病症[7]。最后,左心室CT值与室间隔CT值差值计算需要在实时数据基础上做整理和评价,不同患者对应不同的数据集合,在进行胸主动脉CT平扫检查、数值记录和整理阶段,左心室CT值与室间隔CT值差值的相关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馈出来胸主动脉CT平扫检查的集中检查结果,其相关性影响的诊断价值更高[8]。主动脉CT值、左心室CT值、室间隔CT值、左心室与室间隔CT值差值等数据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呈现正、负相关性关系,其可以作为诊断指标和依据,为贫血患者临床诊断提供确切的检查依据和诊断结果。

结论

通过上文对胸主动脉CT平扫检查及其与Hb浓度变化相关性影响进行讨论可以发现,主动脉CT值、左心室CT值、室间隔CT值、左心室与室间隔CT值差值等数据作为胸主动脉CT平扫检查获得的主要诊断依据,其在临床诊断应用上需要客观理性的判断、分析。特别是针对特殊病症状态的患者,诊断需要寻找确切的依据性数据,数据的范围、数据的实时性都需要得到保证。随着胸主动脉CT平扫检查技术的逐步完善,临床贫血症的诊断会更加快速、便捷,其在贫血程度上的诊断服务也会有质的提升,诊断准确性、效率得到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贫血患者的治疗服务。总而言之,胸主动脉CT值与贫血呈正相关性影响,临床病案可以作为对照研究资料,相关确诊病案可以证实,通过胸主动脉CT平扫检查来确定贫血病症的诊断方式是相对科学、值得推广使用的。

参考文献

[1]杜北珏,裴仁明.螺旋CT后处理容积重建对胸主动脉瘤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2):48-50.

[2]陈菁,林春深.胸主动脉CT图像中夹层的诊断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01):91-97.

[3]张全禄,张海生,孙蕾,徐丹,王明远,张英丽.螺旋CT胸部平扫对贫血的诊断价值[J].青海医药杂志,2015,45(09):60-62.

[4]李航. 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策略[D].吉林大学,2015.

[5]罗松,郑玲,张龙江,周长圣,李勰,顾海峰,王清清,卢光明.大螺距模式下智能最佳管电压调节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CT胸主动脉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评价[J].放射学实践,2014,29(06):597-600.

[6]彭泽华,蒲红,白林.多层螺旋CT胸部平扫预测贫血的价值探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2):1549-1552.

[7]付文宇,董明明,张生,王海燕,曹丽娜,杨冰倩,乔爱科.基于CT图像的胸主动脉瘤模型数值模拟[J].科技导报,2009,27(20):27-31.

[8]张宝丰,李铁一,范莲春,梁字婷,庞志显.MRI、CT的正常胸主动脉研究及高血压对胸主动脉的影响[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07):439-443.

(收稿日期:2017-06-30)


推荐访问:主动脉 相关性 对照 贫血 研究

猜你喜欢